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80后社区工作站副站长孙玉敏 抗疫两年多没完整休息过一天

5月16日一大早,在合肥市蜀山区岳西新村社区工作站,副站长孙玉敏一边忙着在微信群里解答居民询问的各种问题,一边对接物资安排点位,核对采集管等数量,为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区域核酸做准备。自2020年春疫情暴发以来,孙玉敏正常的工作分工之外,多了一个疫情防控,就没再完整地休息过一天,时刻待命,随时出动,为能及时解答居民各种咨询与疑问,她手机24小时不关机,出生于1982年的孙玉敏认为:“我们老城区老年人多,他们消息获取不及时,很多‘码’不会操作,我们年轻人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两年多没有完整休息过一天

“您好!我是岳西新村社区工作站的孙玉敏,有个流调信息需要跟您核对。”“请问您现在人在哪里?”“您是路过还是?”每一天,孙玉敏自己都不记得拨出了多少个电话,或者接听了多少条咨询电话。

2006年,孙玉敏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天天与居民打交道,她完全掌握了辖区内一些特殊家庭的情况,这家是独居老人,那家有残疾人,“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存在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清楚,要及时帮忙。”

孙玉敏负责社区卫生健康、妇联、社区教育等等工作。2020年疫情暴发后,她接手了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量陡然增加。“在此前的工作之外,还有防控政策宣传、疑难问题解释,重点场所巡查,重点人员管控转运以及疫苗接种宣传和组织等。”

为了便于随时回答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传达防疫政策要求,孙玉敏把自己的手机号公布在小区公告栏和疫情防控群里。“有居民半夜会问一些防疫政策,申请转码等等,他们都要上班上学的,我们就尽量及时回复,及时解决问题。”两年多来,孙玉敏几乎没有关过一次手机、没有完整休息过一天。

区域核酸检测时要忙十几个小时

今年以来,至5月17日,合肥市蜀山区已经进行了七次区域核酸检测,“第一次是凌晨2点左右接到通知,立即起床,安排点位,对接物资。”岳西新村共设置有6个核酸采样点位,4月21日第一次区域核酸检测,孙玉敏和同事们从凌晨2点开始准备,对接采集管、采集棒、条形码、防护服等,6点到达各个点位,维持秩序,当日忙到了夜里23时。

“第一次有了经验,后来的几次就好多了。”作为负责疫情防控的工作站副站长,每次区域核酸检测,她都需要提前到岗,对接安排点位物资,“采样当日,6个点都要跑一遍,有问题当场解决。”

采样结束后,她和同事们还要清点收尾,一般会忙到22时左右,“特殊时期,一天忙十几个小时比较正常,大家都在一起努力。”孙玉敏告诉记者,每次核酸采样,居民都非常配合,保持距离,有序排队,“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支持。”

有时遇到重点人员需要转运到集中隔离点,她和同事们就得工作到后半夜。

见缝插针学习宣传防疫政策

疫情防控政策变化快,要求严谨,孙玉敏时刻关注,见缝插针地学习。“自己掌握好了政策,才能做好工作。”孙玉敏虽然在社区已经工作过十几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但她从不敢大意,尤其是面对疫情防控,“必须自己完全明白了,才能解答居民各种问题,这样才不耽误他们的事。”

为了“不耽误居民的事”,孙玉敏2020年进入了辖区内各小区的微信群,及时回复各种疑问,接听所有电话,三餐不规律加高强度工作,今年一月份以来,她长期头痛耳鸣,三月份被医院诊断为高血压三级,“情况高危,必须立即住院。”3月25日她住院治疗,一下子“闲下来”的孙玉敏不适应了,住院期间,还“活跃”在各小区微信群,解答政策咨询,“同事们太忙了,我就分担一点,回答几个问题也不累。”

和很多基层工作人员一样,孙玉敏似乎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不敢离手,充电宝也时刻带着,就怕错过一点信息和咨询,“下班回家了,也要时不时看一下手机,晚上睡觉都不踏实,好像听到手机在响。”让她感动的是,父母一直支持她的工作,成为她坚定的后盾。

(高桂莲 孙雨静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