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第三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在佛山启动

12月28日—29日,第三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本届大会以“创新发展 校地赋能”为主题,通过开幕式,一场高质量的高校学术论坛,高校学术论坛、优质项目路演、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对接洽谈会三场目标精准的分会场活动和一场校企合作产业行活动,搭建高校与地方产学研合作专业化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深度导入产学研资源,为佛山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第三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开幕式现场

高质量校地交流对接盛宴,超30万人次关注

来自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发明协会、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佛山市区两级科技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全国数十所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佛山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等单位的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还通过线上图文直播的方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举行,吸引了超过30万人次关注和收看。

开幕式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郝志峰表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目前有18个硕士点,还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等。科研总经费从2010年的7726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4.42亿元。作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将教育工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此次大会将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发挥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使地方高校源源不断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丰沛的智力支持和坚实的人才保障。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郝志峰致辞。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院长钱为强表示,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产学研融合的平台,将高校的创新科技、知识推介给企业,以创新理念驱动原始创新和技术研发,以科技创新带动高校乃至社会发展。同时,活动的举办也将企业的技术需求与研发机构直接对接,搭建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佛山智造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院长钱为强致辞。

开幕式上,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韩军在现场分享《广东省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以客观数据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作指导。同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研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周克刚、《中国高校科技》杂志原执行总编马海泉也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为参与活动的校企代表呈上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韩军作现场报告。

深化产学研融合,在创新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据悉,为了做好校企对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2015年起,广东省教育厅与佛山市政府成立了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以下简称“佛山基地”),自成立以来,省内12所高校与佛山45家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337人,申请专利达90件,有2件研究生的专利成果转让成功,有1名研究生注册成立了创业公司,高校导师、研究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30多项。在开幕式现场,佛山基地再与东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温州大学和长春大学4家高校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协议,继续强化基地导师队伍,为企业输入针对性强的研究生、博士生。

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签约仪式

来自佛山各地的30多家有联合培养研究生意愿的企业还来到现场,通过佛山基地与高校导师进行面对面洽谈,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实现产、学、研的互利共赢,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此外,12月28日下午,高校学术论坛和项目路演也同时举行,围绕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等主题进行专题学术报告;20多个优质项目也同时进行路演,并有投资人现场进行沟通交流。

12月29日上午,主办方还组织了与会高校代表前往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调研交流,并参观了解了研究院重点打造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式磁共振实验室,以及前往佛山顺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东罗庚机器人有限公司、广东联塑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此次大会在汲取前两届中国校地合作创新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优化,深度导入产学研资源,对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速佛山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腾讯大粤网·佛山发稿

编辑:黄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