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非遗|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古朴别致“甲”天下

油纸伞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为鲁班之妻云氏受避雨休憩的凉亭启发而设计制造出来的,是我国最为古老的雨具之一

2021年6月10日婺源甲路纸伞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婺源制伞有据可考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南宋丞相马廷鸾(婺源县甲路村张氏女婿)逸居甲路时,从京城带回一把油纸伞;从此甲路人便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制伞,后来成了江南传统名牌产品,康熙甲戌年(1694年)被列入《婺源县志》“货属篇”

图 | 制伞骨

传说康熙年间,婺源(隶属安徽)徽戏盛行;有一次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江南正赶上露天戏台看戏,不巧天下起雨,前排有人撑伞挡住了后排人的视线,性急的顽童就用石子击打;石子是击中了雨伞,确反弹出来,打破了旁边的一把雨伞;康熙皇帝觉得奇怪,即刻叫人打听,结果完好无损的是甲路产的,而被击破的那把产自它地。

从此,“甲路伞,甲天下”便传开了;一时间甲路伞便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了长江流域,漂洋过海,成了历史名伞。当时,民谣唱道:“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杭州的丝绸不用拣。”

图 | 制伞架

随着徽商的崛起,甲路纸伞也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长江流域;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婺源县产伞即达25万把,畅销长江流域及海外,其中外销达17万余把。1936年甲路纸伞在粤湘鄂赣四省特产联合展览会上展出,同年被选入国际产品博览会,并获得金奖;1943年在江西省农工产品展览会上展出;1993年11月,在中国明星县市经济成果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

图 | 伞面绘花

图 | 伞面描图

婺源甲路纸伞制作工序全为手工,取材用料考究、独特,综合应用了力学、材料学、机构学等原理。制作技艺古朴,造型美观大方,运用活动的节点替代固定的节点结构,钻孔穿线的连接与竹销钉连接相配合,并应用楔配合自锁机构来锁定展开结构。

伞面皮纸吸墨性强,类似书画宣纸,艺人于其上题诗作画,寄情寓意,伞面画有精美的花鸟、仕女、风景等图案,以木竹、皮纸、桐油、皮油、柿树油为原料制成的伞,不仅晴雨相宜,经久耐用,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图 | 伞面绘图

甲路伞伞面皮纸吸墨性强,类似书画宣纸,艺人于其上题诗作画,寄情寓意,伞面画有精美的花鸟、仕女、风景等图案;以木竹、皮纸、桐油、皮油、柿树油为原料制成的伞,不仅晴雨相宜,经久耐用,且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图 | 展示台

图 | 花鸟伞

婺源甲路纸伞主要产地除发源地甲路外,还有清华、中云、江湾和县城等地,骨架削制地则在甲路邻近对坞、洪家等毛竹多产村。

图 | 大红素面经典满穿油纸伞

伞是我国所创,曾被作为中国文化之一传播到海外,古典纸伞以纸为载体一直传播着中国传统书画文化,可谓中国古典文化符号;同时,具有吉祥、圆满、浪漫、怀旧、避邪等传统文化内涵,寓民间工艺与文化元素于一身

图 | 红色题材系列作品

来源:上饶非遗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