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援吉林医疗队队员战疫日记:“方舱的护理既有温情更有温度”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3月31日晚,四川达州迅速组建30人的医疗队,作为四川援吉林医疗队的一部分,紧急驰援吉林的战疫工作。30人的队伍中,有29人来自达州市中心医院,他们用日记的方式,通过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在吉林战疫的点滴。透过她们的文字,我们可以看见吉林战疫中的有条不紊和温度。

唐婕

方舱医院里的温度

作者:唐婕(四川达州援吉林医疗队队员、达州市中心医院副主任护师)

从踏上飞往长春的班机到今天,在方舱医院工作刚好一周时间。

对于方舱医院,大家都是陌生的。来的路上,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方舱里的患者,需要我们给予怎样的护理呢?

当首次置身于由长春市工人体育馆改建的方舱医院内时,一种强烈的震撼感向我袭来。一千多张床位设置在体育馆的两层楼内,我们负责管理其中的近300张床位。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床铺映入眼帘。而那,将是一千多个患者生活、治愈的地方。

有人说护理工作繁杂琐碎。是的,方舱里的护理工作更是如此。患者的“吃喝拉撒睡”我们都得管。开舱收病人前做的第一项准备工作,就是整理好近300张床。铺床是护理的基本功,可是,十来个人,铺300张床,还得尽可能的快,必须给收治病人留下充足的时间。4月的长春,气温仍如四川的冬天,一个多小时下来,却让护理老师们汗水湿了衣襟。

如果说,医院里的护理体现的是专业,方舱内的护理则更多的是心理的开导疏解和生活的悉心照护。2岁的宝宝没有带足够的奶粉进舱,联系社区、沟通衔接,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只为找到解决途径,让妈妈皱着的眉得以舒展;半夜卫生间发生堵漏无法使用,几百人的如厕难题怎么办?这些看似都与护理专业无关,却是方舱内患者最切实的需求。因为,能替他们解决的,只有我们。

在给予照护的同时,生命体征的观察记录和每日几百人份的核酸采集也必不可少。一进舱,身体6个小时都被笼罩在不透气的防护服下,只有自己知道里面是否已浸湿。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对特鲁多医生的这句名言,在我经历方舱工作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一个舱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缩影,方舱的护理既有温情更有温度,这种温度,体现在你对患者只言片语的鼓励、悉心尽心的呵护、温暖亲切的问候以及防护面屏也遮掩不住的眼角的笑意。

李永佳

一切尽在掌控中

作者:李永佳(四川达州援吉林医疗队队员、达州市中心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今天是4月7日,天气预报说:多云,有风。坐在前往方舱医院的大巴车上,却让我看到暖暖的太阳和蔚蓝的天空,也许这就是北方和南方天气的区别吧!这样的好天气给人无限的好心情,笔直的白桦林在这样的风中依然不动摇,丝毫听不见树枝被风吹过颤动的声音,那样的安静。

一切都静止了,长春的街道、马路、商场都是如此的安静,没有行人,少有车辆,偶尔能听见远处救护车拉着警笛呼啸而过的声音,紧促而有序。今天是长春工人体育馆方舱医院开舱的第4天,是我们第三次进入方舱工作。

比起前两次进舱,今天的感觉是从容和淡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将是这样的工作节奏,也许身体已经在开始适应了,所以紧张感正在消失。在戴口罩之前,脸上均匀地涂上战友们为我友情赞助的水胶体敷料,遮住昨天戴口罩时产生的压力性损伤,口罩带好后还是压住了伤口,不过开始只有一丝轻微的疼痛,可以接受。

今天我们一组6名医生,将负责下午2点到晚上8点全方舱900多名患者的管理。我负责的是C区在体育馆二楼的篮球馆,如今的主角已经更换成由几张白色干净的桌凳组合而成的护士、医生工作站。

推开C区的门,眼前就是生活的百态:有人在睡觉、有人在聊天、有人在玩手机、有人在哄孩子、有人在发呆……人间烟火就在这里,与外面那静止的世界相比,这里让我感觉更真实。

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很长,但又好像很短。刚刚处理完病情有变化的病人,又接到舱外给舱内传送过来的工作任务;刚刚把病情转危的病人转运去定点医院救治,又有病人要求分发生活用品;刚刚给病人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又要给病人去领取必须的药物……一直处于忙碌紧张的工作中,早就忘了饥饿和疲倦,也完全忘记了脸上压力性伤口的疼痛。

晚上7点54分,下一班的老师款款向我走过来时,我才明白今天的工作即将告一段落,这时候才感到口干舌燥,咽喉部像要喷火一样非常难受,被口罩压着地方的疼痛在此时特别明显,脸上的伤口也在挑战我的极限。

出舱时已经感受不到太阳的温度了,只有静静的白桦林默默地陪伴着我们,还有下班回驻地酒店的班车发出的引擎声在催促我们。一切都在变化中,还好,一切也尽在掌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