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问A股市场:新的开始将带来什么样的未知?

2018年如期而至,无论你在去年的投资组合中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在新的一年重新开始,总结失败亦或成功的经验在资本世界的博弈中再次大显身手?在匆忙步入2018年A股市场之前,有以下七个问题值得思考,或可助你在全新的一年获得理想的回报。
一问MSCI:究竟对A股影响几何?
随着今年6月MSCI决定将A股的222只股票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并于2018年6月正式执行,2018年将成为A股入MSCI的元年。8月MSCI指数调整完成后,潜在A股纳入标的从222支扩大至236支。MSCI究竟会给A股带来什么是2018年市场上最大的看点之一。
中金公司表示,结合更新后的纳入名单和MSCI公布的全球跟踪其指数的资产规模,静态估算2018年MSCI纳入A股带来的资金流入规模在150至200亿美元左右(包含主动和被动型资金)。具体流入规模与未来增长环境、市场预期等因素相关。
分析认为,综合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历史经验来看,加入MSCI指数体系有望加速A股国际化的进程,进而对市场投资者结构、交易风格、产品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A股国际化的进程也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为相关。尽管相对于A 股的总市值和日均成交额,入指初期增量资金带来的实质影响可能有限,但中长期进出中国的资本双向流动均将不断扩大。
基于被纳入指数的A股股票的特点,笔者预计大市值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将受益,因为其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地产、医药、汽车和科技领域,市值和估值主体集中于200至500亿市值的区间。业界通常把QFII重仓股作为外资投资取向的风向标,而大市值、行业龙头、高股息是QFII主要持仓特征。
二问大盘:距离4000点有多远?
A股2017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量平淡,沪指虽然上涨0.33%并再次站上3300点,但全年仅涨6.56%。虽然深成指和上证50全年8.48%和25.08%的上涨给A股挽回了一些岩棉,但创业板指全年却下跌了10.67%,不幸成为了全球主要股指中的倒数第一。几大股指明年的表现备受关注。
2017年A股结构性行情淋漓尽致,而对2018年A股大趋势,机构们显得依然谨慎,市场或继续维持震荡走势,上涨空间来自上市公司盈利驱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估值处于低位、盈利增速快、业绩好的股票将会收到市场的追捧,从而带动股价的上涨。而一些估值过高、业绩不好的股票,则面临着股价回调的风险。
虽然明年A股有望上探到4000点,但总体而言,多数机构认为,沪指上4000点有难度。广证恒生分析师苏培海认为,2018年上证指数区间预计为3200至3800点。国信证券燕翔也预计,若按3300点重心测算,明年指数最高有望涨到3800点。
随着市面上ETF的逐渐盛行,中国资本市场或也即将迎来“指数化时代”。目前的A股市场上已经有非常多的优秀的指数型基金可以投资。这种投资方式规避了主动型投资的选择风险,可以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随着投资者的逐渐成熟,指数投资的方式在2018年或许会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三问IPO:“堰塞湖”能否变“蓄水池”?
2017年,证监会累计发放批文401家,有史以来首次突破400家,创下A股市场新股上市数量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过多的IPO也引发了市场对其审查的严格性和背后潜在的利益链条的合法性的担忧。5月底,对IPO的担忧愈演愈烈,“韩志国约饭”事件同期发生,随后IPO核发数量骤降,6月2日降至最低的每周4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IPO审核通过率为77.86%,较2016降低了14%,今年的否决率也大幅增长至17.62%。另外IPO取消审核、暂缓审核的情况也有所增加。证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2017年共有115家企业终止审查,因此IPO的实际通过率或仅为六成左右。
据分析,当前发审委审核逻辑是,不仅需要申请材料真实性、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独立性等,还需要内控完善、规范及有效性,审核尺度全面从严。对于2018年的IPO展望,业内人士认为,明年将会继续贯彻全面从严的审核逻辑,预计2018年A股市场新股发行将会适度放缓。
与此同时,预计IPO排队企业总体数量更加合理,质量更高,IPO“堰塞湖”变“蓄水池”。另外,根据会计事务所安永的数据,2017年一共有25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迎来相对较好的窗口期,相当数量的中国企业正在准备赴美IPO,此轮赴美上市高潮有望在2018年延续。
四问热点板块:配置先进制造业?
板块方面,笔者预计2018年在金融、科技、医药和先进制造的领域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金融版块里,短期保险会有较好的表现,在利率曲线向上的过程当中,保险的投资端有望受益。同时,银行股和券商股的也将有不俗的投资机会。
科技领域近些年出现了很多新兴的投资方向。5G、物联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我们觉得都是新经济,是一个趋势,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笔者预计,龙头的科技股未来2至3年依然可以保持高速的增长。
医药板块明年值得重点关注,极有可能开启新周期。从基本面看,决定医疗行业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没有变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转移和政府投入力度。此外,估值体系的变化将带来股价更大的弹性。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先进制造业更是代表着前沿科技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从产业需求与技术积累角度,以3至5年为时间窗口来看,最大的机会将主要来自于面板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消费电子和5G产业链。
五问蓝筹和周期:能否延续强势行情?
2017年,股市的机构化越来越明显,机构主导下的资金更容易集中的流向蓝筹龙头股,从而拉动其股价上涨。预计2018年蓝筹仍是主线,小盘股只是波段性机会,蓝筹主线会蔓延至其他景气逐步复苏的行业。
上海少数派投资研究总监张宁认为,2018年将会持续强势大蓝筹行情。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今年市场流动性的变化。他建议就行持有投资优质大蓝筹公司。同时,港股的大蓝筹也有机会,大家熟悉的优质的蓝筹公司,在香港市场更便宜,并且香港市场是一个增量资金市场。
2017年周期股表现强势,煤炭、航运和部分地产等周期股都有很好的表现。首先从业绩的方向来看,周期股今年的业绩增长是非常明显的。其次,从市场资金面运作的趋势来看,节后市场资金面会重新宽松,预计外部的资金有回笼市场的机会,这也是推升周期股的契机。预计2018年年初,周期股还是市场的主角。
分析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2017年的周期行业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盈利好转,这也成为投资周期股的主要逻辑。2018年,随着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入,周期行业商品价格有望继续保持高位,企业盈利将进一步改善,周期股投资机会仍值得关注。
六问流动性:收缩态势能否缓和?
2017年监管层面以防风险为主基调,使得流动性政策呈现较为严厉的收缩态势,但笔者认为,2018年的流动性比今年好是大概率事件,利率水平也不会一直处于高位。随着全球央行在美联储的带领下先后近入新一轮的加息周期,预计2018年流动性将成A股的核心变量。
广发证券策略团队认为,2018年A股受到流动性中性的影响,依然呈现结构性机会。预计中盘股利率和风险溢价都将略有缓和;市值因子与增长因子兼备的中盘股将取得最显著超额收益,龙头盛宴延续,“以龙为首”扩散至更多细分行业的龙头股;市场从“确定性/流动性溢价”向“增长溢价”切换。
2017年9月30日央行正式发布通知将于2018年初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预计初定向降准的正式实施将补充金融体系流动性,特别是中小型银行流动性和可贷资金,缓解底层银行流动性紧缺、流动性结构性失衡的矛盾。
分析认为,在年末时点流动性水平将有所缓解的背景下,明年一季度的流动性将受到春节时点流动性需求强烈、定向降准落地、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实施等关键时点和结构性放量政策配合,流动性大体处于有利水平。
七问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如何受益市场?
年末,各大机构纷纷发布2018年宏观经济和市场展望。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近期研究报告中表示,考虑到今年经济的增速超预期,将中国2018年GDP增速预期从6.3%上调至6.4%。渣打银行认为,虽然10月份工业产出和零售业数据有所放缓,但是可以明显看到中国经济正在转向可持续性更强的发展模式。
在宏观经济总体平稳增长、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的背景下,2018年,中国股市有望继续深化价值投资理念,投融资功能明显增强,市场行情延续结构性回暖态势,但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
从流动性环境看,2018年利率形势难以显著冲击市场估值中枢,但也不会解除对高市盈率股价的压制。从行情逻辑看,经济发展从数量规模驱动转向质量效益驱动,经济增长从高速轨道转向低波动的平稳轨道,未来各行业优质上市公司的价值会进一步发掘,市场总体延续结构性回暖态势。
笔者认为,明年整体A股的下行风险并不大,整体经济基本面或将维持良好,随着A股即将正式加入MSCI,市场有望能走出慢牛的行情。港股在A股市场的带领下,也会有不错的表现,但由于今年港股市场的累计涨幅较大,明年的波动率可能会增大一些。(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