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一辆车供养全家,用自己供养一辆车|哥迷说.VOL11

劳动节,哥把这期推送的位置交给哥迷。
故事来自一群货车司机。
此时此刻,他们中的很多人正跑在路上。
从山东到浙江,从河北到内蒙,从江西到广东……
那天推送了金德强的新闻,很多人在评论里讲述自己的遭遇。
“很抱歉,我曾经违规过”
——哥迷“彪”
我有一辆自卸半挂式货车,很无奈,我曾经做过一名违规司机。
从2012年进入这一行,那时候迫不得已超载,现在不超载了,车子装货却连标载量都达不到,很多朋友只能选择违规加高栏板。
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这要从一项叫做《GB 1589-2016》的标准说起,按照这个标准,我的半挂车的栏板高度只能为60厘米。
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很多货物我都拉不了,因为会亏钱。60厘米高的栏板根本拉不了多少东西。如果是铁矿石还好,但如果是砂石、煤炭,荷载40吨的货车顶多能装下24吨的货。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是栏板60厘米高的货车。
图片
朋友的一辆车在上面加装了栏板。
图片
出车时躲交警成了常态。
“每个月我会被固定罚款150块”
——哥迷“豫”
我的车是新买的,才4个月,但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张名叫“挂车机件不全”的罚单,也不多,就150块,虽然说不清到底哪里不全,全当交月票了,大家都懂。
不过比起频繁地遭遇查检,每个月交150块钱,还是划算的。
图片
“明明是我自己的车,最后还要赎回来。”
——哥迷“阿峰”
我来自河南,最头痛的事情是挂靠。
知道什么是挂靠吗?私人的货车寻找相应的公司进行挂名,从而获得营运的合法证件。
在我们当地,有规定说个人是不具有营运资质的,因此货车司机必须寻找一个公司进行挂靠。理论上公司对货车司机有管理、调度、协助办理保险理赔等责任,实际上公司除了收钱其他一概不管。
我们似乎成了刀板上的鱼,公司收钱不管事也就罢了,他们还要多收钱。比如公司购买的保险,要比在外面购买的同等保险贵六七千块。
再加上管理费、环保费、入网费、代办年审费……每年得交两三万。
当然还有更离谱的事情。
车虽然是自己的,挂靠之后名义上属于公司,如果想要脱挂,还需要花钱赎回自己的车。
图片
“没有亲人跟车,怕出事一块儿搭进去”
——哥迷“看图猜名”
我很少发朋友圈,像我们这种一直呆在车里的人,兴许是沉默惯了。
同行里很多人会有妻子、兄弟、父亲跟车,万一遇到事情还能互相照应,但我从来不敢让亲人上车,真怕有意外大家一块儿搭进去。
一个人开车、一个接活、一个人卸载……就这么一个人安静地忙着。
“虽然病了,但我还得去卸货”
——哥迷“王贝”
我18岁就开始随父亲跟车,从自己考取驾照跑货运也有四年了。这些年,我也成为了一个孩子的父亲,而父亲却因为职业病已经不能再开车。
不知是服务区饭菜不好,还是因为自己水土不服,夜里跑了四趟厕所。此刻给新闻哥留言也是用见缝插针的时间,下一分钟要赶紧去卸货。
有一次父亲说,实在不行再跟着跑车,我说别了,不安全。
关于货车司机,哥专门聊过他们的故事【被2000块钱压倒的卡车司机们,有多难?】,同行之间的抱团互相取暖,是这一行的最大特点吧。
我试图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或许正是因为缺乏安全感,麻烦事情太多,才需要彼此互助,毕竟他们自己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一个人要用那样一种竭尽全力甚至过激的方式,才能获得一次复核称重的机会,如同金德强。
金德强的事情发生后,哥迷“漫漫人生路”在朋友圈转发了十几条相关的新闻报道,如同那件事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另一位天津的哥迷说,他只感到无力。疫情爆发之后,他去过武汉,也支援过石家庄,都参与了这两个城市的防疫物资运输。在疫情前他没有退缩,但看到一些同行的遭遇,他选择了退而不言。
图片
(图via中国人的一天)
留言的故事还有很多,恕我不能一一呈现。
在跟他们的聊天中,我问过很多人一个问题,最期望怎样的改变?
有哥迷说,选择开货车这一行就打定了主意不怕累,但只想累得单纯一些。
他们不期望被格外对待,受到什么特殊照顾,但求挣几两碎银能心里舒坦,多一些平平坦坦,少一些弯弯绕绕。
图片
(图via中国人的一天)
一位哥迷留言说,光怪陆离的事情遭遇过不少,好在还有奔头,真的不怕累,还得努力干。
他说自己要吃好喝好睡好。
毕竟要用自己去供养一辆车,而这辆车供养着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