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新闻|在山东,一只羊能吃出四季的味道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人们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情怀。鱼羊为“鲜”、羊大为“美”,山东人对羊爱得深沉,总想把这份鲜美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无论是热气腾腾的羊汤,爽口入味的烧羊肉,还是细嫩鲜美的热羊肚,总能给人以温暖的抚慰,一扫整日的疲惫。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山东人是如何把羊肉吃出“四季”的味道的。
图片
1、单县羊肉汤——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单县羊汤的典故很多,最著名的是这个:春秋时宋国和郑国在距单县不远的地方开战,战前宋国主帅安排杀羊煮汤,亲自分赏将士,可唯独忘了分给驾车的车夫。第二天到了战场,车夫恶狠狠地说:“昨天分羊汤你说了算,今天的事我说了算。”于是驾车将宋国主帅送入敌阵做了俘虏。这就是成语“各自为政”的来历。据好事者考证,当时煮汤的厨师就是单县人。
“单县羊肉汤”初创于1807年,当时由徐、窦、周三家联手创建,故取名为“三義春”羊肉馆。“三義春”羊肉馆的创立在当时的饮食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日后“单县羊肉汤”扬名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单县流传着一句老话“来到菏泽牡丹城,不品单县羊肉汤等于白来菏泽走一桩!”单县羊肉汤以鲁西南特产青山羊之骨肉为主料,单县地下水熬制,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独特风格,载入中华名食谱,以汤入谱的只有单县羊肉汤,被国人称为“中华第一汤”。
单县羊汤不仅是一道爽口的美食,而且还有药膳的功能,具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滋阴壮阳、助消化、增加人体抗病能力等功效。
图片
2、鄄城烧羊肉——菏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鲁西南一提起“烧羊肉”,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鄄城烧羊肉。《故都食物百咏》中有烧羊肉咏诗:“烧羊肉味美尤鲜,都道全无半点膻。不是都人偏嗜此,清真妙制万方传。”其风味独特,香而不腻,不腥不膻,味道爽口,回味无穷。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利于养胃益气,保健强体,延年益寿之功效,是宴席会客之佳品。
图片
3、德州羊肠子
相传,早先在德州居住着很多满族人,当时德州城北住着一满族大户,主人叫吴三麻子,喜欢享用一种美食,叫羊肠子。辛亥革命后,吴三麻子家道中落,成为贫民。为维持生计,每天担起挑担去街头卖羊肠子。
羊肠子又名清血肠,实际上是由羊肠皮灌入羊血、淀粉、香料,然后在加料的老汤里煮熟的,入口爽而不腻,异香诱人,无腥膻的气味。它的汤更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味。很多老德州人喜欢吃羊肠子,认为它性热,有祛除哮喘和胃寒的作用。
每到冬天,大街小巷便会涌出很多小推车,它就像一个完备的厨房,所有的家什都有:前端是装着碗筷的水桶和盛放佐料的小盆,车后摞着食客坐的小凳,中间是一只火炉,上面架着一口烧汤煮肠用的大锅。羊肠子的香味从这些手推车的热锅里飘散出来,让人忍不住就垂涎。一碗羊肠子加一个火烧,吃了暖和又管饱。
图片
4、临清热羊肚
热羊肚是临清名吃之一,一是调味好,二是经济实惠。
清末,临清羊肚作为名吃进入北京,在西交民巷“落户”,店铺名称叫“临清羊肉馆”。民国和解放初期,生意十分兴隆,很有名气。临清的“羊肚”,也是北京口中的“羊杂碎”。
图片
5、滕州羊汤
滕州羊肉汤可追溯的历史近七千年。在官桥镇北辛村出土的距今约七千年的北辛文化遗址的一个红陶鼎的四周,散落着大量的猪、马、羊等动物的骨头;官桥前掌大村出土的一个商代贵族墓葬里,就有一个铜釜,里面有熬煮着的羊、猪等的骨头。这说明,在当时,喝羊肉汤、猪肉汤已成为滕州这个地域的贵族很普通的饮食。
滕州的羊肉汤,汤浓肉香。汤,淡黄略有泛白,一看就是具有滕州特色的无任何添加剂的清汤;肉,是大块大块的,十分符合山东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性格。从营养学上讲,羊肉汤极富营养,利于吸收,羊肉在中医学上属温性,适于一年四季进补。
图片
6、青州庙子全羊汤
庙子镇,坐落在山东潍坊青州市西南。庙子全羊起源于清代,“全羊宴”是把羊躯体和内脏,用炸、溜、爆、烧、炖、焖、煨、炒等不同的烹调方法,做出色、形、味、香各异的各种菜肴,并冠以吉祥如意的名称,如龙门角、采灵芝、双凤翠等,一只羊可做菜80多种。选用羊身各个部分做而成的“全羊汤”,酸辣麻香,清素不膻。
在山东,一只羊能吃出四季的味道。
三餐茶饭、四季衣裳,无论时光怎么变化,烟火人间风味长存,平凡的味道致敬不平凡的你。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单青 实习生 高雪婷 整理报道 资料来源:文旅山东、好客山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