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又萱:6年文明引导员经历,“人形红绿灯”见证武昌变迁

(张颖)8月28日一早,61岁的齐又萱带领7名队员戴上了“武昌区文明过马路宣传引导员”的红色条幅,“人形红绿灯”重整出发来到武汉大学茶港门路口,分散在八个交通路口。
随着天鹅路上绿灯亮起,头戴小红帽的齐又萱右手放下了警戒线,左手上的文明通行指示旗随风而扬。看着大批行人穿梭而过,齐又萱只觉着充实而快乐。对她而言,61岁的年纪还能站在为武汉争光的岗位上,再苦再累也值得。
图片
齐又萱是珞珈山街武大文理学部社区居民,因家庭突生变故,早年间主要在社区做一些杂事补贴家用。2014年,正在做卫生的齐又萱碰到了当时社区负责人,称需要招募一批文明引导员。“一听说我就赶紧报了名,反正都是干活儿,做这个还能实现点儿自我价值。”齐又萱说。
实现自我价值这件事儿,齐又萱一干就是六年。
六年的时间,齐又萱逐渐成长为珞珈山街文明引导员的中坚力量。
“我觉得我做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引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帮助老人、小孩提下东西、帮司机推个汽车等等,每当他们能够给我说一声谢谢的时候,我就感觉非常高兴,能够帮助到大家,我就很满足了。”
图片
齐又萱回忆道,成为一名文明引导员后,她几乎每年都能捡到行人路过丢失的东西,其中还有手机这类贵重物品。“有时候刚捡到失主就打电话过来,我就仔细询问对方一些细节来核实。”齐又萱称,有一次一个小姑娘找回手机后还转身买了不少水果向她表示感谢,当时心里特感动,觉得站着的几个小时没有白费。
短短的一小时里,看到往来不少的行人对她打招呼,有甚者遇到红灯会主动停下来,同她一起呼吁同行者,耐心等待绿灯,遵守交通规则。在齐又萱的影响下,文明交通理念俨然变成一种互相影响,积极宣传的良好社会风尚。
图片
她不仅是辖区居民的熟人,还是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老朋友。“刚开始红绿灯老坏,尤其是碰到大雨天气。”齐又萱说,每次红绿灯坏了她就会立刻给交警打电话,修好之前“人形红绿灯”的作用再次显现。“后来他们接到电话都不需要问我是谁,直接喊我齐师傅。”
齐又萱说,如今武汉城市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交通设施愈发完善,文明交通理念不断传播。“在我印象中,距离上一次红绿色失灵已有了近一年的光景。宣传引导时,不讲理的人也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一种文明通行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