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销毕业生:学生面试导师在线支招,校长为面试机会“跑断腿”

直播时,一个学长被企业提问“研究方向怎样运用到工作中”。学长愣了一下,老师很着急,在线“兜底指导”,赶紧在微信群里提示他往哪方面回答。直播难免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老师叮嘱学生就算紧张,也要保持微笑,展现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2022年5月13日,西南大学招聘大厅,应届毕业生在参加专场招聘会。 (视觉中国/图)

“他们作风非常务实、为人非常淳朴,人品都非常好,就是我们企业非常喜欢的靠谱青年。”2022年5月17日下午,镜头前,一名中年男子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量,对着镜头说,“招了他们以后,你会感到这些孩子可以托付、非常有责任感、非常务实,你们招到这些孩子一定会非常满意。”

上海海洋大学在微信视频号为2022届毕业生举办了就业推介直播,镜头前的中年男子是该校党委书记王宏舟。

这是他在上海海洋大学经历的第二个毕业季。这个夏天,全国将有1076万名大学生毕业。困在疫情中长达两个月的上海高校更加不易,学生走不出校门,本地企业多未复工。

采访中,王宏舟对南方周末记者反复强调:“学校正在尽最大的努力,通过不同的方式让毕业生‘走出去’,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

直播“访企拓岗”是其中一种方式。截至目前,该校已开展17场直播。

访企拓岗,指的是教育部在3月9日提出的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下称“专项行动”),教育部指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复杂。”

按照专项行动要求,参与对象为高校党委书记、校(院)长以及校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所高校校领导班子新开拓用人单位不少于100家。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还强调了以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高校为重点。

这当中,非重点高校面对的现实更为严峻。

如今,专项行动已开展两月有余。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三位来自普通高校的校长、书记,比起985、211、双一流高校来,他们的访企拓岗过程,更能映射这个毕业人数首超千万的就业季。

直播“带人”成效如何

因为上海疫情,王宏舟和老师们进校工作已两月有余。直播间里,他身着一件黑色休闲西装,领子上别着一枚白色校徽,摘下了口罩。

此前,他分别在3月30日和5月10日直播过两次,已经熟悉这个形式。这一次,他要向企业推荐10名少数民族毕业生。他说:“少数民族这一场的同学们非常特殊也非常可爱,我愿意作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今天来给他们站站台、加加油、鼓鼓劲,给他们推一把……”

直播之前,学生先自愿报名,再经过各学院遴选,由学校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辅导培训彩排后,才能上推介会。

曾参加5月10日推介会的毕业生陈梓雯,是校广播台台长。

大学封校前,陈梓雯去一家公司实习了3天,随着学校封闭,实习不了了之。2月至今,她一直在投简历找工作,但还没找到满意的。

“大家都很急(找工作),好不容易有这样的机会(直播)都挺支持的。”但她所在的外语学院2022届,只有两个毕业生被选上。

被推介的学生参与直播的过程,是在各自宿舍里打开摄像头。陈梓雯记得,直播时,一个学长被企业提问“研究方向怎样运用到工作中”。学长愣了一下,老师很着急,在线“兜底指导”,赶紧在微信群里提示他往哪方面回答。

直播难免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老师叮嘱学生就算紧张,也要保持微笑,展现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5月17日这一场,参与直播的企业有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上海海洋大学地处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更注重依托区位优势,对接驻地企业的用人需求。

虽然参与直播的只有5家企业,但学校相信,还有“潜伏在网上的没有露面的公司”也在看直播,以此增加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

作为大学书记的王宏舟,对他“带”的学生又有多少了解?

王宏舟平时并没有太多机会逐个了解学生。为了精准推介,学校想了不少办法。比如,直播前仔细查看学生资料,了解学生的专业特长。

不过,相比起了解每个学生,学校认为更关键的是,梳理分析自身学科专业对应服务的行业产业,通过开展纵横向调查、宏微观调查和雇主调查,直播前形成了12份报告。

比如,报告将金融、会计、国贸都归到经济类,还有生物制药类、食品工程类、语言类等,试图从用人单位挑选的角度来考虑。

此外,学校方面向招收过本校学生的用人单位和已就业的学生做了更精细化的调研。一方面看企业对学生的反馈、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情况、学生培养质量、哪些方面需要提高、行业发展情况等。另一方面也看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薪资等。

在上海海洋大学提供的这份报告里,圈定了15类毕业生的重点就业市场,最终对接包括正大集团、中水集团、光明集团等在内的81家重点单位参与。

三次直播下来,王宏舟意识到这一形式也有不足。“网络直播方式直接面试不如线下方式对毕业生观察得那么具体,仍需要通过线下和实习等方式进一步观察和确认,这给直播推介达成度带来挑战。”

譬如陈梓雯,直播时被一家企业提问,当她线下再与对方联系,想应聘行政助理岗位时,对方的人力回应说,灵活应变能力直播看不出来,需要上海解封后现场面试,到时再看。

被访企业需求下降

教育部2022年的就业促进工作,比往年开始得都更早一些。仅针对就业形势的措施发布,就比前两年提早了近两个月。

两年前,2020年是首个疫情下的毕业季,就业形势上,官方形容为“较大压力”;2022年则更显急迫,点名毕业生数量“首次破千万”,“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相比起校方的积极,就业更重要的另一头——企业,用人需求的确相对减缩。

上海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人事部门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招录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暂时延期。

“春招本身空岗就少,目前我们觉得秋招还招多了。”该负责人说,之前有合作的高校找过来,即便出于维护关系,企业能提供的岗位也不多。

一般来说,秋招从每年9月开始,到11月份结束,而春招时间在每年3-4月之间,持续时间比秋招短。

北京某知名高校一位教育学者每年都对高校毕业情况做调研。他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秋招时的企业规模、数量以及宣传力度会明显高于春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春招比较多。即使秋招拿到offer,毕业生往往想等等春招,4、5月再确定去向。

不过,国企岗位有限,近些年还有所缩减。北京某国企负责校招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举例道:“企业一些领导是知名校友,高校会找来,(他们)可能抹不开面子,应允一些岗位优先考虑母校毕业生。不过,这种情况最近几年越来越少。”

情况相似,另一位湖北某民营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和学校的合作在逐步淡化。“之前签过三年或五年的定向、优先招聘某些高校毕业生的协议,”该人士解释,“2022年赶在最后一年,往后这种协议会减少。”

如今已是疫情下第三个毕业季。前述教育学者认为,高校访企拓岗如果能形成大量订单式的岗位,对接更有意义,如果只是靠一场直播推荐十几个学生,效率不高。“本质来看,校长书记访企拓岗并不能增加总的就业需求,反而加剧学校之间的竞争。”

高职与本科竞争

不仅是上海,在其他地区,高校领导访企拓岗也可能受疫情波动影响,难以线下走访。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校长尹艺霏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截至目前,她走访了53家用人单位,校领导班子8人共走访了406家。“并不是每一家都有岗位空缺,(我们)和其中42家签订了校企合作。”

前述教育学者所说的订单式对接,正是尹艺霏所追求的。她走访的企业中,很多中小企业只有几个岗位,而且往往和毕业生专业并不对口,不如“抓大放小”。尹艺霏最终签的42家,是需求量较大的用人单位,她提供的岗位拓展数据,是6700多个。

相比王宏舟,尹艺霏要推介的是高职学生,压力更大。“我们不仅要和同类型学生竞争,很多时候还要和本科竞争。”

以医院招护士为例,许多医院对学历要求起点就是本科,根本不考虑专科毕业生。从3月到5月,尹艺霏在黔西南州跑了12家医院,试图说服医院给专科毕业生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

“校领导要在营销端发力,我去推销我的学生,要知道强项和优势在哪里,学生好在哪里,我要说得出来。”这是尹艺霏认为的访企拓岗工作核心。

她到访了12家医院,都要向对方提出,护理是非常强技能型的岗位,对人的技能、技术、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希望对方不要唯学历论。“历年来,全国护士从业资格证过关率大概70%,我们学校2021年过关率是92%,远远超过平均水平,在贵州省内排名也在前列。这足以证明我们人才培养质量是达标的,学生技能是优秀的,我们希望医院给学生一个公平就业机会。”尹艺霏总是这样对医院领导说。

黔西南州某县人民医院的招聘机会就是这样“磨下来的”。2022年3月,该院的招聘公告上,明确要求护士要有本科学历。

尹艺霏不死心,拜访时,她和医院院长再三讨论“唯学历论”的问题。她举了自己学校的例子,汽车修理专业要招聘一名老师,一个是高学历人才,但他没修过车,另一个学历相对低一些,但他修过十年车,怎么选。

“用高学历的人,学校师资结构会很好看,但他没修过车,我认为他教不了学生。”在尹艺霏看来,职业教育是最实用的教育。当时,院长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说得有道理。”

尹艺霏继续说,护士重技能,最直接的是打针准不准,疼不疼。“如果打得好,你为什么不给她一个机会呢?”

当天,尹艺霏就把医院院长请到了学校,参观学校对护士毕业生的实训——场景和工作岗位场景完全对接。

修改招聘公告要经过主管部门审批,已经来不及了,但院长承诺,5月的招聘将优先考虑该校,不限制本科学历。

对比起2022年访企拓岗与往年的区别,尹艺霏说有两大不同。首先是压力大,数量上,她拜访的企业比往年同期多了一倍。更大的区别则是,2022年她感受到来自政府的资源支持更明显。

尹艺霏承认,其实她也找了当地县政府领导,打电话给医院做工作,才最终争取到学生参加就业竞争的机会。

而上海海洋大学,在为退伍大学生士兵直播推介前,还联系了上海市退伍军人事务局,由对方联系推荐了7家单位参加直播会,并派事务局相关人士全程参加。

访企级别提高之后

“就业率不能比2021年低,至少要持平。”前述教育学者分析,这几乎是所有高校看待就业率、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就业率的统计一般在年底“一锤定音”。现在每个月,高校都要向教育部更新就业率,而教育部特别关注的时点是9月1日——这个节点的就业率,与当年年底最终的就业率将基本一致。

贵州省有46所高职院校,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的毕业生人数在其中排第一。“去年学校就业率超过98%,今年、明年必须保持,还要更好。”尹艺霏说,然而竞争空前激烈,她从2022年1月开始联系企业,走访时发现,很多企业已经被其他学校走访过了。

教育部相关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往年,高校访企拓岗可能不会“让书记和校长频繁出动”。书记校长出动,代表了学校对企业和就业工作的重视。

尹艺霏2022年走访更多,感受更直观。“企业看到书记校长还是更尊重的,因为有些事只有我们(领导层)可以决策。”

尹艺霏拜访过一家市级农村商业银行。一开始银行给出的岗位不多,还对学校提出了诉求——让学校动员老师到该行做消费贷款。“如果普通老师去,他们拍不了板,我去我就说可以,搭一个宣传平台,年轻老师也有贷款需求,某种程度也是给老师提供一个正规贷款的选择。”作为交换,尹艺霏提出,希望银行多提供一些招聘岗位。最终,她的访企成果是,30个岗位。

还有一些学校利用共建优势去向对口企业争取。比如,西安石油大学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校长李天太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校领导走访了中煤地下空间、中石化绿源等4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拓岗230余个。

三场直播过后,王宏舟表示,还有学校联系咨询具体做法,其中包括兰州大学这样的985高校。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南方周末】所有,腾讯新闻享有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