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里,一位日本登山者找到山魂

今年是梅里雪山山难三十周年。在全世界的著名山难中,1991年1月3日发生的中日联合探险队在攀登梅里雪山途中全军覆没,至今让人铭心刻骨。这是人类登山史上迄今为止的第二大山难,17位中日登山健儿殒命卡瓦格博峰下,其中最年轻的只有21岁。
当地藏人将卡瓦格博视为神山,将登山队的厄运归咎于神山的震怒。此次山难之后,又有过几次零星登山行动,到1996年后便完全终止。直到灾难十年之后的2001年,德钦县正式立法,禁止在卡瓦格博开展任何登山行动。
1996年的那次登山,由1991年登山行动的日方,也就是京都大学学士山岳会组织,这也是人类最后一次尝试登顶梅里雪山。
在这支“中日友好梅里雪山联合学术登山队”中,有一名时年二十七岁的队员小林尚礼,当时的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这次登山之后,他又几度重访当地,与村民吃住在一起,和梅里雪山以及当地的藏民结下一生的情谊。这一切,后来被他悉数写进了《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
图片
《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小林尚礼;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乐府文化;2021-5
梅里雪山山难发生时,小林尚在京都大学读书,是京都大学的登山爱好者协会“京都大学山岳部”的成员(京都大学学士山岳会的大多数成员就来自于毕业后的山岳部成员),梅里雪山的攀登者中便有他的同级同学和家长。
其实,山岳会攀登梅里雪山的愿望由来已久,早在1980年便提出过申请,但未被中方接纳。1988年终于获得许可之后,他们立即组织了第一次登山,然而由于遭遇恶劣天气,无功而返。1990年11月,第二支登山队正式出发——也就是遇难的这支登山队。
尽管有六名中国成员,但当地人对登山队的到来非常抗拒。留存至今的登山队员日记中,也多次提到登山队与在德钦雇佣的“协力员”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
1月1日,新年伊始,梅里雪山开始持续降雪,恶劣的天气使之前已经驻扎在海拔5900米的四号营地、预备登顶的队员们进退不得,直到3日深夜的一场雪崩,将整个营地全部掩埋。
之后,京都、北京和西藏都派出了救援队前往搜索,天气恶劣,西藏救援队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度,在没胸积雪中艰难开路,寻找队员们可能的踪迹,但一无所获。1月25日,天气因素搜救工作难以维持,宣告终止。
在日本的小林承担了一项艰难的任务——去慰问他的同学,遇难者笹仓俊一的父母。这也使得他第一次对这遥远的悲剧有了实感,在这一心结影响下,他逐渐产生了想要挑战梅里雪山的愿望。努力协调各方之后,1996年,登山队终于组成,前往云南。
这是小林第一次来到卡瓦格博脚下。村民的敌意让他印象深刻,有过多次海外登山经验的队友也说,“还是第一次遇到气氛如此紧张的登山队。”在雨崩村,登山队被安排了一处废弃的房子居住,连行李都无处寄放。小林了解到,当地人认为,山难前后的恶劣天气,是因为登山队惹怒了山神带来的,而当地人的生活也因为这场灾害受到了很大影响,他们觉得,这支登山队的到来会再次招来厄运。
无论如何,由于担心再次出现雪崩,1996年的登山行动在登山队距离登顶还有490米时戛然而止。而登山队离开之后,作为基地的牧屋竟然被百年未遇的雪崩摧毁,可以说,他们幸运地逃过了一劫。这座梅里雪山,是否真的存在着冥冥之中神秘力量?小林对这座长期以来他想要征服的对象,第一次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从1998年开始,卡瓦格博脚下明永村的村民数次意外发现当年登山队员的遗体和遗物,借着收容遗物的机会,小林两次重返梅里。面对神秘的神山和谨慎的村民,他想要更多了解他们,更多了解让队友们长眠的梅里雪山。出乎他本人意料的是,明永村的村长扎西非常慷慨地接待了他,让几乎不通汉语、更不懂藏语的小林与他一家同吃同住。因为扎西发现,小林在搜寻遗物后将营地所有垃圾都清理干净,他认为,这样的人值得信任。
图片
夏季的明永村 本文图均为出版社提供
而这也是本书最为动人的篇章。小林是个登山者,也是摄影爱好者,在写作上没有太多技巧,朴实无华,絮絮叨叨,但偏偏真诚最为打动人。作为一个外来者,他跟着扎西的儿女们管扎西的父母叫阿尼、阿佳(爷爷、奶奶),喝酥油茶,吃糌粑,晚上一起喝自家酿的蒸馏酒,逐渐走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村民们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再以“外国人”称呼他,而是叫他的名字,小林。
图片
制作青稞蒸馏酒“阿日”
小林非常坦白地告诉读者,一开始,他内心深处还没有完全放弃攀登梅里的愿望。很早就开始登山的他,对山的观点和藏人完全不同。在日本,朝圣者也是可以登到山顶的。第一次在明永村居住的三个月间,他参加了一次转山之旅,心中还存着考察梅里西侧登山路线的想法。不知是否神山显灵,他这一路阴雨交加,几乎没能见到梅里雪山的真容。而他也向扎西委婉地打听过登山一事,扎西说,“神山,就像亲人一样,如果踩你亲人的头,日本人也会生气吧?你懂不懂我们藏族人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还要去转山?”
小林想,我们一直做的“登山”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他第一次明白了卡瓦格博对当地人的意义所在。
图片
雨崩村
后来,小林又数次造访明永村,在他笔下,我们得以和明永村的村民们一起过一个藏式新年,跟随他的目光,俯瞰山谷中桃花、梨花盛开的村庄,抑或是高山峡谷中巨大的冰川遗迹,有时也艰难攀登,面对随着时光和冰川退步暴露出来的1991年登山队员的遗骸、遗物,感慨之心顿生。
小林第二次转山,再次路过“南方圣地”,也就是他第一次转山时唯一一次见到卡瓦格博的鲁·为色拉。当时,他为自己大概是第一个拍摄到卡瓦格博南坡景观的人而洋洋得意。而这一次,他突然感到羞愧,“自我拍到那些照片的数百年前开始,这座山的形象已经被世世代代转山的信徒们看在眼里,刻在心里。撇开世居的当地人,反以 ‘世界第一人’自诩,以后断不能再如此夜郎自大了。”
图片
村长扎西
在那曲垭口得偿所愿,终于见到卡瓦格博洁白的身姿时,小林就像一个藏人一样,“呀啦索”的经文脱口而出,此时,对山、对当地文化的敬畏之心,已逐渐扎根在他心中。那一次离别时村民为他围上的洁白卡达,也意味着,村民已经接受了这个曾对神山“心怀不轨”的小子。
图片
转山路上的最高点说拉垭口
将小林和梅里雪山联系在一起的1991年的山难,也是驱使他返回梅里的动力之一。最终,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小林找回了17人中16人的遗体以及许多遗物,包括登山队最后拍摄的一些照片,以及笹仓在遇难当晚留下的笔记,算是了却最后的心愿。
2003年,为了吊唁友人,和扎西一起,他又开始了第三次转山。这一次,他也像其他转山者那样,在转山路上唯一的一片竹林中选取竹子,做成拐杖。它被称为“嘎托”,转山结束后,嘎托将作为转山的见证,成为镇宅之宝。
这一次,还是在鲁·为色拉,一览无余的晴峰之下,扎西一面虔诚诵经,一面悬挂着风马旗,小林想,他一定在缅怀去世不久的阿尼,而他,也凝望着神山,一一呼唤十七人的名字,愿他们灵魂安息。
图片
散落在冰川的遗骸
用了数年时间,小林走进神山,捡拾队员遗骨的同时,“也一直在捡拾有关神山的未知的碎片。这样的 ‘碎片’,包括了朝霞或月色下的卡瓦格博,在四方圣地所见到的神山的不同样貌,还有在山下遇到的人们对我的善意和孩童们的笑颜。”
图片
“呀拉索!”向着卡瓦格博晨祷
在这一过程中,他因神山而受到的伤害,也因神山而治愈。他找到了让自己对当年的山难,和无法登上梅里这一事实释怀的方式。一个登山者,被雪山永久地改变了、解救了,成了一位山岳文化的探索者和摄影家。在本书后记中,他提到自己今后的工作,将以梅里雪山为主题,也拓展到更大的目标,思考“人类背后之自然”。
而我敢说,读完这本书的读者们,无论是你是否去过梅里,是否像他一样,曾在飞来寺或是明永冰川上的太子庙眺望卡瓦格博,也能在他的温柔叙述和深深反思中,寻找到自己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