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今天,鹤壁五个县区同时登上河南日报

11月5日,

河南日报再次聚焦鹤壁,

整版刊发6条消息,

大篇幅全面报道鹤壁新变化!

原文如下:

《回首脱贫攻坚路擘画乡村振兴图》

摆脱贫困,冀以小康,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鹤壁市委、市政府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近年来,鹤壁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聚焦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方略,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实现全市现行标准下1.8万户、5.4万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鹤壁市全面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巩固脱贫,增收是有效途径;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一环。鹤壁以发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畜牧养殖业、特色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电商流通业、光伏发电业”六大主导产业,实施479个产业扶贫类项目,投入财政资金5.32亿元,实现了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100%产业全覆盖。

人才是第一资源,脱贫攻坚离不开人才攻坚,乡村振兴更需要人才振兴。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鹤壁市健全“选育管用调”机制,创新实施“头雁回归创业”计划,引进“头雁”书记240余名,选派驻村工作队254个919人、驻村第一书记594名、村级脱贫责任组788个4337人,全面开展驻村帮扶和精准扶贫工作。

在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战下,鹤壁市18130户5415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立足新发展阶段,鹤壁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种业种质提升工程,注重数字乡村建设,抓好乡村治理和城乡融合发展等,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动该市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山城区《红色“圈粉” 绿色“增流”》

“早就听说石林村是革命老区,最近几年红色旅游开发得好,村庄变化非常大,就开车带家人来这边旅游。整体感觉确实不错,红色石林名副其实,以后还会经常来。”11月1日,在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石林村法隆寺内参观的游客郭廷对记者说。

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在法隆寺召开了著名的石林军事会议,名不见经传的石林村由此声名鹊起。走进法隆寺,记者看到“刘邓大军石林军事会议纪念碑”赫然屹立在寺院中央,不时有游客前来参观。

“这几年,石林村每年迎来游客达20余万人次。今年‘五一’期间,我们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鹤壁市山城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露说,2017年该公司接管石林村旅游项目后,通过公司运营模式,全力推动其红色旅游发展。

“沉睡”的红色资源被唤醒后,石林村景区范围不断扩展,旅游资源也随之丰富。村庄里,红色石林徽标广场、刘邓首长旧居、华北第一柏、将军巷、主题教育展览馆、红色干部学院等红色景点交相辉映。

为通过红色旅游带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石林镇政府又先后投入资金建设升级了一批旅游配套设施,并充分考虑乡村田园生活元素,开发建设鹤鸣湖景区、特色瓜果采摘园等项目,组织举办万人长跑比赛、采摘节等旅游文化节活动,吸引了大量村民和游客广泛参与,促使当地旅游经济迅速升温。

鹤山区《古村落里看变迁》

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古村落,随着乡村振兴的强劲带动,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成为乡村的“流量经济”。

“来到‘云端西顶’,这里的石屋、老街、古树,让人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11月2日,前来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西顶村休闲度假的游客王彦感慨道。

始建于明朝初期的西顶村因坐落在海拔550米的山腰上,常有云雾环绕,得名“云端西顶”。近年来,依托村内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传统风貌的民居建筑等资源,该村探索出一套“村企联建,互惠共赢”的党建新模式,引进旅游开发公司,积极修缮村落巷道,还原古朴自然、主题鲜明的古村风貌,“云端西顶”被打造成知名旅游品牌,昔日的贫困村落,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

村庄“红”了,村民们的日子也跟着红火了起来。“我们开发了白酒、小米、醋饮、粉条等原生态商品,颇受游客欢迎,村民们的收入也有显著提高。”西顶村第一书记肖买平说。

西顶村的变化是鹤山区不断提速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生动案例。为实现乡村旅游和传统村落保护的良性互动与发展共赢,鹤山区依托南太行传统村落资源,谋划建设了“北斗七星”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示范带,包括辿里人家—王家辿村、云端西顶—西顶村、洹上东齐—东齐村、伴山静居—张家沟村、太行驿站—施家沟村、“氧气”天堂—黄庙沟村、野谷农庄—狐尾沟村,为全市三大美丽乡村示范带之一,并被纳入国家南太行旅游业发展规划,成为北方乡村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淇滨区《农文旅融合 促乡村振兴》

“徽派”农房、雅致木屋、假山飞瀑、萌宠乐园、七彩花海……11月1日,记者站在淇滨区钜桥镇岗坡村的最高处俯瞰村子全貌,美景如画。

“山还是原来的山,只不过以前是荒山野岭,现在是村里的聚宝盆。”每逢谈起村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这是村民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这两年村里的发展变化太大了。原来荒芜的坡地,被打造成了龙岗人文小镇,相继建成了共享菜园、共享农场、党群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等10余个项目。”岗坡村第一书记闫昆说。

龙岗人文小镇早已声名在外,深受群众喜爱,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的2021年奇幻炫彩年“牛年十八玩”七彩滑道、智能机器人展、灯光秀场、打铁花等旅游项目异常火爆,日均人流量高达3万人次;今年“五一”期间,吸引游客17万人次,营业收入180余万元。

新思路带来新气象。立足生态优势,岗坡村在绿水青山间释放了无限活力。村集体经济在2019年突破30万元的基础上,2020年突破100万元。该村还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1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丰富龙岗人文小镇体验项目,走好‘农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路,形成以‘龙岗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为骨架的全域旅游格局。”钜桥镇党委书记于顺清表示。

浚县《电商助力让“非遗”出圈》

浚县第二届电商直播大赛现场,“泥巴哥”为村里的“泥咕咕”直播带货。 (王岩 摄)

寺下头村紧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的集中产地杨玘屯村。朱付军今年31岁,自幼便跟随奶奶学习泥塑制作,练得了好手艺,近两年靠制作泥塑动画在各大网络平台收获粉丝达数百万人,制作的视频播放总量达数亿次,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泥巴哥”。11月3日,记者在快手平台上看到,浚县伾山街道寺下头村村民朱付军制作的一则用泥塑动画演绎董存瑞炸碉堡故事片段的视频,已获得了逾906万次播放量,并引来网友们一片点赞。

“‘玩泥巴’不仅可以为大家传播一些正能量,更重要的是能让年轻人了解‘泥咕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付军告诉记者,他还通过直播带货,帮助村民销售“泥咕咕”,带动村里的产业发展。

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浚县“泥咕咕”,曾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扰。“泥咕咕”长期以来一直是家庭作坊式分散经营,销售也局限于每年的正月古庙会。

走进杨玘屯村憨刀文化创意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咕咕”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憨刀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楷战,正带着团队赶制订单。

“为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我们把周边分散的手工作坊还有民间手艺人聚集到了一起,成立公司,共同发展。这几年,搭上电商的快车,村里‘泥咕咕’的销量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飞跃。”宋楷战介绍。

在电商直播的带动下,“泥咕咕”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今,杨玘屯村已成立泥塑公司、作坊、工作室290个,1500多人从事泥塑作品的创作、生产和销售,年销售总额达2600多万元,带动就业800余人。

淇县《画“活”了的东掌村》

11月2日,一走进淇县黄洞乡东掌村,“艺术东掌”四个字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然而更让人眼前一亮的,还属民居外墙上的彩绘。简单的图案、明亮的颜色,为整个村子平添了不少艺术气息。

“这些彩绘图案都是近两年村里发展写生基地后画的。”东掌村党支部书记王五喜告诉记者,2016年,入选淇县“头雁回归创业计划”的王之玺来东掌村担任“头雁”书记,在了解到该村风景秀丽、明清古建筑众多后,遂产生了开展“艺术扶贫”的想法。

“我们先后对接了省美术家协会、郑州大学等协会和院校。实地调研采风后,专家们对村里的风景和现存古建筑评价不错,也更坚定了我们打造艺术写生基地的信心。”王之玺介绍。

为了让东掌村进一步打开知名度,王之玺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不断走出大山开展推介、谋求合作。4年多来,与东掌村签约共建写生基地的高校和机构多达15家,该村累计接待写生人员1万余人次,“写生经济”也随之发展起来。

“俺开的农家宾馆一次能接待90名客人住宿,每人每晚收费80元,一年下来能挣个四五万元,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村民王小五笑着说。

前来写生的人多了,游客也随之慕名而来,村民自家产的红薯、高钙小米、笨鸡蛋等土特产成了“抢手货”。

王五喜介绍,得益于“艺术扶贫”,加上种植经济作物、外出务工等,东掌村2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村子还在艺术写生领域形成了良好口碑,打造出了特色名片。

河南日报2021年11月5日 06版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何扬帆丨责编:李 腾

监制:冯红亮丨审核:杨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