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小贷协会会长王非:小贷不应过多涉足消费金融 赚快钱不如细水长流

作者 | 纯子
出品 | 棱镜·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11月18日,在第六届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小贷行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党委书记、会长王非表示,尽管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但小贷公司只要定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挣一些辛苦钱,完全可以实现长期经营,“赚快钱不如细水长流”。
2020年以来,诸多针对小贷行业的政策密集出台,给行业带来不小震动,也考验着小贷公司的应对能力。这一始于2005年试点的行业,在2015年一度达到1万多家公司规模的顶峰,这两年逐渐回落到7000余家,如今进入到提质发展阶段。
关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
8月20日,随着最新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出台,在进一步明确“民间借贷”定义的同时,还将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设定为LPR的4倍。
对此,王非表示,这很好地迎合了当前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发展趋势;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小贷公司以及其他消费金融公司、银行信用卡业务等在这方面的道德压力,对小贷公司股东的投资意愿和经营的盈利信心造成了不小的动摇。
小贷协会向行业发出了两个倡议:一是呼吁让利小微企业、提升服务质效、创新信贷产品、减费让利实体经济;二是组织全行业进行贷款利率大讨论。
“这个活动目前看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小贷公司的犹疑心理,也缓解了利率定价预期的压力。”王非评价称。
拥抱监管成共识,发展理念需引导
今年9月,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 “86号文”),大大缓解了行业监管政策欠缺的局面,同时也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监管思路;11月2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对开展网络业务的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杠杆要求、贷款金额、监管体制等方面都有了更加细致的规定。
王非提到,从目前情况看,拥抱监管、规范提质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但发展理念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小贷公司如何灵活应对外界变化,在严监管的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小贷公司试点的初衷之一,是引入民间资本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借贷资金市场寻求一种供求平衡,小贷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被银行机构所排斥的群体,这恰恰体现了它的意义和价值。
尽管小贷公司不具备银行在资金、价格和额度上的优势,也没有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用来控制长尾客户风险的大数据或风控技术,但在王非看来,小贷公司的优势在于信息渠道在周边,风控手段简洁、方法多,并且放款速度快。从市场竞争的客观结果来看,小贷公司也只能服务没有合格抵押物、急于用钱、以及被其他机构排斥的客群。
“服务好这部分客户也是发挥好市场补充作用,也是普惠金融的一种需要,也是小贷公司能够长期持续下去的基石。”王非在论坛上表示。
小贷不能利用金融科技变成消费金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具有场景的大数据应用成为潮流,一些大型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已经借助技术优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空间。但对多数的传统小贷公司而言,还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开发引进好金融科技。
据王非介绍,目前小贷协会里能够利用非接触形式触达客户的公司也就在200-300家左右。
因此,下一步他们将考虑统筹行业资源,协调有关部门帮助有意愿、有需求的小贷公司与行业先进的金融科技公司对接,引入先进、成熟、可复制的数字技术,提升小贷公司的服务触达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帮助小贷公司享受科技所带来了红利。
但他也强调,小贷公司绝对不是充分地利用金融科技,发展成为类似于消费金融公司或全部做C端零售客户的公司,“这决不是小贷公司转型提质增效的目的,也不是主流。”
他向小贷公司提出守住监管红线和法律底线的三条建议:一是不违规经营,在符合监管要求下遵循市场规则经营;二是不触碰法律底线,远离暴利催收、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行为;三是不过多涉足消费金融,避免因信用、信息滥用所产生的衍生风险,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这才是生存和可持续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