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非省会:泉州收入领跑全省,这一四线小城GDP增速远超上海

策划丨腾讯新闻 李彦丽
“省会不强”的论断随着各地三季报发布再度引发热议,人们习惯性的以GDP体量进行排序,那么综合考虑各城人均收入、进出口增速、财政收入等维度,哪些省会的存在感低?哪些非省会城市实力被低估?
这里以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和各省份GDP总量前二的城市作为参考样本。需要说明的是,个别城市相关数据没有发布,且各地数据维度不尽相同,图表中并未纳入全部样本城市。
宁波、泉州人均收入远超省会杭州、福州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已公布数据的样本城市中,排在城镇人均收入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宁波、深圳、杭州、温州、金华、泉州、济南。仅有重庆一城不及平均线水平。
下图按样本城市所在省份分类,可以看出长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收入整体较高。其中,宁波、泉州以绝对优势分别跑赢了省会杭州和福州。
图片
收入“跑赢”GDP了吗?济南、青岛排名垫底
当然,收入的绝对水平尚不能衡量经济弹性,增速指标更加具有成长性。
这里首先更正一个误解,不少人习惯用“收入跑赢CPI”来考量唱多某地经济状况,似乎只要收入增幅大于CPI增幅,居民就有了抗通胀的能力,不必担忧通货膨胀。
事实上,统计学上很少把收入增幅与物价指数直接拿来做比。国家统计局发布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时,通常要强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实际增速”,用收入增幅数字减去物价增幅数字,才能反映居民实际收入情况。
有意义的比较,不是比较居民收入增长能否“跑赢”CPI,而是要看扣除CPI增幅之后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幅,能否“跑赢”经济发展速度。
图片
上图反映了这一情况,黄色柱位于横轴右侧,说明“实际收入增速跑赢GDP”,即居民的获得感更强。已公布数据的样本城市中,北海居首,北京、上海、广州都落在“跑赢”区间;上文中人均收入前十的宁波、济南等落在横轴左侧,收入增速不及GDP增速;另一山东城市青岛位于榜单末尾。
省会是否“十项全能“?福州、广州遇“劲敌”
那么,省会城市具备绝对竞争优势?这里从GDP、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入手分析。为了让对比更为直观,我们挑选已公布三季报的省会城市与省域内经济体量相近的城市,进行“1V1”对比。如下图所示,红色代表省会城市,黄色代表对比城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中用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进出口、贷款余额等几个指标综合评价居民生活质量、工业复苏、贸易、财政实力、招商引资等维度质量。从图中可以发现,8个样本组中,仅有杭州、合肥两个省会指标数据全线领先。
其中,福州与泉州、广州与深圳的拉锯最为“焦灼”。
落实到具体指标上,泉州在财政收入增速和工业增加值方面都明显领先于福州。泉州或许声名不显,一个小小的地级市坐拥100多家上市公司,民营经济实力在地级市中位居前列。
广州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9%,尤其疫后取得两位数的复苏成绩,在全国范围内都可圈可点。但在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增速方面,都明显逊色于深圳。
谁是“长三角城市群”下个风口?小城安庆各项增速指标领跑
最后,从城市群的范畴对比城市之间竞争力。按照GDP体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将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7座样本城市指标列入下图。圆圈直径代表语对应指标大小,未公布的指标处留空。
图片
从图中最后两列至少可以发现一个规律,经济体量大的城市,如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对较高、进出口增速却呈相反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一个城市建设和迭代的速度;进出口增速放缓与前期基数大有密切的联系,也体现里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小城安庆在各项指标增速都相对处于领先,显示出极强的爆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