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智慧:闲时吃紧,忙里偷闲

作者 | 樊登读书 · 六月安夏
主播 | 樊登读书 · 闻悦
图片
《菜根谭》中说:
“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太闲或太忙,都算不上理想生活。收放有致,张弛有度,才是最佳状态。
所以,人到一定年纪,一定要平衡好自己的节奏。
诸事顺遂时,保持危机意识。焦头烂额时,寻求喘息之机。
这样,才能活得从容。
古人有言:“无事如有事。”
把无事的日子,当做有事来过。闲而不殆,慢而不散,常备不懈,未雨绸缪。
这样,哪怕危机来临,也不至于仓皇无措。
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远房宗室。齐燕战争时,田单曾率亲族至安平生活。
当时的安平,还未受到战事牵连。城中百姓大都按部就班过着平淡的日子,贵族们更是整日赋闲,享受着放纵和安逸。
但田单却截然不同。
眼看众人无所事事,他开始“找事”。
他命令族人,将车轴两头的突出尖端部分全部锯掉,然后再一律包上铁箍。
对此,大伙当然不愿意。躺平的日子过惯了,谁都想一直清闲。
但碍于等级权威,族人们还是做了。
却不想,正是田单这个看似多余的行为,救了全族人的性命。
因为就在田氏一族完成“车辆改造”后不久,燕军就打到了安平。
慌乱的人们纷纷乘车逃向城门,但却因为过度拥挤车轴被撞裂,不幸遭燕军俘虏。
唯独田单的宗族,因改良了车辆,行动迅速,最终顺利逃脱。
老话常讲:
“闲则生废,废而毁人。”
闲得太久,人就会不思进取,变得消极颓废。当危机与祸患来临,才发现已然没了与之对抗的勇气和能力。
图片
就像前些年不少人,以为自己抱得了“铁饭碗”,到单位上便终日无所事事。一杯茶,一张报纸,就能混一天。
不想,随着时代变换发展,“变”成了唯一的不变。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当“铁饭碗”被砸掉后,这些人因为闲得太久,已经身无所长。回到社会时,只能落得被无情淘汰的残酷下场。
纪伯伦曾言:
“对安逸的欲望,会扼杀灵魂的激情。”
我们可以追求安逸,但必须适度。因为一味的放纵和闲散,会让人废掉。
只有闲而不懒,闲而不庸,才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蒋勋说过:
“忙是心加上死亡的亡,如果太忙,心灵一定会死亡。”
毫无节制的忙碌,无法带来生命的丰盈,反而会让人丧失自我。
只有懂得在纷繁的日子里,寻找一息喘息之机,生活才会过得有滋有味。
汪曾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的一生,就是“忙里偷闲”的最佳写照。
1958年,汪曾祺被下放到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昔日的风雅人士,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在研究所的那段日子里,他需要起猪圈、刨猪粪、背粮食、去果园搞种植、给果树喷杀菌剂。
因为农活繁重,他每天都是马不停蹄,奔波劳作。一天工作下来,更是常常被累得趴在床上起不来。
可尽管如此,汪曾祺依然会伺机偷闲躲静,想方设法在纷繁的日子里,给灵魂一席栖息之地。
不管平时多忙,汪曾祺总会抽空,搞搞自己喜欢的文学工作。在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汪曾祺都会看书、写作。
日复一日,那些不起眼的“闲时间”,让他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后来,他更是凭借着这段时间扎实的积累,写出了大量传世经典。
汪曾祺的文字里,有柴米油盐,有花鸟鱼虫,有人间草木,有山水风景。
那份烟火气息和豁达诗意,让他在灰暗的日子里,照出了一道光,将自己所经历的苦难,化作人生中最独特的印记。
假如当时的汪曾祺,困于农忙不能自拔,那他将会和其他被下放的人们一般,活得愁眉苦脸、毫无生气。
古人说:
“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蔡澜曾也说过:“只有闲下来的时候,人们才能回归自我,养精蓄锐。”
图片
不可否认,忙忙碌碌是生活的常态。
但忙里偷闲,才符合生命的常理,才能让我们拥抱生命最本真的温度。
人生在世,我们要学会给自己适时松绑。
这样,更容易在繁忙中嗅到幸福的味道。
所以,不妨试着在自己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中,拿出一点“闲”,来犒赏自己。
可以是放放空,散散步,喝喝茶,陪陪身边的家人。也可以是看看大千世界的风景,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
花开半夏,酒饮微醺。
偷得浮生半日闲,如此的日子,才有意趣。
康熙在《庭训格言》中说:
“无事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如无事般镇定。”
他自己,也是将这句话践行到了极致。
在历史上,康熙是出了名的“勤政”。平定三藩,收台湾,亲征准噶尔,驱逐沙俄……这些大事,桩桩件件错综复杂,令人焦头烂额。
但无论多忙,康熙都会抽时间研修文学和书法,来培养自己的儒雅之气。
根据记载,康熙喜欢看帖、临帖,他常常会让身边的宫人,将各个朝代的字画真迹放在椅子边,处理政事之余,找机会翻阅学习。
凭借着这些碎片化的积累,康熙练就出一手圆劲秀逸的好字。
挥洒翰墨间,他不仅让自己品尝到了闲适的意趣,还凭借亲书颁赐的碑、匾、榜、扇等,笼络了汉族士人,巩固了政权统一。
不过,康熙的高明绝不限于此。除了文学修养了得,他未雨绸缪的政治韬略,更是为人称赞。
康熙中期,国家稳定,政治清明,一片盛世繁荣之景。
尤其是为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满朝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可康熙却居安思危,悄悄准备起了一件大事。
为了避免八旗官兵骄逸自安,康熙亲自带人勘测蒙古各部敬献的牧场,规划建成了著名的“木兰围场”,并每年率众在此狩猎,来保持全军的体能及战斗力。
史料中说,康熙一生在木兰围场开展了48次秋狝。
事实也证明,他的这些决策极为正确。
在后来的沙俄之战,青海、西藏平定之战,噶尔丹平定之战当中,康熙的大军战力满满,势如破竹,最终实现了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
而这一切,全都源于平日的勤勉练习。
有人说:“生活从不是扬鞭奋蹄一冲到底,要学会根据情况调整状态。”
图片
这要求我们不仅仅能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也要懂得在逼仄紧密的日子里,给自己一点舒朗。
所以,忙时别太忙,闲时也别真闲。
伸缩有度,才能控制自我。有忙有闲,才能主宰人生。
《礼记·杂记》中言: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活着的每一程,都需要在不断的张弛平衡中,来回游走。
在闲暇之时,不要彻底松乏,居安思危,才能有备无患。
在忙碌之余,懂得适时消遣,劳逸结合,才能细水长流。
闲要闲得有节,忙要忙得适度。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点个「在看」,愿往后余生,我们都能把握好忙与闲的分寸,以舒服的姿态,活出人间理想,步履从容。
作者 | 六月安夏,用文字记录思考。努力将平凡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主编 | 阿医
排版 | 郑向北
音乐 | 三寸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