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放70周年特刊 从解决“有没有”到解决“好不好”

原标题:武汉解放70周年特刊 从解决“有没有”到解决“好不好”

70年,普通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生活的“翻天覆地”。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摞起来,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城市生活变迁史。

让人民吃得好、穿得暖,生活越来越好,是70年城市发展的一条主线。

在物质短缺年代,为了解决“吃、穿、用”问题,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或居民手中,保证基本供应。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率先搞活,恢复发展个体经济。短短几年,一条窄小街巷,成为辐射全国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逛趟汉正街能搞定全家老小吃穿用度,是武汉人的日常,也是全国人的羡慕对象。

此后,物质走向充裕,生活奔向小康。一只澳洲龙虾,可以3天内从捕捞地快递到家门口,吃不仅方便,也更有口福;人们从棚户区、团结户、筒子楼住上了环境优美的新居;春天赏花秋天赏叶,武汉满城的花,七天也看不尽。

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终将呈现于生活的越来越美好,这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生活之路”。

曾经最羡慕米粑粑

现在一键下单澳洲龙虾

武汉市民刘女士生于1953年,在她的童年记忆里,和兄弟姐妹的早饭便是清汤稀饭和萝卜丁,上学路上最羡慕手上拿着米粑粑的街坊小孩。

新中国成立初期,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就是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

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凭票购买生活用品。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各种糖类票等。穿的有布票、背心票、布鞋票等。火柴、抹布等用品也要用票。

“老公去武汉商场彻夜排队,凭票买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当结婚礼。”婚后,刘女士和丈夫住进了单位分的不足20平方米的“团结户”小平房,公用的厨房经常有邻里锅碗瓢盘的“摩擦”。

“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生了孩子,添了人口,多了一份‘计划’物资,那个年过得稍微宽裕一点。”

上世纪90年代,刘女士一家从平房搬进了单元楼,三口之家虽挤一间房,厨房、卫生间无需共享,总算有了“私密空间”。

1998年,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制度,进入商品房时代。经历“房改”的刘女士一家搬进了宽裕的楼房,后来,置下了高层电梯房。

刘女士最近经常去超市买些有机蔬菜,给老公买点精致的好茶。这几年,大型商业体在三镇遍地开花,市民开着车、乘地铁,甚至步行就能在家门口逛个过瘾。互联网飞速发展,人们足不出户,一部手机可以搞定衣食住行。一只新鲜的澳洲龙虾,甚至可以72小时内从捕捞地快递到家门口。

从选择单一到挑花眼

四代人的饭桌

记录武汉人“口福”

上世纪50年代,市民赵先生的父母来到武汉支援城市建设发展。“那个时候专门去餐厅吃饭是一件奢侈的事儿。”赵先生回忆说。

上世纪70年代,德华楼、大中华酒楼、老通城等老字号成了市民心中“下馆子”的不二选择。“四个人,去一趟餐馆要10元钱!”对于普遍月收入在50元左右的市民来说也是一笔不菲开销。

上世纪90年代,赵先生孩子这一辈有了更多选择,过生日在餐馆里聚餐已成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如今赵先生一家早已迎来四世同堂,全家出门聚餐可以从“天南”吃到“地北”,国内到国外,最小一辈更是在美食环绕中成长。

从吃不饱到吃不完,单一选择到挑花眼,从吃饱到吃巧,再到吃健康,一代比一代更有“口福”。

从棚户区住进新居

几分钟就走到杨春湖岸边

“我盼着住进舒服的楼房盼了几十年,关注棚户区改造也关注了十多年。”2016年搬进青山区保障房项目青馨居小区的胡友明夫妇,让周边不少商品房小区的业主都羡慕不已,从家里走几分钟就到了杨春湖岸边,每天傍晚沿湖散步,成了胡友明夫妇风雨无阻的生活习惯。

在胡友明的家中,记者看到,60平方米的房子里,简单的家具布局使得房间并不显局促,客厅和卧室的墙面上都挂有字画。在较大的卧室内,床边还有一个放满书的书柜。

书柜最底部一层放满了剪报,剪报里面都是关于棚户区改造的新闻,有的是中央出台的棚户区改造政策,有的是武汉棚户区改造的规划、进度,从一个侧面记录了近十年来的棚户区改造历程。其中,2016年8月5日的一份报纸,标题“华中最大棚户区完成改造”十分抢眼,里面写的正好是青山棚户区改造,而胡友明家正是这13660户之一。

从过去的筒子楼、团结户、棚户区到如今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城市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乐居之所。据武汉市房管局统计数据,最近五年,武汉30多万户家庭离开了棚户区,住进了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小区,也有更多人通过公租房、人才租赁房、还建房、商品房等途径,实现了在武汉更舒适的安居梦。

春赏花海秋赏叶

玩上七天也不重样

早起出门晨练闻花香,晚饭之余再去东湖绿道逛一逛,这是家住东湖边的市民俞东每天的生活。“以前,东湖边只有梅花和樱花,武汉的花在全国也没什么名气,赏花都去了昆明、广州。如今,当满城花开的时候,外地游客络绎不绝来汉赏花,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伢倍感骄傲。”

近年来,武汉已向全国亮出“新花城”的名片,用一片片网红花海盛情邀约——花点时间游武汉!自3月以来,武大、磨山樱花,植物园郁金香,木兰天池杏花、云雾山杜鹃花……各大景区铆足劲,推出炫目的赏花大餐。“花海”引来“人海”,连续5年,武汉预约赏樱热度名列全国第一。

进入5月后,武汉同样是群芳争艳的最美时节,占地3000亩的格桑花海正在木兰草原盛放;在武汉植物园,游客携家带口到月季展区,欣赏“绯扇”“粉扇”“黑珍珠”等200多个品种;在武汉园博园,处处可见月季、虞美人、马鞭草等花海。不光是景区、公园,武汉不少道路也花开爆棚,近百万株月季成为“新花城”的当家“花旦”。还有八一路珞珈山公交站两侧通道的蔷薇瀑布,花香四溢变成新晋网红地,吸引着不少人专程前来“打卡”。

上周日,市民刘晓晓特意把70岁的老母亲从长沙老家接到武汉来看花。“武汉新花城绝对当之无愧,不仅鲜花数量多,而且品种丰富。”刘晓晓说。

上世纪90年代,武汉旅游景点被形象地称为“三菜一汤”,即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东湖。“三菜一汤”也不错,但不能凑成一桌菜。现在的武汉,游客玩上七天也能绝不重样。

本版撰稿:长江日报记者孙珺 赵歆 廖桥 晋晓慧 涂为 通讯员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