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1天倒计时:划重点!首批25家企业复习资料全在这

“下周一(7月22日)注定要载入中国股市的史册。”随着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即将于7月22日在上交所集体鸣锣上市,已经有不止一位投资者、券商向红星新闻发出上述感叹。

的确,从2018年11月至今,从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即将正式开市,一共只花了8个月的时间。而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首批25家企业也将上市交易,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

资料图片 图据东方IC

下周一,首批通过科创板考试的25只“明星股”也将集体在上交所鸣锣上市。对于投资者来说,科创板的投资也是一场新的考试。

这25家公司谁定价最贵?

谁募资最多?

谁赚钱最多?

哪家企业科创成色最足?

哪个行业的企业最多?

“考试”来临之际,我们也一起再来复习一次这些“重点”。

行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最多

根据中国证监会在2019年1月30日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科创板设立的宗旨便是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具体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六大产业都是其重点支持的领域。而据红星新闻记者梳理,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即来自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四大领域。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3家,占比52%。分别是:华兴源创(688001)、睿创微纳(688002)、容百科技(688005)、杭可科技(688006)、光峰科技(688007)、澜起科技(688008)、中国通号(688009)、福光股份(688010)、新光光电(688011)、中微公司(688012)、乐鑫科技(688018)、安集科技(688019)、虹软科技(688088)。

高端装备制造公司包括天准科技(688003)等5家,新材料产业包括西部超导(688122)等5家,各占20%。心脉医疗(688016)、南微医学(688029)2家企业来自医药生物行业,占比8%。

信息板块的13家公司不仅从数量上占据了科创板首批上市名单的半壁江山,从股票代码上也可见其重要性。在688001至688010这10个号段,除了688004无人选择,688003是装备制造板块的天准科技,其他的全部都属信息技术板块的公司。

此外,这25家公司中,有3家公司与轨道交通有关。分别是中国通号(688009)、天宜上佳(688033)、交控科技(688015)。

其中,中国通号(688009)拥有轨道交通控制领域系统集成、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安装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天宜上佳(688033)主要从事高铁动车组用粉末冶金闸片及机车、城轨车辆闸片、闸瓦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交控科技(688015)主营业务是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关键设备的研制、系统集成以及信号系统总承包。

市盈率:

中国通号最低、中微公司最高

随着7月10日晚间,首批科创板的最后7家公司——瀚川智能(688022)、嘉元科技(688388)、交控科技(688015)、天宜上佳(688033)、沃尔德(688028)、航天宏图(688066)、方邦股份(688020)相继公布了发行价,25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PE)逐渐清晰。

25家企业拟融资规模为310.89亿元,实际募资金额为370.18亿元,超募60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超募2.37亿,平均超募比例达到35%,整体超募比例约20%。首批25家中,超募的有20家,1家实际募资与计划相同,4家公司未募满。其中,超募比例最高的为睿创微纳(688022),超募比例达到167%,募8.55亿元;容百科技(688005)超募比例最低,为-25%,少募4.02亿元。

具体市盈率而言,这25家企业的发行价在5.85元~62.6元之间,平均发行价为29.2元。发行市盈率在18~170倍之间。其中最低值来自于中国通号(688009),对应PE为18倍,中微公司(688012)市盈率最高,为170.75倍。根据红星新闻记者测算,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3倍左右。

对于这25家公司的市盈率而言,有不少投资者都认为整体偏高。

对于这一疑问,有市场人士对红星新闻解析称,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与本次25家公司相近,大多在40~80倍范围内。此外,不同行业的市盈率相差巨大,在A股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也属于市盈率较高的行业。

7月19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发行定价是市场化的过程,科创企业通常一开始盈利比较小,但增长速度比较快。光看静态市盈率是不够的,要看增长率折射进去以后的市盈率。投资科创板不光看市盈率,还要看增长。

盈利:

谁是最会赚钱的公司?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投资者最关心的数据之一,而对于科创板来说,科创能力也是重要的评判标准。

适逢中报季,目前,这25家科创板企业都已经披露或预披露中期业绩。其中22家公司业绩报喜,占比近90%,且15家的业绩增速超过20%。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这25份“半年考”成绩单中,中国通号(688009)以21.1亿~22.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取得了“第一名”,同比增长6.3%至14.8%。在此前的2016年至2018年,中国通号(688009)也分别实现了297.70亿元、345.86亿元和400.13亿元的营业收入,31.98亿元、34.37亿元和37.17亿元的净利润。

此外,中微公司(688012)、嘉元科技(688388)等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较大。其中,中微公司(688012)预告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约2500万元~3000万元,扭亏为盈,增速为289%~326%;嘉元科技预告净利润约1.6亿元~1.95亿元,增速为219%~289%。

不过,铂力特(688333)和航天宏图(688066)均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或亏损,新光光电(688011)盈利能力下降83.47%。

从研发投入占比来看,虹软科技(688088)在2018年占比达32.42%,是所有公司中占比最高的。中微公司(688012)、安集科技(688019)、心脉医疗(688016)3家公司在2018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20%。另有7家在10%~20%之间,还有14家在0~10%之间。而瀚川智能(688022)、容百科技(688005)、嘉元科技(688388)及中国通号(688009)4家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占营收的比重均低于5%。

虽然占比较少,但从研发支出金额来看,中国通号(688009)在2018年以13.80亿元的数字金额最高,新光光电2018年的研发费用支出最少,仅为1225万元。

退市:

风险提示后最快2年可退市

据梳理,自1998年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制度以来,截至2019年6月30日,A股市场中累计出现八百多次退市风险警示。但最终退市的仅62家,退市率仅仅1.7%。

但2018年后,管理层加大退市的力度,退市效率在逐步提升。今年5月17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公告,宣布*ST海润、*ST上普、*ST华泽、*ST众和四家公司退市。这在A股历史上实属罕见,不过也预示着A股已经退市常态化的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科创板而言,将会面临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科创板注册制的试点实施,使得公司上市变得更为容易,而退市也将更为容易。

科创板企业退市可分为四种退市情形: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虽然退市类型与之前A股退市政策类型基本一致,但具体细则有较大差别。

例如,交易类指标来看,科创板首次引入市值指标,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市值均低于3亿元的公司将被强制退市。财务类指标而言,对明显丧失主营业务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强制退市,如主营业务停滞或规模极低、营业收入或利润主要来源于不具备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等。

除了科创板退市标准更严格,退市周期也将大大缩短。具体来看,科创板企业一旦触及退市标准,股票将直接终止上市,不再进行暂停/恢复上市的程序。由于取消了暂停/恢复上市程序,企业从被实施风险警示到最终退市的时间从原来的四年缩短至两年。

可以预料的是,更严格的退市标准也带给了投资者新的挑战。在采访中,有多位券商都对红星新闻表示“建议投资者从主板‘毕业’后再进行科创板的投资”,另外也有人建议“可从科创板的基金投资开始”。

流动性:

是否存在流动性不足?

一个共识是,投资者的数量是评价市场流动性的主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交易者数量越多,流动性越好。

红星新闻查询《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2018卷》(以下简称“上交所年鉴”)发现,至2017年末,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有2179.7万户,占比55.3%;10万~50万的投资者有1187.1万户,占比30.1%。

若按此计算,科创板50万元的投资门槛,将会把85%以上的投资者排除在外。加之退市制度的严格化等背景,科创板是否会像新三板一样,资金流动性不足,从而导致很多公司长期没有成交、股价低估值低等问题?

有市场人士对红星新闻分析,科创板的投资者相对资金量大,投资经验丰富,判断力更强。在整个科创板市场,将会是大户和大户、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弈。

不过,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皮六一在近日回复红星新闻采访时称,从数据测算看,50万资产门槛和2年证券交易经验的适当性要求是比较合适的。“现有A股市场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400多万人,加上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超过70%,总体来看,目前的标准兼顾了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科创板市场的流动性。”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编辑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