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多管齐下护生态 长寿湖景区换新颜

5月13日,“美丽中国长江行 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在重庆启动。记者跟随采访团队来到重庆长寿湖景区,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引领的生态建设之路进行考察采访。

长寿湖景区距离长寿城区20分钟车程,是“一五”期间狮子滩水电站拦河大坝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淡水湖,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作为远近闻名的“老牌风景区”,长寿湖还是长寿城区30万人口的引用水源地。长寿湖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湖区203个形态各异的岛屿星罗棋布,美景怡人。

图注:长寿湖景区内的拦河大坝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前,长寿湖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在Ⅱ类—III类,呈现较好的水环境质量。后来,为了开发长寿湖渔业资源,湖区逐步推行了网箱网栏养殖。同时,湖区周边流域工业、生活、禽养殖等污染也逐渐突出。

"我从小长在长寿湖边,小时候的水经常都是黑的,时不时还能闻到臭味。"当地长寿湖导游介绍说。90年代以后,网箱网栏养殖在长寿湖大幅度增加,为了增收,农民大量采用肥料养殖,湖水水质严重恶化,很长一段时间,这里的水质掉落到劣V类。

图注:生态治理后的长寿湖

为彻底解决污染问题,长寿湖管委会全面出击。据悉,2004年,长寿湖流域全面取缔了网箱网栏养殖方式。为了解决工业污染源,自2009年以来,长寿先后关闭了龙溪河流域李记食品厂等4家重污染企业,完成流域内9个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率达到98%。

“生态问题还需生态治理”,长寿湖不但在湖边进行植树、植草等环境养护工程,还在湖中大量养殖白鲢、花鲢等能够净化、清理水质的鱼类。2012年,长寿湖管委会开始有计划地将湖区居民进行生态搬迁,使得湖区生活垃圾污染源大幅度减少。

图注:环保监测人员现场取水监测结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多方面努力,长寿湖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局部区域达到了Ⅱ类水质,湖区及其周边生态系统逐步得到修复。今年五一,数万名游客前来钓鱼、游泳、赏花,生态治理后的长寿湖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