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圈丨叶舟是以他的文字在“凿窟”

5月22日,在敦煌举办的叶舟长篇小说《敦煌本纪》精装典藏版首发式暨作品分享会上,李敬泽、佘江涛、陈东捷、贾梦玮、刘琼、张莉、杨庆祥、丛治辰、谢锦等专家学者就这一作品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文学意义进行剖析和解读。
李敬泽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图片
我想起了,钱穆先生在《中国史纲》后记中谈起为什么中国文明具有强韧的生命力时,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解释,他说中国文明和很多文明是不一样的,不只是一盏大灯,而是满堂皆灯。
此生第一次来到敦煌,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敦煌也是我们这个文明的一盏辉煌的灯。千年以来,这盏灯一直这样亮着,经历着风吹雨打。今天,当我第一次来到敦煌,看莫高窟,我深受震撼,满怀敬意,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一盏灯,为我们宏伟的殿堂里有如此之多辉煌的灯而骄傲。同时,我们不要忘了,在这盏灯的下面,有敦煌的大地,有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的人民,他们是真正点燃这盏灯、举着这盏灯的人们。
我们实在需要有《敦煌本纪》这本书,这本书就是写给点燃了如此辉煌的灯的这片大地上的人民的。
敦煌莫高窟一共有375个窟,叶舟是以他的文字在“凿窟”。他是怀着供养人一般的虔诚,工匠一般的勤劳,以既是专家又是艺术家的胸襟、手段来凿这个窟。我觉得正是这样的虔诚、谦卑,使得这部书能够抵达那片大地,能够抵达天地之间那个大的世界、大的精神。
今天《敦煌本纪》出了精装典藏版,我相信,这样的一部书,这样的写作,能够克服时间的侵蚀,能够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记得,在未来,当我们想起敦煌的时候,可能都会想起名叫《敦煌本纪》的书。
佘江涛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图片
从2017年起,译林出版社以高起点、高品位进入中国原创文学出版领域,形成了中国原创文学、优秀外国文学一体化的出版格局。与叶舟老师相当愉快而卓有成效的合作,让译林出版社在继卡尔维诺、巴恩斯、莱辛、奥兹、李敬泽、格非、余华、迟子建、刘亮程等一流文学作家之后,又加上了叶舟老师的名字,高品质文学产品群里又多了一部优秀的著作——《敦煌本纪》。这部作品中透出的几代敦煌人英雄气质,是古老壮美的西北边疆的精神投射,其恢宏而沉静的力量可以用来拯救城市里脆弱如我的灵魂。
陈东捷
《十月》杂志主编
图片
见过很多编年体小说,但一些作品因为准备工作不足,最终成为失败之作。《敦煌本纪》这么大篇幅的著作,不光是一个精力上的考验,还是体力上的考验,可喜的是叶舟把它完成了。《敦煌本纪》能够成功,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来自叶舟的才气;二是叶舟对西北地区的关注和熟悉,不光是从资料上,还有从情感上的关注;三是叶舟在文体上的训练及驾驭,叶舟是国内少有的诗歌、散文、小说都写得非常棒的人;四是叶舟对敦煌的崇敬和虔诚。这本书的前言里面把敦煌称为“圣敦煌”,我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称呼敦煌。
贾梦玮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钟山》杂志主编
图片
《敦煌本纪》确实有一定的史诗性,但是其史诗性体现出了作者不一样的努力,不仅是家族式的架构、人物命运的走向,作品更注重于人的思想情感境界——即使是一段平坦的路,但又是向内展的。叶舟作为一个诗人,他的叙事,他这种向内转的抒情性所带来的气息,也是敦煌本身的抒情性。同时,《敦煌本纪》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容量,涉及那么多的环境,那么多的生活场景、日常用具,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叶舟首先要在这个方面下很大的功夫。但是小说中涉及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又是过去的知识,不是科技意义上的一个门类,而是富于个性化的色彩,我觉得在这里面所有的知识都打上了叶舟本人的一些印记。
刘琼
文学评论家、《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图片
这部长篇小说能够在敦煌文化再度成为“显学”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出来,是一件特别值得纪念的事。我当时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受是它填补了一个题材的空白。过去说起敦煌大多是关于文化的范畴,但是以沙州城里的百姓烟火生活为核心素材的小说书写,这在我的阅读经验里确实还是陌生的,也是独特的。这本书给我的另外一个感受,小说自始至终充满着一种浓烈的悲壮气息和苍茫的西部精神,对于我们的西部文化、西部精神,包括我们中国精神的召唤,其力量是巨大的。小说虽然是以河西走廊上敦煌这边几个具体的家族的命运为切口,但无论是从百万字的体量还是从上百位出场的人物来说,都是鸿篇巨制。
张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图片
某种程度上,《敦煌本纪》刷新了西部文学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度,这部作品在为敦煌立传的同时,也写出了少年中国的气象。我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意识到这部作品不仅写出了叶舟老师的精神家园,实际上是写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经常说文学是对着后辈来写作的,但是真正的文学写作它是对着我们的前辈——对着那些给了我们语言,给了我们文化和精神能量的人去写作,我们一定要对我们的前辈有所回应——创造了那么灿烂文明的前辈的一个回应。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敦煌本纪》的出现,是对敦煌大地上这样灿烂文明的一个回应。
杨庆祥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图片
从小说角度看,《敦煌本纪》的结构、语言、人物、叙事方式堪称长篇小说典范,成了写西北的小说中绕不开的作品。叶舟通过他高超的艺术灵感和塑造力,在文本中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叶舟式的美学风格。从文明角度看,当世界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东方,投向了中国文明,敦煌文明的内生性、开放性、创造性,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典范。在这个意义上讲,《敦煌本纪》的书写用到“本纪”,其实已经形成呼应。在世界文明谱系和格局重构、位移,倾向于我们的时候,我希望叶舟能有更优秀的作品出现,能够与此形成一个互文关系。
谢锦
世纪图书出版集团出版部副主任
图片
看了叶舟的《敦煌本纪》,感觉就是很震撼。第一感觉就像莫高窟菩萨身上的袈裟,美、柔和、平静、坦然、从容的背后是坚毅,只有这样的坚毅才能有这样的坦然、从容。我觉得这是西北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感受,我觉得叶舟的创作当中有一种非常广大的慈悲,他的文字仿佛就是给我们搭了一个帐篷,我们在他的文字中能够寻找到灵魂与身体的安然处。他得奖的小说《我的帐篷里有平安》,这个题目一直有一个隐喻的作用。
丛治辰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图片
来敦煌后再看《敦煌本纪》,又不一样了。这一次,我印象最深的,除了莫高窟,还有玉门关,那里长风浩荡,天地很大,我觉得自己很渺小,不由地就想起了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敦煌本纪》写出了敦煌的精气神,丝绸之路的精气神、甘肃的精气神,甚至中国的精气神。来到敦煌,我就明白贯穿于《敦煌本纪》全书中“儿子娃娃”的那种热血慷慨、大气磅礴是怎么来的。
文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雷媛张海龙
图丨新甘肃客户端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