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接续奋斗 “十四五”开局之年:内江财政交出亮眼“年度答卷”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江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内江财政,如何答卷?
且看一组数据,激荡一池春水,涌现澎湃动能——
2021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0亿元大关,完成72.5亿元、增长9.3%。其中,税收收入43.88亿元、增长12.2%,税占比为60.5%、提高1.6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4.55亿元。
全市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48.95亿元、增长2.7%,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补助43.76亿元、增长3.1%。全市争取债券资金135.83亿元。其中,新增债券65.72亿元、再融资债券50.27亿元、财政部建制县区化债试点债券19.84亿元。
全市民生支出168.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1%,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市压减一般性支出0.59亿元,“三公”经费支出下降8.8%,财政投资评审节支13.29亿元,政府采购节支5.2亿元。工资、运转、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保障有力。
2021年,全市统筹各类资金90.9亿元,全力支持发展建设,支持实施“产业项目深化年”行动,支持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积极落实“稳外贸”发展政策措施。
一串串悦动的数据,见证了内江财政的奋进历程;一笔笔拨付的资金,照亮了内江经济前行的方向。
一年来,内江市财政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谋深谋实财政工作,展现财政担当、贡献财政力量,推动内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财政工作呈现出诸多亮点。
聚焦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实力财政”
这一年,内江市财政局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保障能力,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把财政每一笔资金用在“刀刃上”。
支持实施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全市投入5.89亿元,支持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围绕建设“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支持实施内江至大足高速公路、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高桥互通和椑木互通连接线工程、水心坝大桥等交通建设项目。投入1亿元,支持建设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助力内江新区建设,保障内江新区前期筹备工作顺利推进。投入1.14亿元,支持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持续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进程,持续开展住房公积金贷款“内自同城化”,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等8个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支持实施“产业项目深化年”行动。全市投入35.5亿元,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全市27个重大文旅项目完成投资25.95亿元,投资完成率140%。投入8亿元,支持内江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投入1.8亿元,支持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投入0.15亿元,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运行,融入成渝“氢走廊”建设。
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全市投入0.78亿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支持构建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广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支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激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开放共享科技资源,探索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驱动的支持,研究制定支持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促进先进科技成果、技术和专利落地孵化转化。推进内江高新区、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向“高”“新”特色发展。
围绕乡村振兴
着力打造“服务财政”
初冬时节,在威远县界牌镇南强村、中坝村和花园村,推土机正在平整土地。这里,将新建1550亩无花果基地,进一步打牢无花果产业基础,无花果承载着当地村民致富的希望。
越溪镇双石村的王文宁,借助当地好生态,在撂荒地发展茶叶种植,建设茶旅融合园区800余亩,开启了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的创新经营之路,搞活了一方经济。
走在甜城大地上,走在广袤乡野间,一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就在眼前,背后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市财政局在“如何花好财政资金,在投入上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上,认真作答。
1月10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2021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加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45.78亿元,为建设幸福美丽乡村提供有力支撑。
全市投入4.92亿元,重点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补齐必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投入2.2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9万亩;投入0.51亿元,支持50个行政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投入0.22亿元,对乡村振兴先进县、乡、村和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给予激励奖补等,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积极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大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完善贷款贴息、担保、基金引导等有效机制,推动建立财政、银行、保险、担保“四位一体”的支农政策体系。落实资金1211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政策性专业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给予以奖代补、风险补助和担保业务费补助。对纳入中央财政试点特色农产品保险的花椒、柑橘及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按非扩权县实际承担补助金额的35%给予财力补助,切实提高防范化解特色产业生产经营风险的能力。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对58户涉农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8.2亿元。实施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补偿金政策,为788户经营主体发放贷款8.31亿元。
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对社会资本投资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和重点倾斜,重点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具有潜在盈利能力、急需投资、带动力强的领域,撬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生产道路、两河口水库、乡村振兴农村公路建设等重点乡村振兴项目,总投资11.47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6.32亿元。
紧扣改善民生
着力打造“民生财政”
2021年12月20日,城南新区金科中央公园城旁,“封顶大吉”四个字悬挂内江一幼城南园项目建设现场。至此,城南新区公立幼儿园再添一所新校区。
据了解,内江一幼城南园毗邻城南新区大自然湿地公园,项目建成后,办学规模将达到15个班,新增学位600余个,有效缓解市中区适龄幼儿入学难、入园贵等问题,为城南新区建设注入民生活力。
这只是财政支持民生的一个缩影。
在2021年财政数据中,有一项特别亮眼:全市民生支出168.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1%!这意味着,全年“财政蛋糕”近七成切给民生,足以证明内江财政坚持把财力优先向民生领域倾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较好地保障了各项民生支出的需要。
投入38.34亿元,支持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37万人。
投入34.57亿元,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面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政策,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投入45.42亿元,支持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投入1.29亿元,落实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等学生资助政策,资助学生13.03万人次。
投入0.5亿元,落实城区公共交通政府补贴资金,保障公共交通惠民出行服务。
一桩桩民生实事,一个个民生硕果……在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内江这座城市的内涵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深化财政改革
着力打造“高效财政”
财政体制改革是推进财政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2021年,内江市财政局以深化改革引领财政事业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建立绩效目标“1234”管理模式,严格预算绩效管理,2021年市级部门预算审查,审减37个单位62个项目共计4105.7万元。加大投资评审力度,全市审减资金13.29亿元。持续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市级上线220家单位。持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东兴区成功争取到省上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县区,安排资金100万元推进东兴区白合镇等10个乡镇(街道)开展市级乡镇政府购买服务试点。积极盘活镇村闲置资产,全市1278宗闲置资产,盘活1021宗、盘活率79.89%。成功申报第三批全国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获中央奖励资金5000万元。“一卡通”管理走在全省前列,获中纪委领导肯定。预算一体化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上线运行,获省财政厅表扬。
回顾2021年,内江财政工作硕果累累,实现了“十四五”的精彩开局,充分展现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拼搏的恒心、勇攀高峰的决心、再续辉煌的信心。
着眼2022年,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内江财政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将让更有“温度”更具“厚度”的财政“账本”,托举起每一位内江市民最真切的幸福感!
2022年,砥砺前行,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