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五谷有什么意义?“我们可以不知农,不事农,但不能轻农”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ID:rmrbwx)、“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中国科学家”(ID:Chinese_Scientists)、微博@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云南网

“我们可以不知农,不事农

但不能轻农”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的一席话

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其实农业科研工作者

所做的事情

看似无足轻重

实则彰显伟大

正是他们

以及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农业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和付出

才换来我们餐桌上粮食菜品的极大丰富

一位“农民院士”

自己租地种土豆

让农民先看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三碗酒喝倒拉祜族兄弟

拉近和乡亲们的关系

开免费培训班

把大学搬到乡下

手把手教大家种植

全国“两会”上

把土豆带到人民大会堂

进行一波现场推广

……

你能想到吗

这些都是一位院士

为了扶贫所付出的努力

2015年

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

打算派一位院士到当地

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

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

毅然决然地站出来

“我最年轻,我来干”

刚到扶贫地时

朱有勇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

人们住的还是四处漏风的篱笆房、茅草屋

一家只有一口锅

围着小锅过着穷困生活

看到这样的场景

朱有勇对同行的学生说:

“我们应该早点来这些地方

把我们的科技知识

把我们的成果推广应用

让农民富起来”

扶贫哪里是个简单事

2015年的时候

澜沧县到昆明只有公路

开车走盘山路要两天一夜

一路颠簸

但朱有勇每隔几天都要过来

一个月来好几趟

后来干脆建了一个“院士小院”

在村子里扎下根来

“院士?什么院士?”

刚来的时候

澜沧县蒿枝坝村民小组的乡亲们

都不理解什么是“院士”

几乎没有人会说汉语

朱有勇跟他们交流

他们也不说话

远远地就绕开了

为了和乡亲们熟悉起来

朱有勇学说拉祜语

学唱拉祜调子

吃农家饭,和乡亲一起喝酒

这让拉祜族乡亲们感到了被尊重

经过一次次走进田间地头

到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

朱有勇在村里租了一块地

带着团队种起了冬季马铃薯

三个多月后

土豆采挖的时候

农民从没见过这么多

个头儿这么大的土豆

朱有勇跟老百姓算了一笔账

每亩地平均3.1吨土豆

卖价3000元一吨

一亩地农民收入9000多元

2017年

朱有勇在蒿枝坝村

开起了马铃薯种植培训班

62岁的朱有勇

常常是俯下身、半蹲半跪在土地上

手把手教大家种冬季马铃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了技术,搞了产业扶贫

才能不返贫

于是朱有勇牵头在澜沧

做起了院士专家扶贫培训班

招收农民学员

找来云南农大的教授和老师

一起教农民种土豆

种林下三七、养猪、养鸡、养牛

这些学员回乡以后发挥了带头作用

变成一粒粒脱贫致富的“种子”

洒遍澜沧大地

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

2020年11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正式实现“脱贫摘帽”

写在大地上的论文

不看字数,看的是产量

看的是丰收的喜悦

看的是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的幸福

一位“养猪”院士

为了实现国人的“猪肉自由”

他进行了五十多年的学术研究

他就是中国猪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

我国第一个养猪院士——熊远著

出于地理位置与兴趣爱好的考虑

熊远著在读大学时选择了湖北农学院

在大学里

熊远著先后试读了植物保护

园艺、森林、兽医等专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兽医处

组织外国专家进行了一场兽医手术表演

学者渊博的知识与精湛的手术技巧

令熊远著震撼不已

正当熊远著踌躇满志之时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

他选择了畜牧专业

由此开启了

他日后五十多年的学术生涯

为了研究种猪选育

熊远著本着“实践出真知”的精神

毅然打包行李

搬进了学校的养猪场

养猪场条件简陋

他住在毗邻猪舍的18平米小屋里

无时无刻都能闻到猪舍里传来的臭味

一次,熊远著在巡查猪棚时

发现一头刚出生不久的小猪

正躲在猪舍的角落瑟瑟发抖

时值隆冬季节

小猪怎么能抵挡住寒风呢?

熊远著二话没说

就抱着小猪往宿舍跑

将其抱到被子里取暖

为了总结出可推广的饲养管理办法

熊远著精心挑选了三头母猪进行试验

从配种到怀孕

从怀孕到产崽

从产崽到哺乳

每一个环节

熊远著都结合理论知识精心设计

最终,这三头母猪所产的猪崽无一死亡

断奶后的猪崽窝重也达到了560多斤

为当时湖北省最高水平

为了改善养猪场的生产条件

熊远著抛下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

和工人师傅同吃同住

寒风凛冽

熊远著肿着肩、僵着手

一块一块地搬石头筑墙

凌晨四点,天蒙蒙亮

熊远著便拖着板车

到十几里外的湖里去打野草

这是猪崽们一天的青饲料

一瓢水一把糠,饮水靠肩挑

青饲料自己找

20年,从青年教师到鬓染霜白

熊远著完成了中国迄今为止

最完整的一部《中国猪品种志》

20世纪70年代

中国的猪肉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此时,熊远著提出的新方向

令所有人感到惊讶

——高瘦肉率猪种的选育工作

很多人反对他的研究

“中国人现在连肥肉都没的吃

搞什么瘦肉猪

选育瘦肉型猪是崇洋媚外

饲养瘦肉型猪需要精饲料

国家现在这么困难

花这么多钱培育瘦肉型猪不值得!”

熟读历史、通晓市场规律的熊远著

坚持进行瘦肉型猪的选育工作

又是十年

熊远著的选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高瘦肉率的母猪新品种“湖北白猪”被开发出来

熊远著的一生

是与猪育种事业密切关联的一生

即使在白发之年

他也时常感叹自己做得不够多

远不足以报答国家对他的栽培

及至暮年

熊远著仍旧时常走进猪棚

走进农舍、走到种猪拍卖现场

关心畜牧、兽医产业和学科的发展

一位“吃瓜”院士

如今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吴明珠

心里始终放心不下的还是她的瓜

有时候,她会突然要出门

嘴里还嘟囔着“瓜该授粉了”

有时,她会把儿子误认为同事

询问瓜田里的进展

62年间

吴明珠院士培育了30多个品种

我们现在能吃到的甜瓜、西瓜

很多都是出自她手

1930年,吴明珠出生于湖北武汉

在国运困厄中长大的她

从小立下报国之志

“我想到最艰苦的地方放飞梦想”

1955年,吴明珠主动请缨去新疆

“我一定扎根新疆,报效祖国”

最初,吴明珠被安排在

当时的乌鲁木齐地委

后来她又主动要求

被派到条件艰苦的鄯善县农技站

住在老乡家的土房里,出门便是瓜地

她这才心满意足

当年的吴明珠

还是一位娇弱的南方姑娘

这之后的岁月

她习惯了吐鲁番夏季的高温

习惯了吃馕、吃羊肉

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

哈密瓜在夏秋之交成熟

这个季节吐鲁番的日最高气温

都在四五十摄氏度

吴明珠和同事冒着酷暑,夜穿戈壁

有时睡在废弃窑洞中

她用3年时间

走遍了吐鲁番全地区300多个生产队

整理出44个品种

不仅为新疆瓜建立了第一份资源档案

还从其中的优良品种中

系统选育提纯了红心脆、香梨黄等

近30个新品种

吴明珠的成功

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她与爱人杨其祐是大学同学

1955年,吴明珠去新疆的决定

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杨其祐却笑着给她打气

“你先去,等我毕业了就去找你”

1956年

杨其祐谢绝了导师让他留校的安排

调到鄯善县一个农技站工作

有时候,吴明珠太忙

杨其祐就帮着去瓜地授粉

即使要在戈壁滩上跑三四十公里

他也总是欣然前往

然而,艰苦的日子

却一点点侵蚀着杨其祐的身体

1981年,杨其祐因为严重的胃病

不得不离开妻子,调到了江苏省农科院

但是病情却并未好转

丈夫去世前3个月

吴明珠请了此生中唯一的长假陪伴丈夫

在丈夫临终前

吴明珠终于说出一直深埋在心里的话

“老杨,你为了我来到新疆

没能发挥你的专长,不后悔吗?”

杨其祐平静地笑笑

“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我无怨无悔”

照片来源:新疆农科院

育种工作极为艰苦

培育一个品种需要8年到10年

有的科学家一生只能培育几个品种

而吴明珠却在62年中培育了30多个品种

“人的一生太短了

怎么才能加快育种速度?”

从1973年起,吴明珠开始了

在海南岛的“南繁”生涯

在海南她也像个拓荒者

这里的条件比她初到新疆时好不了多少

基地设在距三亚40多公里的一个农场

附近居民不种瓜菜

没有厕所也没有洗浴的地方

团队成员曾形容

“一般人在这里住3天就想走

住一周脾气就会坏

住3个月一定会疯掉!”

70多岁时,吴明珠还在和时间赛跑

夏秋在新疆,冬季到海南

天天在瓜地做试验

别人眼里单调艰苦的育种工作

在她眼里是莫大的享受

“瓜是我的生命

一天不去瓜地,我就觉得很难受

就好像母亲一天看不到自己的孩子”

80岁的生日会上

吴明珠许下两个愿望,都跟瓜有关

生日会后,她又下地去了——

为了实现愿望而下地

网友:瓜果那么甜

是因为有人帮我们吃了苦

从“发愁吃什么”

到“发愁吃什么”

中国人餐桌上巨大的变化背后

离不开农业的发展

无农不稳、无农不兴

致敬在农业战线奋进的劳动者!

编  辑丨王 润

校  对丨刘释泽

校  审丨张 铭、刘 晗

值班编委丨张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