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也扛不住了吗?相互宝宣布关停,上亿用户将何去何从?

12月28日,支付宝旗下的网络互助品牌相互宝突然发布公告,将于明年1月28日关停。相互宝由于背靠支付宝和蚂蚁金服,是网络互助领域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此次突然关停,网友们炸锅了,为什么突然关停呢?连相互宝都关停了,那网络互助还能走多远呢,是否预示着网络互助必将走向灭亡的结局呢?过去交了几年费用的朋友又应该怎么办呢?今天保德全帮助大家来分析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图片
2018年10月16日,“相互保”依托蚂蚁金服和信美人寿上线,凡是支付宝芝麻分650分以上的、60岁以下的蚂蚁会员,无须交费就能加入其中,并且可以获得5—30万元额度不等的大病保障,产品采用后收费模式,也就是有人发生理赔事件的时候再向会员收取费用。相互保一经面世就陷入了是否是保险的争议,引发了广泛的质疑,甚至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于是,当年11月27日,信美人寿不得不退出了,“相互保”为了避开公众对其保险身份的质疑,将名字改为“相互宝”了,定位为“网络互助计划”,由“相互保”到“相互宝”,一字之差,其实是换汤不换药。但是,尽管陷入各种质疑,由于信美人寿的退出,此时的“相互宝”完全由蚂蚁金服独立控股和运营,背靠大树好乘凉,相互宝头几年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截至 2020年12月31日,相互宝的用户数达到了1.05个亿,两年时间,相互宝就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病互助平台,而且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当年横空出世的余额宝。
图片
那这次相互宝被迫关停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相互宝自身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平心而论,相互宝最开始还是很受网友支持和欢迎的,不然也不会发展得这么迅速,这主要得益于相互宝规模大、成本低的优势。
第一,相互宝的参与门槛比较低,只要是支付宝的蚂蚁会员,达到积分和年龄标准,就都有机会参与;第二,费用低。相互宝号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收取10%的管理费用;第三,分摊费用采取事后缴纳分摊金的方式。并不是事先确定保险价格,也不收取保费。有成员发生理赔之后,根据患病情况,再将互助金在所有成员之间进行分摊,确定每个人的应付金额。
但是近年来,相互宝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用户突破1亿大关之后,似乎陷入了特里芬难题,简单来说就是相互宝的低门槛在吸引的会员达到一定规模后,每年的分摊总金额也是逐年增长了好几倍,大家对未来相互宝能否承担得起救助费用越来越没有信心了,看不清相互宝到底能走多远,于是宁愿选择退出来减损。1亿人次似乎成了相互宝的紧箍咒,从历次的分摊人数来看,2021年以来,相互宝的分摊人数出现了急剧的下降,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2021 年1月第一期的分摊人数是1.01 亿人,仅仅过了半个月,2021年1月第二期的分摊人数就变成了9959 万人,3月第一期分摊人数又降到了9593万人,2个月的时间里,分摊人数就减少了500 万人。
图片
相互宝的老年防癌计划、大病互助计划、慢性病人群互助计划,都有一个共同点,当分摊人数下降的时候,理赔人数却在不断地增加,以规模最大的大病互助计划为例,2019 年大病互助计划一共帮助了1.5万人,有14.9亿人次参与了分摊,而2020 年这个计划帮助5.3万人,较2019年增加3.4倍,分摊人数为24.1亿人次,相比2019年仅增加1.6倍。由此可见,理赔人数相比于分摊人数增长更快。此外,经过3年的发展,相互宝目前已经进入赔付期。成立之初,用户处于等待期,在这段期间内确诊患病,相互宝是不进行理赔的,那段时间体现出来的分摊金额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分摊人数的饱和,特别是平台进入规模稳定期之后,绝大部分用户已经度过了等待期,相互宝的赔付比率也就进入了正常赔付的阶段,分摊金额自然有所增加。
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的分摊金额势必要增长,2018年刚刚成立的时候,每人只需要分摊0.03元就可以了,但到了今年3月份的时候,分摊金额就涨到了6.09元,暴涨了200多倍,难怪有会员吃不消和不满,觉得上当受骗,直接选择用脚投票,拍拍屁股走人了。
图片
另一方面,与国家对网络互联网平台的强监管有很大的关系,相互宝始终面临着监管的压力。
虽然相互宝自称是“网络互助计划”,但相互宝运作的方式非常像相互保险组织。相互宝是由符合条件的支付宝蚂蚁会员组成的一个风险群体,这个群体中的成员相互提供保险,互相保障。这样一来很容易陷入经营风险,面临监管的窘境。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家要求,凡是金融业务都需要持牌经营,支付宝或者蚂蚁金服并没有保险牌照,所以相互宝是否需要持牌经营,目前一直没有定论。按照监管部门的说法,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其实已经带有了部分公共属性,不能还把它们看做是私人领地,他们存在诸多的涉众风险、跑路风险,并且可能引发社会性群体事件。所以,必须持牌经营,严禁“无照驾驶”的行为,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商业保险活动。现在全社会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要对资本设置“红绿灯”,金融领域肯定属于限制资本随便进入的领域。各平台的金融活动必须纳入监管,持牌经营是底线,没有哪个平台可以例外。
最后,相互宝还面临着信誉风险。如果相互宝理赔申请人的信息质量不可靠,会造成决策失误,而且由于相互宝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信息安全非常重要。这两个方面如果处理不当,都可能引发信誉风险。另外,如果理赔申请人信息质量可靠性不足,自然无法获得审核通过,但人的生命问题以及大公司往往是舆论关注的热点,如果不通过就有可能为了得到理赔而施加舆论压力,对于相互宝的公关能力及其信誉也是一个并不小的挑战,同时,相互宝自身也面临着信息风险的隐患,一旦发生客户欺诈或支付系统控制存在缺陷等事件,那么相互宝将承受一定的名誉风险。 虽然截至目前,相互宝尚未发生严重的骗保等舆论事件,但这种风险始终是存在的。
图片
而且,当前的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也不利于相互宝的母公司支付宝和阿里巴巴,以及幕后的老板马云。现在,我们正在治理规范互联网金融秩序,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都不允许“巨无霸”企业为所欲为,以阻碍公平竞争和垄断市场的方式致富,为此国家推出了反垄断等多项举措,马云也从以前高高在上、人人喜欢的“马爸爸”摇身一变成为网友眼中的资本家,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舆论风暴之中无法自拔。
所以,相互宝背后的母公司和老板也许会想,与其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暂时看不到相互宝乃至整个网络互助行业的未来,还不如直接关停来的省事。其实,不只是相互宝,很多平台的互助计划在上线不久都悄然地关停了,美团互助今年1月15日也发布了关停的公告,再后来的3月24日轻松互助也官宣停业了,整个网络互助行业去年以来就流年不利,今年更是步入了萧条期,似乎是走不下去了。支付宝面临的问题,也是网络互助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但是相互宝的关停,我认为还是有失妥当的。一方面,相互宝关停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虽然相互宝关停公告里面对保障会员权益做出了一定的安排,但是消费者的权益不可能不因此受到影响,具体影响的大小将因人而异。
图片
另一方面,相互宝关停将对支付宝、蚂蚁金服、阿里巴巴以及马云等构成商誉上的损害,其实并非明智之举。马云和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民众众多,国内市场巨大,同时,相对不够开放的国内金融市场,也有助于他们避免与国际互联网巨头进行短兵相接,这实际上是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种保护,互联网企业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回馈社会,而不是一味地从社会索取,一味的向前看,觉得无利可图就直接关停了事。
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宣称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用于十项活动,助力共同富裕,就被有的网友质疑是作秀。我觉得,阿里巴巴与其额外拿出1000亿元,不如把相互宝完全变成一个慈善机构,或者交由慈善机构来管理,因为相互宝的很多用户都是中低收入阶层,他们真的非常需要这个保障。如今相互宝关停,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图片
作为网络互助领域的老大,相互宝的退出,似乎也预示着网络互助行业的最终结局,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历史吧。不知道你有没有参加相互宝、在相互宝交了多少钱、对相互宝关停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