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作风增效能!普洱以“开门稳”促“全年红”

据普洱政法:
连日来,普洱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工作实践的重要标准,主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持续推进思想观念变革、领导方式变革、组织方法变革、工作作风变革,只争朝夕、拼搏奋进,苦干实干、狠抓落实,加倍努力往前追赶,以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普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思茅区:169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码上见”
为全面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问题,思茅区对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事项进行了全面汇总和梳理,推出了涉及企业开办、户政登记、婚姻登记、社保医疗、卫生健康等共169项便民高频事项办事指南“码上见”服务。
宁洱县:10件惠民实事“稳”推进
惠民实事,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开春以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快速反应、准确无误、创优服务、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和行政效能,稳步推进2022年10件惠民实事实施。
在鑫裕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施工现场,每天都有100来个工人施工作业。目前,已完成工程的60%,到本月底可实现主体工程全面封顶,并进入墙体砌筑工程。按要求,该工程将于今年10月初完成并投入使用。据了解,宁洱鑫裕农贸市场是宁洱县使用较早的一个菜市场,因建盖时间较早,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管理滞后、环境卫生不达标等问题。为此,宁洱县于去年启动了提升改造,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6713.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0734.58平方米。
位于宁洱县城南方向正在推进建设的宁洱文旅产业园商业集聚街区(文创中心)已完成土方开挖、回填,部分桩基础已完成施工,养护期结束后,将开始基础施工。据了解,宁洱文旅产业园商业集聚街区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旅游接待中心、旅游信息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城市文化旅游等服务功能。
同样,位于普洱山脚的龙潭主题公园,目前已完成彩钢瓦围挡、洗车槽、工地大门建设等前期工作。该项目依托宁洱悠久的“普洱府”历史,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依托,以融合为手段,体验为目的,通过打造公园水景、绿植、花卉、灯光、主题雕塑等景观,将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养生、观光娱乐的场所。
另外,宁洱镇幼儿园、产业园区物流货运快速通道、宁洱肉牛综合产业园建设、宁洱至德化公路四改三项目建设等民生工程前期工作也已陆续开工。
普洱市文旅部门:抓招商上项目优环境
今年以来,普洱市文旅部门多措并举,积极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持续打响普洱文旅品牌,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全市文旅工作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实施项目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进一步谋划支撑项目,将任务分解细化到县(区),并每月跟进督促落实项目进度。仅第一季度,在库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古茶林4A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35个项目投资量,已完成总任务量近60%。同时,拓展茶咖庄园、非遗旅游、红色旅游、森林康养、休闲运动、科普研学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进澜沧江镇沅段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亿元、孟连娜允古镇2亿元、江城县南麓山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0.98亿元项目建设入统,在每月新增入统项目上力促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以澜沧江沿岸秀山休闲旅游示范区、澜湄第一港旅游度假区、景东亚热带植物园等文旅重点项目为切入点,重点对接目标企业,着力开展重点文旅项目精准招商,努力协调破解土地、林地等要素保障难题,加快文旅项目开发。
活动形式多样,促进文旅消费提档升级。顺应文旅市场新趋势,开展春节线上线下文旅促销、试点城市文旅促消费专题和发放“文旅消费券”、实施“过夜游”住宿补贴及“自驾游”补贴、智慧旅游推广、“最普洱”文旅宣传推广等活动,打造文化主题鲜明的普洱茶、普洱咖啡等特色休闲街区,加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完善出台试点城市创建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等,促进文旅消费提档升级。仅在春节期间,普洱市共接待游客48.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1亿元。
普洱市司法局:精文简会 多下基层
3月14日,普洱市司法局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第2次集中学习,就如何推进机关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进行研讨和安排。
会议指出,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是推动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廉洁高效机关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严控会议数量、规模和时间。以市局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原则上时长在2小时左右,多到基层一线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会。一般性工作会议只安排1位领导主持并讲话,汇报交流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同时,严控文件篇幅,政策性文件不超过5000字,一般性工作通知2000字以内;综合报告5000字以内,专项报告3000字以内,单项工作专题报告1500字以内。另一方面,要坚持经常下基层,坚持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宣传解读法律法规下基层,局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到基层现场办公和接待群众不少于1次、每季度到基层开展宣讲不少于1次、每年到基层调研不低于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