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历史上有几个区,怎么划分的?

解放时,沈阳曾经有20多个区

沈阳区、北关区、北市区、南市区、沈海区、胜利区、建设区、南关区、惠工区……看着这些陌生的区域名称,你是否觉得这些地名又有些眼熟?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时,沿用了1947年的行政区划。算上拟增设的杨官、榆树两区,当时沈阳的行政区划为24区(实际22个),数量比现在多得多。

沈阳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域划分,显示出迥然不同的风格。

老城区,附属地,中间夹着商埠地

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后,沙俄攫取了中东铁路的修筑和经营权,1903年建成通车后的中东铁路从文官屯向南、经东瓦窑西转,过北塔、西塔,经揽军屯、浑河出市区。客观上讲,这条中东铁路给地处东北南部的沈阳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沙俄在西塔附近圈占了铁路附属地,建车站、开商铺,还修建了商行、银行等商业建筑,沈城地面上初现欧式风情。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接管了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铁路用地,并将“铁路用地”改为“南满铁路附属地”。中国方面则在盛京老城区与“满铁附属地”之间开辟了约10平方公里“奉天省城商埠地”,供各国来沈的人在这里租地、建房、经商,并成立奉天省城商埠地管理局,对其进行单独管理建设。自此,20世纪初期沈城老城区、附属地、商埠地三块区域的划分基本形成。

当时,日本殖民者修建了从老货场到小西边门的十间房大街(今市府大路)。与商埠地相衔接的沈阳大街(今中华路),东北走向的昭德大街(今中山路)和东南方走向的南斜街(今民主路) 接连开通,配合同火车站和铁路大街方向平行的中央大街(今南京街) 、协和大街(今和平大街) 、西四道街(今太原街) 等三条南北向的干路,附属地上一个纵向、横向、斜向道路相互连接的道路网络基本形成。这些道路沿用至今,现在,我们游走于中山路、中华路上,还能依稀见到百年前城市规划初的印迹。

满铁附属地在10余年间扩展成一个与沈阳旧城方向相对的新城区。此时的沈阳城的整体形状酷似一个偏头哑铃,大的一头是老城区,小的一边是满铁附属地,而中间的把手就是清政府自行开发的商埠地。

旧沈阳“杂巴地”

1918年后,商埠地成为奉系军阀管辖的中外杂居之地,以北市、南市为中心,兼容了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到l927年,商埠地以北市、南市为新的发展空间,不仅拥有了相对完整的城市功能,还通过市府大路与十一纬路沿线的建设,将盛京古城与铁路附属地两个板块有机联系在一起。

伪满时期,工业城市定位凸显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殖民势力为加强对沈阳的统治和管理,开始起草沈阳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奉天都邑计划》。规划中,明确了沈阳在东北地区的中心地位,同时突出了区域协同、地域分工的理念,交通、工作、居住与游憩等城市功能也开始被正式提及。

铁西工业区是这一时期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截至1945年,铁西区已有工厂约400家,基本形成以金属、机械、化工三大门类为主的庞大工业区块。

虽然铁西工业区的规划建设完全是为满足殖民利益而进行的,功能布局与交通组织不尽合理,城市污染、工人居住条件恶劣、东西交通不便等问题也时时凸显,但日本人的规划意识已经植根于沈阳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沈阳老地图中,我们甚至可以清晰看到“二环”的影子。至此,沈阳市民熟知的“市内五区”——沈河区、和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的雏形基本形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沈阳市区略图

抗战胜利后,沈阳的行政区划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奉天市恢复沈阳市名称,同年11月,沈阳市区划分为沈阳区、铁西区、北关区、大东区、和平区、北市区、南市区、于洪区、皇姑区、北陵区、沈海区、东陵区。

之后的17区及24区的调整,均在此规划基础上进行。和平区就是“日伪”时期的“大和区”,北陵区指现在的北陵公园环线地区。

1948年11月20日,沈阳解放不足一月,沈阳特别市政府颁布命令,将市内实际划定的22个区合并为8个区,即北市、沈河、大东、南市、和平、铁西、皇姑、北关八区。1949年11月,新城子区、苏家屯区出现在沈阳新的区划设置中。

上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建设大工业的整体规划需要,沈阳行政区划调整高达10次;60年代,更改后的区名中多带有“红”和“卫”的字眼。“文革”结束后,那些具有浓厚特殊时代色彩的字眼才被去掉。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铁岭市的法库、康平两个县划归沈阳管理,同年新民撤县设市。

最近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出现在2010年,曾有人做过统计,从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现在,沈阳行政区划历经32次调整。虽然区域设置不断调整,城市分区基本保持上世纪30年代的模样。现在人们常用“九区三县一市”来描述沈阳的区域划分,可真当提及某地,还是习惯用“某某工厂边”“某某铁道口”的字眼。也许,这座工厂已经搬家,也许,那段铁路已经荒废不用,但正是这种口耳相传的叙述,让我们保住了最本真的城市记忆。

“大东” “皇姑”的工业区早于“铁西”

1917年,张作霖掌控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正式成为奉系军阀的首领,奉天省城由此成为军政合一的东北地域的首府性城市。张作霖上台后,在故宫南侧规划并建设了大帅府,建设多所同泽中学、陆军讲武堂等学校以发展教育,同时以四平街(即中街)为中心开辟多处专业市场,盛京古城内出现了大片繁华熙攘的办公、教育、商业和居住场所。

1923年5月3日,东北城市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城市的管理部门——奉天市政公所成立,统管市区规划、道路、桥梁、沟渠、自来水、土木工程及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

市政公所成立后,奉天市民感受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城市空间变大了,而带来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原本阻隔新城、老城区域的旧城墙消失了。作为“陪都”的奉天,原设有城墙、边墙总长数十里,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郊逐步转化为城市的一部分,1923年,市政公所制定并实施拆除城墙计划,到1930年夏,边墙全部拆除,老城、新城之间的过渡不再明显。

旧沈阳吸食鸦片的男子

奉天市政公所为冲破日本等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束缚,将城市发展的重心向城东、城北转移,在东部规划建设了奉海市场和大东新市区,在老城西北规划了惠工工业区。大东工业区以军事工业为主,其选址既远离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又与奉海、京奉铁路连接,利于运输。东三省兵工厂、大亨铁工厂和东三省航空处、飞机场等一系列重要的军工企业均设于此。东大营、北大营、东塔机场、北陵机场等重要军事场所也是那个时期的工程。

可见,从上世纪20年代起,民族工业已经开始在沈阳现在的大东、皇姑区域扎根,比铁西很多工厂还早。因为当时设立的工厂大部分为军工企业,出于保密原因,相关叙述很少。但皇姑、大东的大型工厂内,仍能找到那个时期建设的厂房。现在,我们只能从无言的建筑上,去找寻那里昔日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情。

信息来源:沈阳指南 盛京摆渡

沈阳指南热点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