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印象 | 塞外青城 焕发出迷人新姿态

倚阴山之巍峨,聆黄河之铿訇。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蒙古语意为“青城”,古时昭君出塞留下足迹。每当人们提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其实,今天的呼和浩特,更是一座高楼林立、幸福宜居、文化繁荣、经济活跃、生态美好的现代化文明都市。
图片
呼和浩特通过对城市“绣花”式的管理,集中解决困扰市民生活的各种“疑难杂症”提高人居环境。积极打造“大文化”格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使这座塞外青城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
下足绣花功夫,增强市民幸福感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城市精细化管理,既是政之所求,也是民之所盼。通过对城市“绣花”式的管理,集中解决困扰市民生活的各种“疑难杂症”。呼和浩特市的城市面貌处处体现着细节之美,彰显着良好的人居环境。
图片
2011年起,呼和浩特市在全市范围开展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曾经的老旧小区居民楼外围残破不堪,几十年未更换的门窗走风漏气,屋顶漏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现象层出不穷,小区内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改造,现在走进呼和浩特的老旧小区,道路干净整洁,楼房内外粉刷一新,家家户户水暖电供应完善,绿化、照明、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搬进了专业的便民市场,曾堆满垃圾的空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老旧小区华丽转身。
图片
如今,只要在呼和浩特走一走,就会发现,城市公园绿地及街景小品越来越多。城市公园绿地及街景小品,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动载体,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细节,更是城市品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呼和浩特努力把绿“送”到百姓家门口,实施了一批绿化工程,完成了多座城市公园的提升改造及道路沿线绿化,201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87%。呼和浩特市正以生态宜居的环境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塞外青城,不仅要绿起来,还得净起来、亮起来。如今,每到夜晚,呼和浩特市璀璨的夜景灯光,都会引来诸多游客和首府百姓的一致称赞。这得益于提前规划和精心维护。坚持立体空间、错落有致、色彩协调,兼顾功能性照明“增亮”、景观性照明“添姿”。沿环城水系漫步,楼之美、天之美、桥之美、水之美,目之所及,即是唯美画卷。
文化产业发展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
文化基础设施免费开放、文化生活从单一到丰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序、文化自信逐渐增强、文化产业从弱到强……近年来,呼和浩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发展新理念,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积极打造“大文化”格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图片
高水平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电影展映、红歌联唱、书画笔会、广场舞、健身操、非遗传习、文艺辅导……只要你喜欢,类别丰富的文化活动随时随地可以参与,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改善文化民生、提高全市文化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广泛带动、重点扶持、创新参与机制等方法,营造了充满活力的群众文化新局面。在全市大力实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吸纳文化能人、文化爱好者成为基层文化演出的主力军,这些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发现了文艺人才,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
图片
呼和浩特市还打造了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春节元宵节文化庙会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多年连续举办,不断尝试创新,为提升呼和浩特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城文化讲坛”“百姓文化大讲堂”等面向群众的讲座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图片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尽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呼和浩特市将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上下功夫,努力构建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的良好局面,力争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呼和浩特市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列为重大突破内容,通过组织实施“鸿雁悦读计划”“文化馆1+9联动”“文化惠民悦享卡”等,探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路径。
图片
为解决图书阅读“最后一公里”问题,呼和浩特市图书馆与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合作,推出“鸿雁悦读计划”。呼和浩特市群众不仅可以在各级公共图书馆借书还书,还可以在全市新华书店各网点及社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置的自动借书机、流动服务车、“阅读共享书箱”等随时借阅图书。通过“你荐书、我买单”服务将图书的采购权放到读者手中,使读者成为图书馆的主人。“鸿雁悦读计划”的推出正在有力推动呼和浩特市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与此同时,各类形式新颖的大讲坛、体验式活动、名家交流互动等都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育文明人,创文明城
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外在形象上,更体现在其内在的精神里。
人心齐,泰山移!近年来,首府呼和浩特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德润青城·文明之行”为主题,大力开展“美在青城”“礼在青城”“爱在青城”“信在青城”“和在青城”“敬在青城”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有力地促进了公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推进首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图片
在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示范引领下,呼和浩特市各个层面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普遍开展。百场道德模范巡讲活动、百场文明礼仪宣讲示范活动、百场道德讲堂活动、核心价值观文艺作品展演等活动,营造了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优良环境。在全市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美德少年评比表彰与学习宣传活动,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步伐,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引导未成年人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为未成年人学习成长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图片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全力打造“好人之城”。从1994年开始,连续开展 “十佳市民”“青城骄傲”“最美青城人”“青城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好人典型。截至目前,共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9人,中国好人18人,全区道德模范及提名奖65人,内蒙古好人100人,市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76人。
图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呼和浩特市“文明城市创建”号角再次吹响,在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潮中,呼和浩特市已经满怀豪情扬帆启航,努力将呼和浩特市建设成为一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新旧动能转换,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机遇从不会给因循守旧的人带来奇迹。毋庸置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摈弃所有劣质进而培植新时代的潜力股,更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图片
呼和浩特把“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生态环保和民生改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共同发力,从1949年,全市只有电灯公司、毛织厂、面粉厂、油厂、酒厂、酱油厂、甘草膏厂、砖瓦厂等几家小工厂和百余家小手工作坊,到“十二五”期间,全市基本形成了食品加工、电力能源、现代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伏材料六个特色明显的优势支柱产业,呼和浩特新旧动能转换呈现出勃勃生机: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总产量占比超过30%,位居自治区第一,全市共培育了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户,占全区近一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8家;国家、自治区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3家,占全区三分之一以上,数量居自治区首位。
——乳业销售收入接近1500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千亿级产业;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200万千瓦,单晶硅产能达到12万吨,多晶硅产能达到5000吨,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达到300MW;全市乳制品产量、原油加工量、外送电量、单晶硅产量等均居自治区首位。
——绿色食品、电力能源、现代化工、生物医药、光伏材料、电子信息6大优势产业成为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
——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经济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中环光伏三期、四期、金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大唐托电五期、京能盛乐热电、晶环蓝宝石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05亿元,年平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通过推动新投产项目入规和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入规,全市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余户,为未来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落实光伏、蓝宝石、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综合优惠政策,累计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15亿元以上;通过落实国家、自治区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助保金贷款”引导资金等优惠政策,累计下达惠企资金近10亿元;通过百亿元级工业骨干企业培育计划、工业“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乳业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使全市工业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完成至少一轮的清洁生产审核,每年节电5000万千瓦时、节水55.6万吨、节煤5662.5万吨;累计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水泥产能134万吨、化解过剩水泥产能60万吨,退出过剩钢铁产能55万吨,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工业经济绿色发展进一步加速。
图片
作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是全区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分支机构和国企总部的汇集地,不仅培育了伊利集团、蒙牛乳业、蒙羊牧业、蒙草生态等本土龙头企业,还汇集了大唐国际、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航天科工集团等央企省级分公司,大型企业产值在全市工业总量中的占比超过80%。
图片
新旧动能转换让塞外青城跑出了“加速度”,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增长方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优化调整新的历史起点上,呼和浩特正在全面贯彻对内蒙古提出的每一项任务、每一条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求变,切实筑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不断把贯彻落实工作引向深入。
图片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又一个新起点,呼和浩特将再次出发,扬帆起航。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塞外古城,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合理城市空间,提供良好公共服务,创造干净整洁环境,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如今,呼和浩特在发展中不仅焕发出迷人新姿,更为这里的百姓赋予幸福生活的新内涵,城市建设舒适宜居,人人参与创城,投身创城成为这座城市最耀眼的名片。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南北朝民歌描述下的这片土地,正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