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角仔节+祠堂群+连片稻田,关于乡村的憧憬都在这里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佛山方志影像·传统村落》高明区朗锦村
这里是位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的朗锦村,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元末明初,何氏先祖由明城塘际村迁来此地。相传当时山洪暴发,沧江河水泛滥,平地顿成泽国,独有一土塱因地势较高而避免,何氏便将房屋建在土丘之上,远望如塱上之锦,故名“朗锦村”。
图片朗锦村村貌
75岁的村民何明佳展示10米长的族谱,边指着内文介绍道:“我们村从开村到现在,已经有600多年历史,至今已经繁衍到第32世了。”
村里的古祠堂群,是朗锦村历史文化传承的见证者。村里原有7间祠堂,建于明、清时期,祠堂群深嵌在错落的民居中,呈“士”字形分布,“士”字每画的端点和交叉点都有一座祠堂。经过数百年的岁月洗礼,现尚存5间,分别为何氏宗祠、媲鲁何公祠、仁轩何公祠、表山何公祠、西源何公祠。虽修建年代不同,但尊卑有序。
图片古祠堂群
祠堂群独具岭南建筑特色,青砖墙、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墙壁配有诗画,人物栩栩如生,木雕、石雕精工细琢,技艺精湛。2006年,朗锦村祠堂群被公布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朗锦村背山环水,山水锦绣,滋养了数百年的何氏后裔。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自开村以来,何姓人考取功名入朝为官者甚众。村中还有崇文尚武的传统,清代至民国时期,为抵御外来入侵,保境安宁,村里建起尚武堂,教授村民武术。2016年,朗锦村重启尚武堂。
图片舞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而有特色的传统民俗。农历二月食角仔的传统民俗,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如今,“角仔节”已经形成富有更合本土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
图片包角仔
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朗锦村的村民便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吃角仔。角仔形状像元宝,有粘米角、糯米角、油角(酥角)、艾角,有甜有咸,炸得金黄的是金元宝,蒸的是银元宝,寓意有金有银。在开春的季节里,角仔还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图片炸角仔
漫步于古祠堂群中,远处稻田蛙鸣,村民怡然自得,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作为佛山市第二批17个活化升级的古村落之一,古老的朗锦村正在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图片稻田
更合镇党委委员袁金伟表示,从2019年开始对朗锦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重点是对朗锦祠堂群进行全面修缮,对周边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同时挖掘特色亮点,开展宣传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比如角仔节等等,努力提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把朗锦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图片稻田丰收
“现在村里越来越靓,许多外出的村民也愿意回到家乡来居住了。”朗锦村书记何建光高兴地说。
朗朗乾坤,锦绣河山;百年朗锦,重焕生机。
来源:佛山市地方志办
腾讯大粤网·佛山发稿
编辑:何敏华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9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