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特大暴雨背后:两天5次红色预警与不轻易下达的“三停”措施

郑州市应急管理局宣传处工作人员表示,应急管理局一直在发布预警信息。而对于收到气象局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后,是否要停工停学,“这个决策要经过指挥部层层批准之后才能做出,一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等级做出预警。对于降雨时长、降雨大小都会有提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下达停工停产的指令。”

7月22日,据央视新闻记者从河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16日以来,此轮强降雨造成全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人,失踪8人。河南省已紧急避险转移3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5.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2亿元。

据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17日以来,河南省气象部门发布雷电、暴雨、大风等预警信息1427条,暴雨红色预警信息162条;郑州自19日夜间起发布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共11条,短信接收总人次达1.2亿,向2.25万名应急责任人发送预警54万条。

一份气象灾害预警文件显示,郑州市气象台于7月20日6时2分曾发布过暴雨红色预警,提示郑州市区及所辖县市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并附有防御指南。这样的红色预警两天共有5次。

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红色为最高级预警。对于暴雨红色预警的防御指南,其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其二是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此外,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在多次暴雨红色预警之下,遭受暴雨的当地相关各方是如何响应并采取措施的?

郑州市气象台7月20日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郑州市气象局:19日晚10时许发布第一条暴雨红色预警

对于此次郑州严重城市内涝以及次生灾害,气象部门早有预警。

郑州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他们从7月19日起就发布了多条暴雨红色预警信息。“郑州气象”微博账号显示,郑州市气象台于7月19日21时59分发布第一条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此后,郑州市气象台又分别于20日上午6时2分、9时8分和11点50分,发布了第二、第三和第四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郑州市民高先生的手机短信记录显示,在7月19日23点30分左右,他收到了郑州市气象台的预警消息。该短信提示,郑州市区局部降水已达50毫米上,预计累计降水量将达到10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

市民收到暴雨红色预警短信提醒

7月20日12点52分,高先生收到了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提醒,建议市民们在暴雨天气减少外出或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驾车出行应携带应急器材,通过桥涵、隧道、积水路段不冒险涉水,行走尽量绕开积水区域。

郑州市气象局在7月20日16时24分再次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郑州市区及巩义、登封、荥阳未来3小时内降水持续,累积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这是第五次暴雨红色预警。

据中央气象台介绍,河南省气象局最早于7月15日报送的《重要天气报告》指出,“17到19日我省北部、中东部有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需加强防范”。

此后,河南省气象局陆续发布《重要气象信息》《气象信息快报》等决策服务材料,开展联合会商8次,并联合水利厅、自然资源厅发布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并对省防汛办、省应急厅、省地质环境总站开展了叫应服务,“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均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送达本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17日以来,河南省气象部门发布雷电、暴雨、大风等预警信息1427条,暴雨红色预警信息162条;郑州自19日夜间起发布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共11条,短信接收总人次达1.2亿,向2.25万名应急责任人发送预警54万条。

郑州市应急局:需层层批准 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三停”

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中红色为最高级预警。暴雨红色预警的标准为,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上述文件中对于暴雨红色预警的防御指南,其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其二是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此外,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2011年5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郑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中提到,当发生跨县(市、区)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并造成较大危害时,由市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应急响应,统一领导和组织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根据分灾种响应的相关规定,启动本部门应急响应,做好应对工作。

其中,市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气象灾害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在灾害性天气可能形成或已出现气象灾害时,综合研判各类信息,决定是否进入应急状态。进入应急状态后,负责指挥、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视情况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并公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具体工作方案,决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此外,应急预案还规定需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机制。依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会商,按照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范围,经过综合分析研判后,向市应急指挥部提出是否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的建议。

郑州市应急管理局宣传处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表示,应急管理局一直在发布预警信息。而对于收到气象局暴雨红色预警信息后,是否要停工停学,“这个决策要经过指挥部层层批准之后才能做出,一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等级做出预警。对于降雨时长、降雨大小都会有提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下达停工停产的指令。”

郑州地铁:19日启动防汛预案 20日18时许全网停运

7月20日17时起,郑州市防汛指挥部将防汛II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几乎与此同时,网络上陆续出现乘客被困在地铁车厢中的求助信息。

据多名在郑州市区的上班族介绍,他们在获知暴雨预警后提前下班,时间大都集中在下午3点至5点,而这一时段郑州已有多处道路灌水,已经无法按平日的路线回家。在20日18时10分郑州地铁下达全线网停运指令前,还有多人寄希望通过乘坐地铁回家。

郑州市民王先生告诉红星新闻,在下午两三点钟,他还看见地铁正常运行。不过,从15时40分起,“郑州地铁”微博账号陆续发布地铁站出入口关闭的信息。

对于讯情,郑州地铁曾有所准备。

据“郑州地铁”微博发布的文章,因7月19日大范围强降雨影响,郑州地铁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恶劣气象应急预案,组织客运、车辆、供建等应急抢险队伍驻守车站和相关安全关键点,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对车站内外的巡视力度。线网各车站配备充足的沙袋、防水膨胀袋、防淹挡板、移动排水泵等专用防汛物资和器具,全力做好应对暴雨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

7月20日上午郑州地铁发布消息启动应急机制

郑州地铁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称,地铁公司在7月17日就发了防汛通知。当时河南地方气象台发布预警,称郑州降雨要持续14天。通知下发后,地铁站按照“大雨”级别来准备防汛,备有一些沙袋和其他封堵材料。

但根据中央气象台,降水强度划分为7个等级。一天之内10毫米以下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毫米以上为大雨,50毫米以上降水为暴雨(豪雨),75毫米以上为大暴雨(大豪雨),20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

红星新闻查阅交通部印发《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该文件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遇恶劣天气时,行车相关人员可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加强瞭望、限速、停运、封站等措施,并应按照以下要求组织行车调整:因降雨、内涝等造成车站进水,严重影响客运服务的,行车调度人员可根据车站申请发布封站命令,组织列车越站。线路积水超过轨面时,列车不得通过。

此前,据郑州市委宣传部官方消息,7月20日的暴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列车停运,随后郑州地铁全线网停运,并组织救援,疏散群众500余人,其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

面对两日内五次暴雨红色预警,地铁为何未提前停运,郑州地铁集团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目前有关领导、专家也正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后续或将发布信息。

专家:“三停”措施不具备强制性 可借鉴南方城市相关经验

对于暴雨红色预警上的防御指南提到的“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郑州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这只是建议,而非要求。

“我们只是服务部门,面向所有部门和公众,不会面向某个特定部门或行业发布预警。至于是否实施建议,要看各单位、公司的决策。”该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即便是上级部门河南省气象局,也没有权力让单位停工。对于暴雨等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一般由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管理局牵头发命令。

7月21日,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黄国如告诉红星新闻,此次郑州遭遇的突发性极端暴雨,只靠常规工程措施难以抵御。“这场暴雨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我相信情况都跟郑州差不多,(但如果应对及时)有可能损失会减少。”

7月20日,车辆在郑州街头涉水前行。图据新华社

黄国如说,相对南方而言,郑州这种北方城市遭遇特大暴雨的机会较少,“缺乏南方动用全部力量抵御台风的那种氛围”。以广州市为例,面对暴雨红色预警,政府往往会强制执行“三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措施。在他的印象中,广州近两年有几次暴雨预警,虽然雨势不是很强,但也让居民呆在家中不要出门。

“因为广州经常有台风,遇到特大台风暴雨,(政府)就会发布停工停产通知。更重要的是会在全社会营造这样的氛围,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媒体对市民进行提醒。小区物业会公告,在门上贴纸板通知你。”

黄国如也认为,由于目前的”三停“不具有强制禁止性,所以相关部门对于是否要“三停”一时无法做出反应。“真的很遗憾,希望能通过这次惨痛教训,引起当地相关部门重视。如果未来形成这样一个机制——比如说收到红色预警信号,我就有正当理由不给老板打工。那样每一个群体都能接受到信息并做出反应,大家就能有意识地规避风险。”

红星新闻记者 蓝婧 实习记者 陈怡帆 实习生 邹嘉语 林倩冰

编辑 任江波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红星新闻】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