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故事|民俗风物 潞绸

潞绸

沈王兴织造 潞绸“衣天下”

说到丝绸,最先想到的便是苏杭。时光倒流160年,你若问咸丰皇帝,给小皇子做被褥挑哪家的绸缎料子,得到的答案一定不是江南的绸缎。

1855年,咸丰的懿嫔,后来的慈禧太后,怀了龙子,咸丰皇帝下令内务府准备春绸七丈五尺一寸、潞绸八丈一尺三寸给未出生的小皇子做衣服被褥。咸丰说的潞绸便是产于山西的绸缎。

潞绸,是山西丝绸业鼎盛时期的代表,产于上党长平(主要是今天的高平)一带,曾与杭缎、蜀锦齐名,属中国三大名绸之一。

上古炎帝农耕时期,地处太行山脉的高平就已经开创了栽桑养蚕的历史。从隋朝起,潞绸已成为山西州府向朝廷进贡的主要物品。据《山西通志》记载,早在盛唐时期,山西的丝与绸就已在“丝绸之路”通行,且山西人还在西域诸国(阿拉伯地区)传授缫丝织绸技术。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沈王朱模就藩于潞安府后,在山西设立织染局,主管为皇家织造潞绸(因潞安府而得名),提倡农桑并重,规定每户种桑200株,若完不成者,令其补种或者加倍处罚,上党之地的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潞州丝织业盛极一时。万历年间,潞绸发展到鼎盛时期,明定陵万历孝靖皇后棺内曾出土过一匹“红色竹梅纹潞绸”,可见潞绸颇受皇家青睐。

除了作为皇家贡品,被王宫贵族青睐,潞绸在明清时期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达到了“士庶皆得为衣”的程度。

到明中后期,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潞绸的生产出现成本过高、机户无法承担的情况,最终在1660年潞安府机户做出惨烈之举——“焚机罢市”。尽管随后朝廷采取了补救措施,但为时已晚,潞绸逐渐衰落下去。直到光绪八年(1882),经中丞张之洞专折奏请,长治不再向朝廷上供潞绸,潞绸从此淡出人们的视野。

今在高平市建有潞绸文化园,展示着潞绸过去的辉煌,也讲述着潞绸传人们正在进行的不懈努力。

文章内容来源于山西文旅集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