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红色娘子桥 巾帼展风采

图片
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通往万仙山景区的路上,有一座空腹式石拱桥。该桥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南寨镇石门口村,长95米,宽8米,高20米,单拱净跨65米。因建桥主力是85名山村姑娘,故名红色娘子桥。
图片
该村74岁的路金花和73岁的郭忠保,是当年建桥的亲历者。2022年5月10日,接受采访时他们说:“俺经常给孩儿们讲当年的事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必将激励下一代。奋发图强,实现中国梦。”由于香木河的阻隔,该县南寨一带,有5000多口人过往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1970年8月,辉县的领导决定让南寨公社(现为镇),在该河流经石门口村河段,修建一座桥。接到任务后,刚建好愚公桥的民工,很快被调到石门口村,筹备建桥工作。但是工程刚开始,便接到更重要的任务。一时间,男民工全部被调走,只剩下20多名小姑娘。为按时完成建桥任务,县领导又从各村调来100多人。汇合到一起后,发现仅是女同志,就有85名。
图片
为让姑娘们建桥“挑大梁”,建设指挥部决定成立“石姑娘民兵连”。并任命平翠英为连长,郭先英和申保英为副连长,带领大家清桥基、锻石头、砌石桥。刚开始锻石头备料时,许多姑娘还从来没摸过铁锤和錾子。这时,指挥部就为姑娘们请来了老石匠。以老带新,手把手教。在学习中,许多姑娘的手,时常被锤子砸伤,破皮流血成了家常便饭。“要想石头崩,口儿大肚小四角儿空,一锤下去就成功。”念着老石匠传授的“密诀”,姑娘们个个勤学苦练。结果,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逐渐掌握了锻石头的技巧。建桥工程分为三阶段:备石料、搭桥胎、浆砌。搭桥胎时,香木河的河床里,顿时红旗招展,人头攒动,人来人往。背石头、抬石头、运石头、垒石头……一片繁忙景象。时任县委书记郑永和,多次前来看望。看到姑娘们每天饱受风吹日晒,个个被晒成“黑姑娘”时,他动情地说:“革命战争年代,海南有个红色娘子军连。为了人民的解放,她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勇敢地和敌人斗。今天,我们这儿有个‘石姑娘连’。为让山里人走出大山,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地和大自然斗。这座大桥建成后,就叫‘红色娘子桥’吧。”
图片
听了郑永和的话,姑娘们个个干劲冲天。为赶在汛期到来前将大桥架好,姑娘们白天拼命干、夜里加班干。其中有10多名姑娘,主动推迟了婚期。她们说:“为让山里人过上好日子,我们想早日把桥建成。大桥建好了,我们再结婚!”结果,她们一直干到大桥竣工,才结婚出嫁。1971年8月,这座桥终于建成了。桥拱上面有20个腹拱洞,桥面两边设有石头护栏,一侧还有流水渡槽。该桥通车后,沟通了两岸交通,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最后,上级部门还真的把这座桥,命名为“红色娘子桥”。有了这桥,每到秋天,老百姓就把家里的山果、红薯等等,采收打包运出大山,再把山里需要的物资运进来,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转眼51年过去,红色娘子桥仍然峙立在香木河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座桥也成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有力佐证。国内外旅客前来参观时,对此纷纷点赞。截至2021年底,南寨镇现有党员1371名,其中女党员228名。她们努力发扬老一辈当年建桥的精神,冲在防疫一线,投身抗洪抢险,致力灾后重建,推进乡村振兴。用柔肩扛起责任,以坚韧诠释担当,挥写新时代的巾帼荣光。(邢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