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香港现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病例,该如何解读?

较真要点:

查证者:李雷丨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博士

8月24日,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一名33岁的男子成为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该患者在4月康复后,于本月去西班牙旅游返港后再度确诊。紧接着,8月25日,有媒体报道荷兰和比利时也各有一名患者第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复后二次感染意味着什么?这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有什么启示?

一、首先要明确的是,“二次感染”不是“复阳”

此次许多报道都在强调,该病例已确定为“二次感染”,不是“复阳”。关于复阳,我们知道核酸检测的是病毒的核酸片段,新冠患者在治愈后的一段时间内,病毒的核酸片段依旧可能存在于体内,所以这段时期的核酸检测结果还是有可能呈阳性的。复阳并不代表再次被病毒感染了,复阳者由于体内几乎没有或只存在极少量的活病毒,传染性也极低。

所以,新冠患者痊愈后再次被检测出新冠阳性,一般推断其原因为复阳,即:

1、患者在排毒期,所以核酸检测呈阳性;

2、患者体内免疫一直和病毒进行着均衡,直到有一天均衡被打破,之前的病毒复发。

在排除上面的合理情况后,我们才敢猜测是二次感染了。

同样是检测阳性,怎么确认是“二次感染”而不是“复阳”呢?最佳的办法那就是比较两次感染的病毒株序列。如果是序列一致,那么就是复阳;序列不一致,那就是二次感染。

据报道,此“二次感染”患者在机场被检测出了新冠阳性,而香港方面恰好保存了他的样本,并且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表示,对比该患者第一次及第二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有24个不同之处,且该患者返回香港再度确诊后,入院时已检测不出其体内有抗体,因此确定其为康复后再次受到感染,而非“复阳”。这是全球首例康复后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二、患者为何会二次感染?推测原因为抗体的消失和ADE效应的“加持”

目前我们急需了解的是,新冠肺炎康复者为何会二次感染?至少有两种猜测:

1、ADE效应

所谓ADE效应是指“抗体依赖增强症”,我们知道针对病毒表面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可以阻抑病毒入侵,将病毒“中和”,使其失去感染细胞的能力。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抗体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却发挥相反的作用:如果病原体发生了变异再次入侵,免疫对于变异后的病原体就是无效或有限的。机体不再去应对新病原体,反而会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

简单地说,就是感染过一种病毒后,换一个新的病毒株感染,可能不仅不能抵抗病毒,反而会使病情更加严重。虽然目前新冠肺炎是否存在ADE效应尚未完全确定,但仍存在很大可能性。

2、抗体消失

抗体在体内消失这个理解更容易,那就是新冠患者体内的抗体无法存在很久,导致新的病毒来袭时,患者对它是不设防的。

其实这一点在前期的研究中就有一些迹象。6月,《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在8周时间里,81%的无症状感染者体内抗体会减少,而有症状人群中抗体减少的比例为62%[1]。同时,不到60天的时间里,竟然有40%的无症状感染者体内抗体会降低到无法检测的水平。而即便是有症状的确诊者,也会有12.9%的患者抗体下降到无法检测。换句话说,2个月后,竟然有的患者已经没抗体了。

虽然这个研究的样本数每组只有37个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人群,但研究的结果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体内的新冠抗体就消失不见,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就不能指望二次免疫了。

有人可能会问,抗体没了不是还有记忆细胞吗?其实记忆细胞并不是长期存在的,一般情况下,记忆细胞存在的时间是4个月到几年或十几年,但目前我们并不清楚新冠的记忆细胞能存在多久。上文中也提到,新冠抗体消失的速度非常快,那么我们对于它的记忆细胞能否长期存在也是存疑的。这也是作者在论文中提到要把康复者纳入疫苗实验中,用于检测记忆细胞存在时间的原因。

具体到这位香港的患者,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点。一个是他在初次感染后的第10天都没有检测到新冠IgG抗体,而在二次感染后第5天就检测到了新冠IgG抗体,抗体反应似乎更快了;第二个是该患者第一次感染新冠时是轻症,症状为咳嗽、喉咙痛、发烧和头痛,二次感染则是无症状(目前来看是无症状的,不排除之后会出现症状的可能)。这两个点提示他体内的确有记忆细胞发挥了作用,但由于只是孤例,尚无法肯定二次感染抗体反应一定更快或症状一定更轻。

另外,虽然该患者当前无症状,但港大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杜启泓在25日表示,患者的病毒数量并不低,是具有传染性的。

三、此案例对新冠防控有何意义?我们还能寄希望于疫苗吗?

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新冠康复者到底有多大比例会二次感染,也无法得知二次感染后康复情况会如何,但该“二次感染”病例提示我们:

1、群体免疫可能是无效的

二次感染是对群体免疫理论最大的打击之一。之前有许多人期待着有足够多的人对新冠病毒产生免疫后,能够实现群体免疫。二次感染的发生可能意味着我们已经无法根除新冠,必须与其长期共存了,这一点在其他的季节性冠状病毒中也存在,比如流感。

2、疫苗可能无法提供终生保护

我们一直相信感染新冠康复后不会再感染,并把希望寄托在疫苗上,然而如果感染过病毒后还能再次感染,那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疫苗的意义了。

疫苗本身是模拟病毒,比如用减活病毒、灭活病毒或者病毒片段来刺激机体引起免疫,而感染是真实的病毒去发挥作用。可以说,感染才是最佳的检验免疫效果的办法。而二次感染意味着疫苗可能不能发挥完整的作用,无法实现用疫苗来杜绝疫情。我们可能需要像应对流感一样,通过反复注射来加强免疫,这对疫苗的需求将更高。

3、疫苗实验要把新冠康复者也纳入

这一点是之前很少考虑的,这次意外情况意味着我们对新冠的认知尚不足,康复者都有可能感染,因此需要把之前的康复者也纳入疫苗实验中来。

最后要说的是,虽然当前“二次感染”病例只是孤例,但这警示即使是新冠康复者,依旧需要保持足够的防疫意识。

编辑:ambergchen

想了解更多内容?微信搜索“腾讯较真辟谣”小程序,点击“问答”进行提问,较真妹等你哦~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