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农有了“田间学校”

图片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临近贵州“早春茶”采摘期,贵州省高校专家团队3月中旬赴沿河县黑水镇的茶园基地里为茶农们开展免费培训活动,帮助提高茶园疾病防治技术,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此次培训结合了理论知识和现场指导,主要涉及茶树生长及生理、茶园生态系统及茶园管理、茶园土壤、茶树免疫诱抗等专业知识,以及茶园基地的施肥和除草等技术的现场指导。来自沿河县茶叶企业、茶叶合作社、县茶中心的39名茶企负责人及茶园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沿河县农业农村局茶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黄亚琴说:“以往的培训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而这次培训主要以学员动手为主,教师带动学员进行实地学习。专家们把培训课程带到了茶园里,把填充式学习变为输送式学习,学员接受程度更高,学习更深刻,茶园综合防控学习掌握效果也更好。”
贵州省茶叶专班副班长、贵州大学教授金林红表示,多数茶农在茶叶种植上存在认识误区。他们习惯按照其它作物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经验来管理茶园,这些错误认识对产业来说,可能会是不可承受之重。
与其到处奔跑着“救火”,不如培养一些地方能人,引导他们相互比拼、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和相互协作,树立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的大地上,助力茶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年初,金林红教授及其技术团队决定开设“田间学校”。他们根据茶树生长和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今年为每一所田间学校设计了4次专题培训。他说:“系统地培训、培养茶农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不少问题。”
为确保茶叶的“干净”底线,贵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在茶园全面禁止使用除草剂的省份,禁用农药多达128种,比国家规定的数量多了一倍。
“开展这样的培训,是希望贵州茶园执行更严的标准,让茶叶生产者知道有机标准、欧盟标准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要求,包括肥料、农药及生产环境的要求,以及分析各种标准的生产成本和潜在效益,让茶农自己去选择自己的生产标准。” 金林红说,“同时,开展田间学校也是为了满足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构建“生态为要、农艺为本、生防为先” 的绿色防控理念的需求。”
“眼里不能只有茶树、茶叶,管理员要从管好茶园生态环境着手,包括茶树,茶园里的树、花、草、土壤,气候、害虫、天敌、微生物等等。” 他还补充道。他希望通过开展茶叶“田间学校”,以茶园基地为学习现场,带领大家实地操作,逐渐制订出符合自己茶园的综合管理方案。
田间学校以学员为导向,以引导学员调查、讨论、实践、总结为主,老师讲解、答疑为辅。
在金林红看来,人才振兴是产业兴旺的重要基础,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题的农民田间学校培养出来的“土专家”“田秀才”,是茶园绿色管理的一线带头人,对引领当地茶产业绿色发展,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带动品牌打造都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金林红和团队专家们还会在微信群对茶园管理进行义务的技术辅导,针对问题提供改善建议。
上个月,一位茶农在微信群发送了一张茶树遭遇虫害的照片,并寻求帮助。“这个枝干上的病害,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木腐病。” 金林红回复他。他还告诫大家:“茶园生态管理,是茶园维护和茶树生长的基础。好土壤比好肥料更重要,但土壤是保护和培养出来的,需要耐心和时间。”
沿河黑水家园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洪涛参加了此次培训,他认为自己的茶园管护知识和能力上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黎洪涛感叹,“这种实地培训能真的学到东西!以前参加的讲座培训项目,不仅学习时间和金钱成本高,而且枯燥难懂,收效甚微。”
2012年,黎洪涛开始涉及茶产业,经过多年的沉淀发展,目前他经营着800亩茶园,去年茶园收入增长到160万元。
“和我一样,很多茶企负责人经营着偌大的茶基地,但因为管理不规范,希望通过培训取取经,做出实质改善,所以大家都很积极参与学习和讨论。”
目前,贵州已经成功启动了沿河、瓮安、雷山3个县的田间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将进行12个专题的培训,分为4次共12天完成。
“今年,我们争取把田间学校数量办到10所以上。” 金林红介绍道。(记者 杨军 赵伊梦 编译 王瑾)
4月4日,中国日报国际版2版刊发头条新闻,
英文链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204/04/WS624a3eb9a310fd2b29e54f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