湖北红会口罩风波:三甲医院仅获3千口罩,“莆田系”却分1.8万个

注:本文内容全部来自已公开报道信息。

又一场风波将红十字会推到风口浪尖,让所有关心抗疫前线的人坐卧不安。

事情是这样的,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公布了一份《物资使用情况公布》,介绍了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大家发现抗疫主力之一的武汉协和医院,只分得了3000个口罩,而一家莆田系的武汉仁爱医院,却拿走了1.6万个N95口罩,什么情况?

这家仁爱医院主营无痛人流不孕不育,在战时的抗疫前线,待遇超过三级甲等的协和医院这么高。

不知道协和物资紧缺到什么地步了吗?

各路媒体大声疾呼,协和物资告急,求助,求助……

大战进行时,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却捉襟见肘,怎么能说得过去。

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哥看来,这次红会给莆田系医院的物资,有它合理的地方,但在整个物资救急上,却有太多的问题。

1月31日,湖北省红十字会给了回应,做了几点说明:

1,在《物资使用情况公布》中的36000个口罩不是N95,而是KN95。

2,分给仁爱医院的不是1.6万个,是1.8万个。

3,KN95口罩不能用于一线医院,所以本着“人道救急”给了仁爱。

讲真,这是一则信息模糊的回应,有太多的信息需要查证补充。

先说一下这家仁爱医院。

虽然是莆田系,但已经被武汉市政府征用,出现在第四批定点收治名单里。

所以,仁爱医院有资格获取捐赠物资。

只不过仁爱医院的院长回应,虽然是定点医院,但是从1月23号之后,他们就不再收治病人了。

(图via每日经济新闻)

至于其中原因无从得知。

目前仁爱医院有70多名病人,院长称这里也需要口罩,苦于买不到,在自家官网上征集没有效果,向武汉红十字会求助没结果,最终才向省红十字会求来这批口罩。

并且医院公布了使用详情,1万多个口罩,也没能用几天。

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省红十字会又为什么把口罩分配给一家小医院?

这就不得不说口罩的型号。

注意在省红十字的通报中,先说口罩类型为N95,又改成KN95,前者是国际标准,后者是中国标准,都有进入一线医院的资格。

但问题是如果口罩上带有出气阀,就不能进入一线,因为出气口无法过滤病毒。

仁爱医院院长向媒体展示的口罩类型,就带有出气阀。

这类口罩适合社区普通民众使用,所以哥能理解湖北省红十字会没把这批口罩分配给协和医院。

因为不达标。

所以这次分配有它合理的地方。

只是,纵然给仁爱医院分配大批口罩能说得过去,但只给协和医院的3000个口罩,却让哥看到红十字会在物资分配上的拖后腿。

协和现在是什么状况呢?

这两天,协和一位负责统筹捐赠的工作人员受访时说,“防护用品我们都缺,大家用快递可以,车送来也可,现在每天筹集一部分用一部分。”

物资为什么如此短缺?因为耗费巨大?支援物资不足?还是没有科学高效及时的分配?

物资消耗是很大,毕竟一线医务人员口罩要四小时换一次,每天消耗量数以万计。

支援物资不足?并不是,截至1月30日,湖北已经收到捐赠物资615万件。

但各家医院就是物资不够,不仅协和医院,同样跻身三甲的武汉普仁医院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有物资却分不出去,只能说分配有问题。

此前财新网报道过,武汉市红十字会只有十个人,湖北省红会有二十多个人,武汉统计局临时调拨了三十个人。,

试想只有这些人,怎么应对全国的物资捐赠和分发,即便不吃不喝24小时连轴转,效率能高到什么程度?

并不是他们不尽力,只是红十字会本身的运转存在缺陷。

平时人数少,大事来临没经验难作为,这就是红十字会的尴尬。

效率真让人揪心。

医院如果向红十字会求助,可以,但要拿着介绍信向防疫指挥中心申请。

一个来回,前线还不知道耽误多少事情。

如此折腾的原因,是因为按照湖北省的要求:

如果是定向捐赠,要先通过红十字会审核,再由捐赠人与受赠单位对接沟通,直接按受赠单位提供的地址发货。非定向捐赠的物品,由湖北省肺炎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捐赠物资直接运送至湖北省红十字会提供的受赠单位。

但有人与红会对接的体验并不太顺畅。

如果红会人手足、分发效率高也还可以,但现实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或许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武汉市做出了调整。

1月29日,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称,区一级的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也可以接收捐赠,按照武汉总共13个区算,就增加了26个捐赠点。

但愿能提高一点效率吧。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什么仗是后勤保障不足的情况下能打赢的呢?

真心希望,湖北那些告急的医院,那些自制口罩的医生,能物资充足些,冲锋时也更安心些。

信息来源:

《武汉仁爱医院院长熊怡祥:我们真的需要口罩,到处求援才求来1.8万个》上游新闻

《武汉市红会回应截捐传言:应办理正式定向捐赠手》 财新网

《湖北红会正式回应争议!官方慈善机构如何避免成为捐赠瓶颈?》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