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云南的树

西汉时期

汉武帝在上林苑修建扶荔宫

种植奇花异草

两千年后

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借此典故命名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温室群

这也成为COP15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之一

扶荔宫 黄兴能 雷桐苏 摄

整个温室占地4200平方米

收藏植物达1800余种

详尽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

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

自向公众开放以来

几乎每天都被早早预约满

……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

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的“树”

感受多样云南的树种之美

木本植物的通称

树木,树林,树大根深

种植,培育

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钟灵毓秀的云南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群芳荟萃的云南

素有“植物王国”之誉

孕育着丰富的树种资源

生 物 避 难 所

仅占全国国土面积4.1%的云南

有高等植物440科3084属19333种

占世界种类总数(约30万种)的6.4%

占中国已知种类(3.8万余种)的50.1%

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

同时拥有大量的特有属和特有种

“植物王国”如何炼成?

云南海拔分级图 图源: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从地史上看

在距今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

大陆板块漂移导致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对接碰撞

引起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抬升

使滇西北形成了高峻的横断山系

由于位置偏南

加之高大山系的阻挡

河谷局部的温暖环境

以及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

在第四纪冰川时期

云南形成了 “生物避难所”

科研人员在红河州蒙自市周边天坑接连发现2个极危物种——大花石蝴蝶、竹生羊奶子

滇东南

成为古老植物特有属种的保存中心

大量第三纪古老植物的后裔在此生存

滇西北横断山脉的高山地带

随着地层抬升、环境的高寒特化

成为新的植物属种分化中心

云南林草覆盖图 图源: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从气候上看

云南有从干热河谷到雪山冰漠的

多种气候带

可谓“—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同时,整个云南没有干旱气候

只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

三个类型气候

非常适合植物、特别是森林生长发育

如此复杂而悠久的

地质历史及生态条件

使云南在植物地理上形成了

丰富多样的植物区系

不同植物种群

在此大量汇聚、交流、蕃息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如今,在云南你仍可以见到

苍劲古朴、枝繁叶茂的树中寿星

离临沧凤庆七十多公里的香竹菁,有一株年纪起码有3200年的茶树王——锦绣茶王

昆明黑龙潭风景区的唐梅、宋柏、明茶,郭沫若咏为“黑水祠中三异木” 图源:昆明日报

丽江玉峰寺的 “万朵茶” 木晓雯 摄

有历经沧桑、繁衍不息

英姿飒爽的孑遗树种

华盖木,云南西畴县特有种,野生状态仅存七株

桫椤,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图片由坝美镇政府提供

有热带雨林

有原始森林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雪线以下是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

秘境盈江 郑山河 摄

有属国家重点保护且为云南特有

在全球独领风骚的珍稀大树

西双版纳一棵9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造就独树成林景区

望天树可以生长到88米,有如森林上空撑起的一把把绿伞

还有因与名人轶事共载史册而著名

或因树形奇异成为

旅游景点的观赏树木

2021年10月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COP15)

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

这正是对云南生物多样性的认可

守着丰富的树种“宝藏家底”

聪明的云南人

尝试栽培野生树种

培育、改良新品种

引进良种

一个个珍贵的种质资源

成为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2020年,云南茶叶产业综合产值1001.4亿元,茶叶面积740万亩,总产量46.6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截至2019年年底,临沧市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达到266.62万亩,成为全球面积最大的集中栽培区域

大理漾濞县是云南著名的核桃产区,被誉为“中国核桃之乡”,图为漾濞核桃节 陈飞 摄

昭通市鲁甸县数十万亩青花椒为当地带来近十亿元的收入,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树” 丁世新 摄

昭通市昭阳区是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苹果种植面积73万亩,占全省65%以上,产量达到80万吨,综合产值80亿元

改造不止于此

勤劳的云南人

誓要让光山披绿林

让绿色变成发展底色

拼版照片 西畴 陈飞 摄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

喀斯特地貌占全县面积的75.4%

是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990年

这里炸响了勇斗顽石的第一炮

叮叮当当,炮声隆隆

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

终于把荒山变成绿洲

种上了中药材和林果

截至2020年

西畴森林覆盖率从25%提高到50.68%

丽江市华坪县

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曾经“一天三顿饭,顿顿靠煤炭”

生态环境饱受重创

近年来

当地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以芒果为主的绿色产业

远眺巍峨青山

近看清流穿城而过

如今的华坪一片生机盎然

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让森林走进城市

让城市拥抱森林

爱美的云南人

还将森林种进城市

用绿色妆点家园

昆明“圆通樱潮” 杨峥 摄

森林城市临沧 李春林 吴沛钊 杨学勇 罗纬 摄

绿水逶迤去,春风拂林过

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

云南已建成一座座森林城市

截至2019年

昆明、普洱、临沧

楚雄、曲靖、景洪

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为中国城市树立生态建设典范

植 树 护 树 人

昆明植物所所训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所训

语出西汉辞赋家枚乘的《七发》

意为陈说山川之本源,尽名草木之所出

多年来

一代代科学家在云岭大地

追寻着未竟的绿野新踪

保护着珍稀的野生植物

蔡希陶

左为蔡希陶先生

1932年2月

蔡希陶到云南考察

他走遍山山水水

揭开了云南 “植物王国”的面纱

成为云南植物科学事业开创者

1938年,在蔡希陶具体操办下

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所前身)

在昆明挂牌成立

1959年,蔡希陶又到西双版纳

创建我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

吴征镒

吴征镒先生(后排中)率队赴哀牢山选址

1958年

被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辞典”的吴征镒

从北京请调昆明,任昆明植物所所长

他扎根边疆,潜心植物学研究

吴征镒主编《中国植物志》

初步摸清中国植物家底

主编《云南植物志》

是我国最大的地方植物志

裴盛基

1979年8月号《人民画报》封面,裴盛基与老师蔡希陶正在研究植物

作为开创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先驱

裴盛基提出

“民族传统文化信仰

为保护自然生态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观点

他创建了

云南生物与文化多样性保护中心

昆明植物所专家的部分科研工作

热爱生命之树常绿

所以生态之树常青

云岭大地上

还有一代代植树人

为山川种绿苗

为大地披绿装

陆良八老

曲靖市陆良“八老” 新华网发 曲靖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1980年开始

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村村民

王小苗、王家德、王开和、王家寿

王家云、王德映、王云方、王长取

在海拔2300米高的花木山上

建起了7400亩的公益性生态林

护林30余年,累计承包工程造林13.6万亩

杨善洲

杨善洲 于光明 摄

1988年

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

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

2011年,施甸县为了纪念杨善洲

将大亮山林场更名为“善洲林场”

当年光秃秃的大亮山

如今已建成了5.6万亩的林场

达到了97.17%的森林覆盖率

被誉为施甸的“天然氧吧”

和朝明

丽江市石鼓镇人和朝明和村民们在金沙江边种植柳树 新华网 丁凝 摄

以丽江市石鼓镇林业工作站和朝明

为首的新一代种柳人

带领群众在江边种下

1600亩、10万余株柳苗

绵延百里柳林环绕“万里长江第一湾”

形成了“杨柳两行绿,水天一色清”的

“金沙江柳林”美丽风景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正是一代代云南人

用日积月累植树造林的潜功

造就青山叠翠、江山如画的显功

1982年

云南省颁布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细则》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年以来

全省累计有6.74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

植树累计达43.26亿株

“十三五”期间

全省共完成营造林3847.66万亩

其中人工造林2055.41万亩

封山育林511.37万亩

目前,全省林地面积4.24亿亩

森林面积3.74亿亩

森林覆盖率65.04%

均位居全国前列

生命在于绿色,绿色孕育希望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

让我们用一棵棵绿树

许下和春天的约定吧

一树留春,万古常青!

来源 云南网

资料:新华社 人民日报 中国日报 科技日报 新华网 云南日报 云南电视台 春城晚报 云南共青团 《云南珍稀树木》,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云南名木古树》,德宏民族出版社

编辑 代汪媛

本期责编 张灵洁 华芳

审核 马波 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