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从柳编非遗走进大学课堂看山东非遗发展之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朱贵银

11月5日,济南大学设计学院,初冬的寒冷无法阻挡学员们热情的步伐,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柳编实践课进行的如火如荼。

“我做的这个太美了,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真没想到,我也可以做出这样美丽的一款包包!”

“陈老师,这个边角如何处理?”

……

被称为陈老师的女士,叫陈敏,一名退伍女军人,工艺美术大师杨进邦的弟子,编织技艺自然传承人,济南大学设计学院双创导师。

“柳编的非遗技艺,看上去复杂,但是只要用心,掌握了里面的编织技巧,其实是个简单的活。”陈敏口中的“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深诣其中道理的陈敏,在多年的技法研究中化繁为简,在不断创新中让这门古老的编织技艺有了新的生命活力,“我在多个地方把这个非遗产品的编织技法的教给了愿意学习的女士,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女士,成为她们发家致富的项目之一。”。

编织技艺在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济南大学设计学院正将把这种历史赋予了时代使命,陈玉正是这个创新发展的主要牵头人。作为济南大学设计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玉的研究中非遗是重要的一个方向,从她讲授《设计心理学》、《传统手工艺体验》、《产品色彩设计》、《民俗艺术》、《家居产品设计》等课程中可见一斑。

陈玉介绍,济南大学设计学院秉承“继承传统、强化内涵、开拓创新、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打造出跨界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立足社会需求和时代前沿,重视实践和创新,为学生的国际视野、系统发展提供重要支持。“设计学院一直倡导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中强调物质环境的影响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多看、多听、多参与。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除了在设计上要有创新,适应当代人的审美,应该将创新产品融入当代生活日常才有其价值,实现持续传承,另外要使人们走近传统手工艺,亲自体验,在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中潜移默化的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影响。”陈玉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参与式、沉侵式、体验式的文化活动或行为是当前非遗或传统文化实现很好传承的重要方式,“建议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在各种适合的空间和场所中不断进行实践,从而实现更好的传承。”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173项,省级项目达751项,市级代表性名录达3490项。其中,传统手工艺(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从最初的第一批国家级9项增加到第四批的42项,省级项目达到283项。同时传承人队伍亦不断增加,可以说山东省已成为非遗大省,关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逐步得到政府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推动。全省共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10万个,从业人员350万人。探索“互联网+非遗”“互联网+传统工艺”模式,依托传统工艺项目,开发各类非遗衍生品1760个。全省共有5661个非遗活跃电商,打造创新型手工艺企业1996家。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实施,已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队伍当中,而这些大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下一步更好的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目前,非遗已经进入一个平稳开放的发展期。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未间断,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快时尚的审美意识不断冲刷着人们的思想,匠心不在,风格不在,继承不在,创新难寻,这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都提出了调整。

非遗产品绚丽多彩,独具匠心,有传承、有辉煌、有创新、亦有沉沦,“希望青年手工艺人应该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悉心研究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符合当下更好的创新,才能使传统技艺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陈玉的话引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