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郑劲松:朗诵的原创诗歌源于一场夜雨的感悟

图片
郑劲松 受访者供图。
“在历史的语境里/总有一丝雨声/浸润苍白的灵魂/时间已经生锈了/唯有诗意/在窗外滴滴答答……”“美丽中国长江行·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启动以来,作为重要子活动之一的诗词歌颂长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参与和目光。其中,由诗人、作家,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劲松朗诵的原创诗歌《巴山夜雨》,更是产生了近8万次阅读。
那么,这首由郑劲松朗诵的原创诗歌,其创作背景是什么?背后有哪些故事?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又充满了哪些寄望?带着这些疑问,上游新闻记者近日采访了朗诵者郑劲松。
一场夜雨 在深夜浸润诗人心田
“应该说,创作的灵感来自某次深夜加班时,对窗外霏霏夜雨的一种体悟。”年近五旬的郑劲松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大概是在2016年夏秋之交,在西南大学办公楼加班至深夜近12时的他,突然被窗外校园内阵阵夜雨的滴答声所吸引,循声静听、雨点敲打在树叶上、屋檐下、似远又近,任思绪飘扬。
郑劲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表示,自己在这样一个静听夜雨的时刻,首先想起了独处四川自贡老家的老父亲,继而产生浓浓的思乡情怀。
在这样一种情怀萦绕之下,他进而联想起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而自己所在的西南大学,更在缙云山的近旁,缙云山在古时又称巴山,就这样,诗人在夜雨思乡情怀的驱使下,将寻常可见、在平常却又很难用心去感受的一场夜雨,放大到对整个重庆、对长江经济带、对文人那种精神家园追索的情绪中,即兴创作出了这首《巴山夜雨》。
这一场雨/把苍茫的笙箫/洗成感人的长笛/李商隐写下的借口被反复借用/归期永远在路上/在雨中无法兑现……细细品读,诗歌更是流露出淡淡愁绪。
早年经历 长江三峡烙下深深印记
“早在10多年前,我就与长江三峡和三峡库区结下不解之缘。”郑劲松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曾在2000年和2001年间,在三峡库区的忠县挂职一年。此后数年间,作为西南大学的一名老师,他还先后在库区多个区县授课。
郑劲松回忆道,彼时,自己往来于重庆主城和库区区县,多是靠乘船走水上交通,那段日子,让他对长江、对三峡、对库区,有了直接而真切的感触和体悟。并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印记,镌刻在自己的生命里。
“我觉得经济建设和人文情怀并不是一组对立面,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郑劲松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基于早年与三峡库区结下不解之缘时积累的感性体验,尤其是今年以来,他对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放眼未来 将为长江生态文化献力
短短几天时间,由郑劲松朗诵的原创诗歌《巴山夜雨》,在“美丽中国长江行·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就引发强烈反响,阅读量直逼8万人次,在各地网友中产生持续关注。
“我就是在长江边上长大的孩子,对诗歌里描写的情景产生强烈的共鸣。”在中国矿业大学就读研究生的梁缘毅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虽然远在北京求学,也并非文学专业学生,但对于《巴山夜雨》中所描绘的,无论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都更能够感同身受,激发起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郑劲松看来,“巴山夜雨”作为重庆地区在春秋两季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其实蕴藏着更厚重的生态、文化、历史内涵。在对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应该留住更多“巴山夜雨”式的美景和精神家园。
他还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参加此次“美丽中国长江行·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以来,自己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今后更应该在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挖掘上狠下功夫,除了进行诸如搜集长江三峡诗词歌赋等工作外,还将通过自身的文学创作,为美丽长江生态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线上活动二维码
扫码上传朗诵视频
扫码参加图说长江摄影大赛
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