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到底会不会吃辣?

在没有去过海口之前,我觉得海南人应该不太会吃辣。像椰子鸡这种火锅,甜甜的,很清淡,仿佛特别能代表海南人的口味。

最近,我刚从海口回来。我真的再也不相信海南人不会吃辣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真的被“欺骗了”。去吃糟粕醋火锅的时候,小哥跟我们说:“锅底来个中辣吧,我们海南人吃得不太辣。”

我半信半疑地选了一个微辣,然后调了一份蘸料,当时我还不满足什锦酱+小青柠的清新搭配,愣是好奇加了些辣椒酱,觉得海南的辣椒酱应该也还好。

结果,第一口喝汤,锅底直接给我辣到哭,那种酸辣的感觉特别刺激泪腺。

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算是不能吃辣的人,毕竟吃过了成都和重庆的火锅,虽然中辣是吃不了,但微辣一定是没问题的。但这一次却败给了海南的火锅,而且糟粕醋底汤的那种辣,不是川式循序渐进的那种,是入口反应就很猛烈,口腔一瞬间翻云覆雨。

我看着那个告诉我火锅不辣的小哥,他的眼神特别真挚,仿佛也没在逗我玩。

后来,去到骑楼的东门市场,门口有许多阿姨摆摊在卖辣椒,小米椒、黄辣椒,价格5-10元不等,我给朋友带回了几罐。果然,会吃辣的朋友,碰上了海南的辣椒酱,也立马败下阵来。

于是,从海南回来,我就一直有个疑惑,海南人到底会不会吃辣?

为此,我很努力想要寻找关于这个答案的线索。

1.

第一个线索:辣椒

海南独特的辣,自然和这里的辣椒品种有关。

我也在四川买过辣椒,川菜离不开辣椒,往往是一道菜搭配一种辣椒,市场上,干辣椒、鲜辣椒、泡辣椒、辣椒面、辣椒段、辣椒油、青辣椒、红辣椒……应有尽有,辣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但海南人的辣椒,真的出手就是顶级辣。

《陵水县志》就记载了:湖南、四川不怕辣,陵水灯笼番椒最可怕。

这是当地特产的一种辣椒——黄帝椒。它的外表金黄,长得像个小灯笼一样可爱,这种颜色真的太有欺骗性了,因为在江浙一带人的烧菜理念里,彩椒的作用通常是为了点缀颜色,没有特别的杀伤力。但在海南,只要一小勺黄灯笼酱,立刻能吃到你原地喷火。如果没控制好量,有的人甚至会吃到耳鸣。

它不是海南本土的辣椒,它原产古巴、巴西、秘鲁等美洲国家,被海南省引进栽培之后,意外地发现海南的水土格外适合孕育这种神奇的霸王椒。

尤其是在海南陵水,全年日照达到了2400小时以上,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绝对的天然温室,于是黄灯笼椒就逐渐成为了海南的特色品种。

由于辣度过于霸道刚猛,被称作“辣椒之王”,在世界辣椒之中位居第二位!

关于世界第二的说法,是有辣度测试为基础的。为了更直观地让你们感受这种辣椒的辣度,可以拿四川的来做对比。

川菜里常用的辣椒有那么几种:川椒界的杠把子——二荆条,干辣椒、泡菜、郫县豆瓣、辣椒酱、辣椒油里都有它的身影。朝天椒皮薄肉厚,软糯香甜,常用于辣椒酱之中,还有常用来做干辣椒和辣椒粉的小米辣。

在这些辣椒中,二荆条的辣度单位为7000,朝天椒的辣度单位为3万,最高的是小米椒,辣度单位为5万,这些都已经很高了。

而这种黄辣椒的辣度单位为17万,直接秒杀各类四川辣椒,所以不少能吃辣的四川人,其实也吃不来黄辣椒酱。

我觉得基于辣椒来看,不能说海南人都会吃辣,但在海南一定有隐藏的吃辣重地,比如万宁、陵水。

2.

第二个线索:海南人的日常餐桌

我从海口一路吃到万宁,会发现他们大多的菜其实还是保持原味,在海南小餐馆里,最常见的烹饪手法就是就是白切和清蒸,特色菜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看起来都是展现食物原汁原味、清淡鲜嫩口感的菜。

因为海南人觉得,做菜要更注重食材的鲜味,辣味太刺激会掩盖食材本身的鲜味。

而辣味,通常藏在桌上的酱料盒里。这里的厨师,他们仅用一味碟,蒜蓉、虾酱、香菜、姜末、桔子等,甜咸随意,酸辣听便,就把这一切都搞定了。

海南酱料中,酸橘、蒜头、酱油、辣椒、什锦酱是必不可少的,还有香菜、虾酱、花生油等。

辣椒酱是海南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调味料,出去吃腌面或炒粉时,舀一小勺辣椒,任辣椒油渗到角角落落,真是提神醒脑。

按照辣度,海南的辣由浅入深,可以这么吃。

一级辣:胡椒

海南人的菜品里,如果想要调出辣味,他们会优先使用胡椒粉和生姜。去了海南,可以试试当地的辣汤饭,虽然这里面有一个“辣”字,不过放心吃,它的精髓在胡椒,算是各类辣味中的入门辣。

辣汤饭中的辣来自胡椒。胡椒具有温中散寒、止痛下气等药用功效。一口辣汤入喉,能祛湿保暖,驱散周身寒气。

汤底是由猪舌、猪肚、粉肠、猪心等新鲜猪内脏加上酸菜熬制而成。汤里只放了盐、糖和胡椒,都是家庭调味料,只是各家店的比例不同。

二级辣:各色野香菜辣椒

这次我在糟粕醋的锅底吃的辣椒,自然不是黄辣椒,而是本地野山椒制成的辣酱。这辣椒在海南就算得上二级,比胡椒的辛辣提升了一个等级。

它的锅底利用的是酿酒后剩余的“糟粕”,“糟粕”经过再次发酵制成了一种酸醋,并加上适量的水、加入本地野山椒制成的辣酱、加入油炸后的蒜头、以及食用油一起熬煮制成糟粕醋汤,再搭配海鲜、牛肉等,就成了别有风味的火锅。

黄辣椒的辣,其实去海南当地人都会告诉你。但其他像米椒、野山椒就得靠你自己去试了。

海南人擅长做辣酱。去到市场里,各色各样红色的、黄色的辣椒,看起来都差不多,但都是不同辣椒品种,各家也有不同的配方,我买了3罐当地的辣酱,辣度都远远超过了我们日常吃的老干妈。

一问才知道,海南做辣酱有自己的方法。

和大多辣椒酱把油烧开了再将辣椒放进去熬炼,而海南辣椒酱只在辣椒的表面上浇上一层热油,这样更能激发辣椒的辛辣,但又不失辣椒的鲜香。

因此,这里的辣椒酱真的又鲜又辣。虽然海南不大,每个地区的人也有自己吃辣酱的习惯。

渔船上的疍家人,延续了福建等地沿海人吃辣椒的方式,在炼制辣椒酱的时候,加入干贝、鲍鱼、虾米等海鲜食材用油熬制,熬成黑褐色的XO海鲜酱,成为一种独特、高端的佐料。

万宁人吃白切鸡,有时会配一种最简单的蘸料,那就是辣椒和盐,煮好鸡,院子里采一把新鲜的辣椒,直接剁碎拌盐,简单直接。

在这里,别轻易买辣酱,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吃到的下一罐辣椒酱有多辣。

三级辣:黄灯笼辣椒酱

来了海南,不论多少,总得试试黄灯笼辣椒酱。

在海南,通常人们并不直接食用黄灯笼椒(也不敢吃啊),而是经过腌制和发酵,将其制作成辣椒酱。

在海南文昌、万宁、定安等黄灯笼椒的主要种植地区,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随手种一点黄灯笼椒,既能当成好看的盆栽,又能随时揪下来做辣椒酱。

“想更甜,得加辣椒盐”。在万宁,辣椒有一种特殊的吃法,将新鲜的辣椒剁碎,和盐佐拌,制成辣椒盐——这是水果点蘸专用。

此外,吃西瓜、番石榴、黄瓜、菠萝等热带水果,也可以蘸黄灯笼辣椒。甜、咸、辣味一样不缺。

海南人对于这类辣酱习以为常,“老板,搞碗粉!”这样的一句话,是打开海南人早晨的标配,而桌上的黄灯笼辣椒酱,谁都不会忘了加,只需一小勺,就能吃到鼻尖冒汗。

不管吃什么,蘸上一点黄灯笼酱,立马就有了灵魂。

虽然嘴上说着辣,但走到哪海南人都离不开黄灯笼辣椒酱。不少海南人去外省读书,父母常会在他们的拉杆箱里放上这味辣酱,这样走到哪里,都能吃到家的味道了。

之前,我记得还有一位海口老爸上过热搜,就是因为怕重庆的辣椒酱不够辣,于是往闺女的拉杆箱放了10罐黄灯笼辣椒酱。

而销往全国的春光牌瓶装辣椒酱,配料里往往会加入蒜蓉、南瓜等稀释辣味,以此体恤外地人的味蕾。

外地也有不少吃辣选手表示,对这种辣很上瘾。

二手玫瑰的主唱梁龙,曾在微博上发布制作黄灯笼辣椒酱的过程:首先,将新鲜的黄灯笼辣椒洗净去蒂,晒干,放进器皿,加入盐、蒜头一起捣烂,装入玻璃瓶,第二天即可使食用。(制作时一定做好防护,要小心被辣椒意外伤害)。

最后,基于对辣椒和对海南人日常餐桌的观察,我能猜测到海南人从不爱PK谁更会吃辣,他们不嗜辣,并且在烹饪上克制辣椒的使用。

但他们又包容接纳食物的更多可能性,于是就丢出一碟酱料。爱吃辣的海南人和不爱吃辣的海南人,都能找到自己舒服的吃饭方法。

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种酱料调法

但千万别怼海南人吃不了辣,我相信一定有高手在民间,说不定种黄辣椒的大叔,就能轻松吃垮江湖各路吃辣高手。

敢不敢吃?

互动:你有吃过海南的辣椒酱麽?

一个从小爱写稿的姑娘

从记者圈跳入财经内容圈

从财经圈又到了传统手艺圈

采访匠人 市民 生活家 / 撰写故事 财经栏目 游记

对写作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从未消失

愿在这条路上死磕到底

很高兴认识你,我是末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