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动画的鼻祖,影响了手冢治虫“弃医从画”

图片
一期一会|《大师·万籁鸣》
正文共5000字,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前言
下期「我住」即将走进老南京人的生活,采访的人物,就是住在老城南的小西湖社区老居民(戳进入时光机)。
那次拍摄结束后,回来看资料发现,社区还留有好几处老建筑。
其中一处标明了“万氏兄弟故居”,故居旁边将建起一座《大闹天宫》展览馆
图片
在中国,说起《大闹天宫》这部国产经典彩色动画电影,可谓是妇孺皆知,它曾是数代人的美好童年记忆。
但它跟万氏兄弟有什么关系呢?这一查,不得了。
这次,时间直接被拉回到了100年前
图片
在推出《大闹天宫》以前,中国第一部大型有声黑白动画片《铁扇公主》的横空出世,引发了全中国乃至全亚洲的轰动,惊艳天下。
在此之前,全世界只有三部有声动画长片,分别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幻想曲》和《木偶奇遇记》。这些都是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
图片
而《大闹天宫》《铁扇公主》的创作者,就是我国动画事业创始人——万籁鸣先生(1900年—1997年)。
图片
万籁鸣和他的孪生兄弟万古蟾,及两个弟弟万超尘万涤寰被称为“万氏兄弟”,是我国早期美术片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
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就是开山鼻祖
图片
图片
借着这次我们无意拍摄了他们从小居住的地方的契机,想聊聊万籁鸣和他们万氏兄弟。
故事有点长,希望你能看完,慢慢来。
母亲的艺术启蒙
万氏兄弟共四人,父亲万宝葵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因功名未就,为维持家用,万宝葵转而经商。
万宝葵妻子性格坚强,心灵手巧,精通绣花、剪纸等民间工艺。家务之余,万宝葵妻子时常坐在方桌前,用画笔为顽皮的儿子们,绘出一个个“美丽的世界”。
每当晚饭后,孩子们喜欢围着妈妈,看她在灯影下做手影游戏,这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光。
图片
经过蜡烛的照射,妈妈一会儿做个小羊吃草,一会儿是兔儿拜月,一会儿又是公鸡啼鸣、老农晚归。
灵巧的双手,变换出造型各异的影子,让万籁鸣和他的兄弟们看得入迷,总缠着妈妈再表演一个,再表演一个。
后来光是看妈妈表演已经不过瘾了,万籁鸣自己动手,在家里找来白布,又剪了许多小纸人,然后在灯光的照射下,演起自己的“动画电影”。
这小孩子的游戏,和对影子游戏的痴迷,为他日后研究卡通电影埋下了兴趣的种子。
图片
万籁鸣和万古蟾上中学后,每天可以经过夫子庙,夫子庙是一个三教九流、民间杂耍汇集的地方。
“偶尔民间艺人在演出皮影戏,当我看到皮影戏中孙悟空的形象,印证了小说里所说,心情特别激动…
为了明白究竟,我有时趁人不备时,到皮影戏的幕后寻找秘密,可总是给人赶出来…
当时我年少气盛,有一股子不服气的劲头,你不让看,我就自己试试看。”
开创中国动画史上“第一”
图片
高中毕业的时候,父亲的生意破产。万籁鸣作为家里老大,逐渐承担起生活的重任。
他要负担弟弟们的学费,因此他并没有机会像弟弟们一样,去专科学校学习美术。他的画画技巧,完全是靠他自己自学成才。
图片
他经常到寺庙里,去临摹墙上的古代人物画像,向那里的画师求教。在家里也经常临摹古代画家作品
后来还接触到了西洋画,去教会学校用心研究西洋画技法。有时间还会去郊外写生。就这样,他的画技越来越娴熟。
图片
图片
▲万籁鸣还喜欢画马,各式各样的马画的栩栩如生
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向全国招聘工作人员,19岁的万籁鸣投寄画稿被选中。
之后进入商务印书馆美术部,负责儿童读物制的插图。
图片
图片
他先后在商务印书馆美术部、活动影戏部任职,主要创作广告画,并为杂志绘插图和封面。
受万籁鸣影响,二弟古蟾、三弟超尘、四弟涤寰一起攻读美术学校。
图片
1924年到1925年,万籁鸣的弟弟们相继毕业,也来到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工作。
万籁鸣到上海时,正好动画片传入了中国。
图片
这一新片种在上海电影院放映时,国人都感到很惊奇。万氏兄弟也在其中。
万氏四兄弟齐心合力,在上海租金最便宜的地方石库门,租到一栋二层亭子间
图片
兄弟们紧衣缩食了几年,从旧货市场上买了一台法国老式木壳摄影机。他们自己动手修理改装成放映机,自己设计动画片画稿
四人不分昼夜地刻苦钻研,经常是白天上班、晚上熬夜作画到天亮。最后把绘制好的图画,一张张连续拍摄下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经过几百次的不断试验,终于看到他们亲手绘制的画稿,在银幕上动了起来,兄弟几个又跳又叫,兴奋异常。
图片
1926年,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以及真人和动画合成的动画短片《大闹画室》问世,由此宣告了中国动画片的诞生。
《大闹画室》是我国第一部无声黑白动画短片。
图片
图片
后来他们制作的《纸人捣乱记》公开放映时,更是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大家争相前来观看。
1933年,万氏兄弟转入明星影片公司,先后拍摄了动画片《神秘的小侦探》、《民族痛史》、《骆驼献舞》、《抵抗》等。
尤其是《骆驼献舞》,是该公司继1931年拍摄的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之后、拍摄的第一部有声动画片。
图片
铁扇公主与孙悟空
到了1940年,美国长片动画《白雪公主》在上海上映。
图片
万籁鸣看后深受震撼和刺激,对弟弟们说:“为什么外国有,我们就搞不出?!”
这时,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邀请万氏兄弟成立了卡通部。
图片
仅仅过了一年,1941年万氏兄弟带领卡通班学员,根据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改编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诞生。
胶片全长八千余尺,绘制人员有100多人,历时一年半完成,放映1小时20分钟。可以说,这位“铁扇公主”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动画地位。
图片
影片制成后,在大上海、新光、沪光三家影院同时放映一个多月,盛况空前
在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上映,也同样受到热捧。
图片
人物以戏曲脸谱造型为基础,造型生动、特点鲜明。
该片中的武打动作也很有特色,大量借鉴运用中国京剧、杂技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极具戏剧性的动作处理,增加了动画的趣味。
图片
虽然制作多少还带着美国卡通的影子,然而《铁扇公主》是继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拍摄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幻想曲》、《木偶奇遇记》之后,世界影坛的第四部动画长片。
也正是在这部影片中,万籁鸣第一次创造了孙悟空的动画形象
图片
而《铁扇公主》,也影响了日本当时的一位医生。他看到了这个孙悟空,从此放下手术刀,去画漫画。
他就是后来的日本动画之父手冢治虫
图片
及至1984年,手冢治虫来华访问时,第一个要求是拜见万籁鸣,此时的万籁鸣已是一位垂垂老者。
图片
图片
他坦承,铁臂阿童木是受了“孙悟空”的启发后创造的。
在上海拜访万籁鸣那天,两人合作画了一幅《孙悟空与阿童木》,万籁鸣画下孙悟空,和手冢治虫笔下的阿童木互拥而行。
图片
图片
说到孙悟空,时间回到1961年,那时手冢治虫开始了日本动漫史诗级作品《铁臂阿童木》的制作。
而在中国的万籁鸣和他的团队,推出了当时震惊中国乃至世界的一部动画片。
这部动画片,即便用今天的目光从头到尾地审视一遍,无疑还是一部“神作”。这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动画片,叫《大闹天宫》
图片
大闹天宫的曲折历程
《铁扇公主》的成功,让万籁鸣萌生出将《西游记》中的精彩段落“大闹天宫”,搬上银幕的想法。
图片
正当万籁鸣打算进一步摄制动画片时,公司的卡通部被解散了,万籁鸣、万古蟾多年训练起来的动画团队为了生计各奔东西。两位万老也不得不为了生计,前往香港工作。
1954年初,万籁鸣参加了香港电影界代表团,先到广州参观辗转来到了上海,参观了当时还是美术片组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一进厂,展现在万籁鸣眼前的是广阔的厂房,新的设备和大量有才干的青年人。万籁鸣决定留在上海。
图片
▲万古蟾1958年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
1961年,万籁鸣接到一项重要任务,拍摄我国第一部彩色有声动画长片《大闹天宫》
用动画表现孙悟空,是万籁鸣多年的心愿。
上海美影厂为他配备了一个至今看来堪称超豪华的班底: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创者张光宇,《简爱》中罗切斯特的配音邱岳峰,以及日后执导出水墨动画经典《小蝌蚪找妈妈》的唐澄
图片
▲万籁鸣、万古蟾讨论《大闹天宫》
担任美术设计的张光宇张正宇二人,当时他们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张光宇负责人物造型设计,张正宇负责背景设计。
图片
▲万籁鸣与张光宇讨论《大闹天宫》设计细节 1960年1月
图片
图片
《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玉皇大帝、哪吒、东海龙王等主要人物的造型设计,均出于年逾六十的张光宇。
图片
▲ 孙悟空的弼马温造型
图片
▲ 《大闹天宫》中的玉皇大帝
图片
严定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前厂长、《大闹天宫》首席动画设计)回忆,当时张光宇画了几个孙悟空的造型,都相当不错,但导演万籁鸣还是觉得不太满意。
因为他觉得张笔下的孙悟空装饰性太强,不太适合动画来表现。
这样经过反反复复多次修改,才有了我们今天熟悉的齐天大圣形象。
图片
为了在技术和思想上更具表现深度,年过六旬的万籁鸣四处走访,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访问民间艺人和演猴戏的京剧演员求教;研究猴子的脾性、神起、动作。
图片
平时伏案画稿,旁边也放着跟长棍,有时为设计一个动作,万籁鸣会顺手抄起一根棒子,在厂院里和年轻人挥舞起来。
图片
图片
在《大闹天宫》动画片问世以前,国外动画片中的云彩,都是轻飘飘的一团。
为了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祥云”,万籁鸣他们专门到故宫去观摩汉白玉石栏杆。又去了北京西山碧云寺,去看观音菩萨坐的如意云。
然后设计出了动画片里千变万化,又能实现各种功能的“祥云”。
图片
图片
全片大量借用京剧的元素,除了姿势、背景音乐外,开场水帘洞“大门”打开的那一幕镜头,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其实这就是借鉴了京剧的开场。
还有很多小到一晃而过的镜头,比如片中土地公公从地底里钻出来拜见孙大圣,先是打了个喷嚏这一镜头。
制作人员说,考虑到地底下比较阴冷潮湿,就给他先设计了这个动作。
图片
按照当时的制作技术,10分钟的动画片长度,就需要原画9000至1万张
那时候没有电脑,全是一张张手绘出来的,可见当时的工作强度。
图片
图片
但就这样一幅接一幅,一帧接一帧,一个细节接一个细节,一部史无前例的巨作终于慢慢形成了。
图片
图片
▲ 万籁鸣与剪辑员研究影片的剪辑
《大闹天宫》(分为上下集,上映时间分别为1961年、1964年)从筹拍到制作完成,足足用了4年,仅剧本就耗费了万籁鸣半年多时间,手工绘制长达2年多时间。
影片吸取了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古代绘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以至印度绘画等各方面的营养,融会贯通,创造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图片
《大闹天宫》试映那天,听着铿锵的锣鼓,看着腾云驾雾的孙大圣,这位64岁的老人激动地哭了:“孙悟空,我们终于见面了!
图片
影片公映后,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反响,并先后获得1963年中国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第13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1978年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2年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节三等奖、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1983年,此片在法国巴黎几家影院上映一个月,观众接近10万人次,轰动一时。《大闹天宫》共向44个国家、地区输出和放映,先后参加过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的18个国际电影节,并多次获奖。
图片
图片
1997年,这位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在走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后离开人世。
老人的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墓碑设计成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一座云遮雾绕的花果山,跃出了人见人爱的孙大圣
大圣托着蟠桃,手执金箍棒陪伴着它。
图片
图片
回望他的创作人生,他曾迫切渴望推动动画史向前发展,却不断陷入无助的困境。
比如在《铁扇公主》之后,《大闹天宫》的拍摄计划一次次受挫。
图片
万籁鸣曾在一篇文章中,表达过自己同孙悟空这段未了的缘分,“我饱尝辛酸,始终无法实现这个愿望。我为之苦闷过,因为终日奔波,到处‘游说’,确实遭到资本家的白眼。
我为之欣喜过,有某资本家愿意投资拍摄,我经之营之,花了半年多的心血,但到头来愿望还是成为泡影。资本家突然改弦更张,下令停止拍摄,因为物价飞涨,出售胶片药品比摄成影片获利还要多。
我为之绝望过,因为动画事业到后来已经夭折,感到此生再也没有可能把‘大闹天宫’绘成动画了。”
图片
为了动画梦想,他也曾苦闷过、欣喜过、绝望过。
你一定要去看一下他的故事。
也许有一天,你来到南京,经过一个地方,看到孙悟空或者《大闹天宫》,突然想起有这么一位动画人,然后又生出了勇气。
图片
▲万籁鸣与六小龄童
图片
▲2012.01.18 万籁鸣、万古蟾112周年诞辰,google搜索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