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作战,连长主动让功:农村战士立二等功,退伍安排工作

作者:11军32师工兵营机械连连长 陈黔明

注:原标题《在西畴的日子》

1984年12月初,我连接到上级的预先号令,对位于曼棍的师机关发电机房、供电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高标准做好移交给南京军区1军1师工兵机械连的各项准备,以体现我师良好的战斗作风。在完成各项准备后,12月7日上午,我奉命与1军1师工兵机械连办理交接。该连的副连长是我在北京昌平工程兵机械学校的同学,军校同学在战场上相见,分外亲切。在办理完交接并相互祝福后,我带领连队离开了战斗、生活了130天的曼棍,后撤到西畴县休整。

本文作者、11军32师工兵营机械连连长陈黔明在连队宿营的山洞口留影

当天下午,我带领连队的人员、机械、车辆等,安全到达距离西畴县城约3公里的西畴县西洒镇英代村。因我连有大量的车辆和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装备,营里安排我连住在紧邻公路的一个闲置粮仓里及附近的几户村民家中,车辆及机械停放于粮仓边的空地及道路上,连部住在一户姓廖的村民家中。

廖家有一个院子,2栋2层楼的房屋,是村里较为富裕的人家。我们到来后,廖家腾出一栋房屋给我们连部居住,房屋干净整洁,这让我们十分高兴。在与户主廖爷爷交谈中得知,和他居住在一起的儿子在西畴县师范学校当老师,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和拿工资的人,因此,家境较其他村民好,也很受人尊重。

连队住下后不久,就按照师里的统一安排进行作战总结和装备保养等工作。战评中,立功受奖是有名额和等级(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嘉奖等)限制的,按照作战期间完成任务、连队管理等情况,我们连队是可以立集体三等功,但上级考虑到有的连队因伤亡情况较为严重,干部战士的情绪较为低落,便给我们做工作,将集体三等功让出来。开始我和连队的其他干部是想不通的,后经领导做工作,同意将集体三等功让出,改为集体嘉奖。连队的干部战士立功、嘉奖的评比进行得十分顺利。

按当时的规定,连队干部是不参与连队内部评功的,由上级通盘考虑评定。因我在老山作战期间表现突出,上级准备给我立个人二等功,是我连唯一的一个二等功。但在战评开始后才得知,我营在作战期间火线立功的名额,要占用战评立功的总名额。而我营一线(工兵连)在作战期间,牺牲、受伤的战友已有多人火线立了二等功和三等功,结果是一连原定的立功名额分配及立功等级必须改变。这就使得一连的一些战士心有怨气,特别是本可立二等功的战士可能改立三等功,而本可立三等功的战士可能改为嘉奖。不少战士为立功受奖的问题反复找营连干部,特别是可能立二等功的战士。究其原因,按当时的政策,从农村入伍的战士,如果立三等功,退伍回乡后国家不安排工作。如果立二等功,退伍回乡后国家将安排工作。在得知情况后,我主动找上级将我的二等功让了出来,我因此只立了一个三等功。但上级在我的立功证书上的《主要事迹》栏内,给予了我很高的评价,立功证书及奖章我保存至今。

【1985年初在西畴集结备战期间,32师领导与昆明铁路局慰问团合影,前排左二黎副师长,左三为杨子谦参谋长,右一为雷鸣玉干事】

在战评和休整期间,来自祖国各地的慰问团连续不断地到部队驻地进行慰问,从祖国各地寄来的鞋垫等慰问品和慰问信更是数不胜数。看电影、看演出是隔三差五就有,使广大干部战士因作战带来的身心疲劳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因我师转到西畴休整还担负着战区预备队的任务,各连队在开展战评和休整的同时,还要不间断地进行军事训练。

一天,营里通知说,因地方正在进行公路改造施工,缺少大型机械,找到师里请求部队的帮助,师里从训练和搞好军民关系两个方面考虑,决定由我们连队派出工程机械支援地方施工,以工代训。按照上级的要求,我连立即派出推土机和挖掘机等配合地方施工。在配合施方施工中得知,改造现有道路是地方政府和军区共同决定的,主要目的是为部队在战区机动创造更为有利的道路交通条件。在了解详细情况后,我安排连队干部战士轮班配合地方施工,大大加快了地方的施工进度。

西畴现景

看到我连干部战士加班加点的工作,地方有关单位给予了我们连队一定的施工生活补助。当时,西畴县的物价较低,5元钱就可以买一只大公鸡,而连队因作战有一定的生活补贴,再加上地方给予了一些施工生活补贴,所以生活比其他连队要好,使大家的体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西畴烈士陵园位于西畴县东郊的花果山,从我们连队驻地到县城办事都要经过,当得知31师在者阴山作战中牺牲的烈士都安葬在西畴烈士陵园的情况后,我先后两次到烈士陵园去祭拜牺牲的烈士。我记忆最深的是战斗英雄马平烈士(贵州贵阳市人)的墓在陵园的最高处。但因当时整个陵园正在修建中,还没有绿化,远没有现在这么整洁。

住在村民家中,每日与村民打交道,也使我们与村民、房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三七是当地的特产,每当我们炖鸡、炖猪脚吃时,房东廖爷爷总会从家里拿一点三七根放在汤里炖,说是可以驱风去湿。我们则将发的慰问品送一些给廖爷爷和他的家人。廖老师在休息的时候也常和我们聊天,讲述西畴的历史等,大家相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在一次与廖老师的聊天中,我说西畴的老百姓对我们太好了。廖老师说:据县志记载,自古以来,西畴县从未长期驻过军队,那么多的部队进驻西畴这是第一次,你们又打了胜仗。所以县里很重视,群众的拥军热情也高。

一天,英代村的两个年轻人结婚,特邀请我们连队干部参加。在得知当地村民参加婚礼一般是送几斤粮食等物品的情况后,我们为不知该送什么样的礼物而发愁,为此,我专门请教廖爷爷和廖老师。他们说,邀请你们参加婚礼,是对你们最大的信任,是把你们当亲人。你们是远方来的贵客,要送大礼。我问送什么样的大礼。廖爷爷和廖老师商量了一下后,建议我们买一个当时在当地最受年轻人喜爱但一般家庭又买不起的带喜字的八磅热水瓶和一个带喜字的茶盘。在得到老人的指点后,我立即到县城百货商场买了一个带喜字的八磅热水瓶和一个带喜字的茶盘,我看见还有带喜字的玻璃杯卖,就买了10个,总共花费20余元,费用由我们连队前去参加婚礼的几个干部平摊。当我们带着礼物到达婚礼现场时,顿时吸引了在场村民的目光。主人在接过礼物后,将它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以便能让大家都能看到。事后廖爷爷说,这件事你们办得好,村里人都夸你们呢。

一天中午,连队干部正在开会,突然从外面传来相互问好的声音,并有人问:连长、指导员在不在?我和指导员立即走出来看是怎么回事。刚出房门,就见我连83年底退伍的五班副班长余廷强正与战友们手拉着手说笑着。我叫了一声:余廷强!看见我和指导员后,他立正敬礼喊了一声:连长、指导员好!

余廷强是麻栗坡人,但我连自参战以来,没人与他联系过。我就问他: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他说:他在县财政局刚学习完,在回家的途中路过连队的驻地,看见连队的车辆、机械和战友,他就下车了。通过交谈得知,他退伍回来后,县里正好招工,他考上了县财政局,分在家乡所在地马街财政所工作。对考到县财政局工作,他说要感谢我和指导员,并说,在部队时,我们非常支持他学习文化,给予他以很大帮助。

我们说: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在连队吃过午饭后,他说他要回单位,过两天再来看我们。他走后,我抓住时机,以他为例子,鼓励农村籍的战士努力学习文化。过了两天,余廷强再次来到连队。他这次来,给我和指导员每人带了一斤三七,这在当时是很贵重的。我们给他钱,他坚决不收。说:这是他哥哥种的。然后略带歉意的说:因不知你们在这,最好的都已经卖了。见他坚决不收钱,我就将我的一双胶鞋、一套军装送给他,说:你哥哥种三七,这个用得上。他十分高兴地接受了。

西畴县的山林中有很多的画眉鸟,街上偶有老百姓卖。因画眉鸟好且价格便宜,部队里有很多人都去购买,有的还转手拿到昆明等地去卖,一时供不应求。当地老百姓看见有钱可赚,纷纷上山捕捉,一时“洛阳纸贵”。

在西畴休整期间,已婚战友的家属纷纷到西畴探亲。每当有同年入伍的贵阳战友家属到达,大家都免不了在一起聚餐。因当时条件较差,来部队探亲的家属只有用小煤油炉做饭,结果在西畴一时难以买到煤油。为帮助解决这个难题,我擅自做主,弄了一桶柴油(200升)给他们做燃料。在今天看来,有滥用职权之嫌。

1985年2月18日,我连根据上级的指示,从英代村出发前往高坡地区构筑师指挥所,为实施苗皇帝山拔点作战做准备。连队和个人不便携带的部分物资和大型装备留在英代村。后因作战计划变更,我连在完成师指挥所的构筑任务后,于3月10日返回英代村。连部再次入住廖爷爷家,见我们平安归来,廖爷爷和廖老师高兴的请我们喝酒。我们也回请了他们。

4月初,我们离开了先后两次居住的英代村和廖爷爷一家,回到部队驻地临沧。在离开西畴5年后的1990年6月,我利用到麻栗坡出差的机会,绕道到英代村看望过廖爷爷一家。

201681日,我与当年同时住在廖爷爷家的几个战友,再次到廖爷爷家看望,但廖爷爷和廖老师均已去世多年了,只见到了廖老师的老伴和大儿子。有机会,我还会再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