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全媒体走进曲靖】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团结奋斗奔小康

龙海乡位于陆良县东部巍峨高耸的龙海山脉南端,是“高原平坝”,全乡平均海拔2200米,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土壤瘦薄,石漠化严重,气候冷凉、干旱缺水,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全乡国土总面积175.5平方公里,辖10个村(社区),74个村(居)民小组,居住着汉、彝两个民族,总人口近3万人。

近年来,龙海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齐心协力抓攻坚、打硬仗,全力以赴破难题、谋发展,实现了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乡综合实力、发展质效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放下酒碗,摒弃陋习,拿起锄头,耕耘未来”正在成为新时代陆良县龙海乡各族人民群众真实生动的生活写照。

陆良县龙海乡团结奋斗奔小康

擦亮红色底牌 提振老区精气神

“那是1949年5月,龙海乡古都邑村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共产党员王文惠、徐俊两位女干部为了不牵连群众,决定离开寄住的张竹香大妈家,去村外的响水洞中暂时躲避。入夜的龙海山气温骤降。‘山洞潮湿,两个女同志盖什么?’大妈一眼瞥到自己熟睡的娃娃身上盖的灰毡,那是她家里唯一一条灰毡,但她没有丝毫犹豫,决定用蓑衣盖住孩子,把灰毡摸黑送到了响水洞,盖在了女干部身上。”在龙海乡小寨革命历史纪念馆,讲解员史娟讲述着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龙海山上“一条灰毡的故事”。

龙海乡是云南省三大革命老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滇桂黔边纵队第三支队在这里诞生,在滇桂黔边纵队副司令员朱家璧同志的带领下,这支敌后武装转战滇、桂、黔三省,为滇东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著名的“雨古协定”、滇桂黔边纵三支队队部旧址、朱家璧纪念碑,见证了龙海乡作为革命老区的光辉历程。

陆良县龙海乡团结奋斗奔小康

“朱家璧同志逝世后,遵照他的遗嘱,将其部分骨灰安放在革命老区龙海山上。”在龙海乡青年人才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中,龙海乡青年党员太桂花引领党员来到朱家璧纪念碑前,学习身边的红色历史。

记者了解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龙海乡整合全乡红色资源,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和内容,“通过实地开展走一段红色路线、献一束献花、诵一首诗歌、唱一首红歌、学一段党史、上一堂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等‘七个一’主题活动,让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乡党委书记资雪华介绍,“不仅要学老区历史,还要会讲老区故事,龙海乡每个红色教育基地都设置了讲解员,由党员干部职工担任。”

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精神。龙海乡中心学校还通过开设红色小课堂,让学生从小接受红色文化熏陶,“《龙海星火》一书由我组织编纂,收集了39个龙海山上的红色革命小故事。”龙海乡中心学校满家坤老师说,“希望在学生心中撒下的点点‘星火’,汇聚为老区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用活绿色名牌 产业发展布新局

2020年10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12个先进事迹,其中云南“陆良八老”荒山造林绿化事迹被列入其中,这是云南唯一一例入选事迹。

“龙海乡是‘陆良八老’的家乡。八位老人扎根荒山植树造林三十余年,给龙海带来了宝贵的生态财富,当前全乡森林面积1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位居陆良全县之首。”龙海乡乡长徐良亮介绍,近五年来,龙海乡实施了生态文明保护工程,完成全乡69条通村道路绿化,新植苗木4.1万株,新增造林和退耕还林7300亩,改造中低产林4000亩,完成4600亩石漠化治理,巩固提高3000亩陡坡地治理,全面加强8.8万亩重点公益林抚育管护,保持龙海连续40年无森林火灾。

绿色是龙海乡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巩固和发展好绿水青山的同时,金山银山效应也日益凸显。

陆良县龙海乡团结奋斗奔小康

“按照打造全乡十村‘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思路,龙海乡积极探索出了‘一香一臭、一黑一白、一绿一黄、一山一土’的产业发展新路子。”资雪华介绍,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同时,为巩固好脱贫成效和接续乡村振兴,龙海乡党委政府探索以山地蔬菜、烤烟“一绿一黄”为主导的传统产业,能实现年产值3.6亿,辐射群众5500户;以山羊、土猪、土鸡“一山一土”为主导的优势产业,能实现年产值2亿,辐射群众4000户;以香椿、臭参‘一香一臭’,黑松露、中药材“一黑一白”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实现年产值3.48亿,辐射群众5000户。构筑起龙海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打好团结新牌 共筑幸福小康梦

每当傍晚,太阳悄悄滑下龙海山麓,高海拔的龙海乡总会带着几分寒意,然而,这寒意并不能持久,常常被广场上燃起的篝火和响亮的歌声所取代,这在龙海乡彝族村寨石字坡属于一种常态。

“篝火点起、歌声响起的时刻,老乡们就会迅速集结起来,大家一起围着篝火跳舞,唱响《彝族人民干劲大》歌曲,我们总是和老乡跳完、唱完后,一起开火塘会,共谋乡村振兴。”资雪华说,和父老乡亲在一起并不会感到疲惫,只要身心都融入群众,群众工作就做得好。

陆良县龙海乡团结奋斗奔小康

记者了解到,龙海乡辖区内有少数民族村委会2个,有5个纯彝族自然村,彝族人口近三千人,约占全乡总人口的10%,这里的彝族群众还保留着原始而传统的文化习俗。

“脱贫攻坚给彝族村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群众内生动力的转变。”龙海乡大新村党总支书记张高兴是村里发生巨大变化的参与者、见证者。“曾经的小新村三堆成片、污水横流,进村无处落脚,现在村内青瓦白墙绿树掩映,过去种烤烟靠催,今年小新村在全村最早完成烤烟移栽的。”

彝族同胞观念的转变,得益于“乡村夜校”平台的搭建,龙海乡通过开设夜校,为彝族群众“送技术”“送政策”上门,配送“打开致富天窗”的“金钥匙”。

“家里房子盖起来,就有了干劲,种烤烟也起劲。”彝族同胞梅石全是龙海乡的烤烟科技员,2021年种植烤烟27.3亩,收入12.5万元,“过去,乡上的烤烟技术员上门辅导我,现在我自己熟练掌握了技术,去年被烟站聘为烤烟科技员,负责指导小新村烟农烤烟生产和烘烤技术。”

陆良县龙海乡团结奋斗奔小康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现在,全乡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的紧紧抱在了一起,真正地成为了一家人。共同筑梦全面小康。”资雪华介绍,近年来,龙海乡打好“党建+民族团结进步”新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乡人民群众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擦亮红色底牌,用活绿色名牌,打好团结新牌。”新时代、新征程,当前,多彩的龙海乡正如一道灿烂的彩虹,镶嵌在陆良坝子之上。

云报全媒体记者 博达 张雪飞 蒋贵友 期俊军 通讯员 张晓岚 摄影报道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