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和“校长爸爸”

十年前,一位自闭症儿童的母亲找到李际新,想让自己的孩子到他的学校随班就读。
李际新当时是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校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家长的苦苦哀求,看着自闭症孩子空洞的眼神,李际新决定试一试。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患自闭症的孩子情绪自控能力差,坐不住,还会突然尖叫。”李际新说。
与自闭症孩子同处一间教室,引发了其他孩子家长的不满。情绪激动的家长们,集体来到学校要求李际新开除那个“不一样的孩子”。
面对众多家长,李际新说:“我们都有自己的孩子,不如换位思考,假如这孩子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呢?”
家长们面露难色,没了声音。李际新继续说:“我保证绝不拿课堂质量开玩笑,请大家给这个孩子一个机会。”
李际新望着散去的家长们,在心里暗下决心。
从这一天开始,李际新着手调整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安排自闭症患儿与普通学生在一起进行融入式学习。
图片
校长李际新(左)和孩子们。受访人供图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自闭患儿加入到李际新的学校里。面对自闭患儿越来越多,李际新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经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将其他孩子分去了别的学校,把当时全部22名特殊孩子都留下来。
“让每个残疾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一个都不能少”成为了李际新的信念,但难题也随之而来。
没有教材怎么办?
在国内没有统一的自闭症儿童教材的情况下,李际新着手研究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参考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方法。不知道多少个日夜过去,李际新拿出了一整套课程表,其中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保健七门一般性课程。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信息技术、康复训练、校本课程、书法、绘画与手工制作、古诗、心理沙盘、游泳、地滚球等八项选择性课程。
“首先要提升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李际新说。
图片
校长李际新(中)和孩子们。受访人供图
李际新和老师们的努力有了效果。当一个上学以来从来没有说过话的孩子,训练三年后,突然开口说话时,李际新感动得热泪盈眶。
正是这些孩子的一点点改变,成为了老师和家长坚持下来的理由。但对于老师来说,坚持显得更为可贵。
“每一位老师几乎都是从零开始。”李际新说。从普教老师转变为一名特教老师,意味着此前的经验全部作废,重新开始。
因为自闭症的特殊性,多数孩子存在语言发展障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自我介绍,就需要几十次、上百次的强化重复教学,却往往收获了一次又一次挫败。不仅如此,自闭症患儿的行为不可控,上课中突然被孩子抱住或者推搡的情况不可避免,甚至被抓伤、咬伤的情况也时常出现。李际新和其他老师们从未因此嫌弃、抱怨,而是积极与孩子交流。
时间一天天过去,老师和孩子在彼此心里都留出了对方的位置。口碑在自闭患儿家长口中流传开来,越来越多的自闭患儿家长慕名来到这里。短短几年,在校学生数增加到40人。
“李校长让我们孩子有了可以学习的希望,他就是孩子们的‘校长爸爸’。”刘同学的家长说。
2016年,李际新了解到游泳对自闭患儿的康复训练有显著效果,他便着手寻找游泳馆。
在吃了几个闭门羹之后,终于有一家游泳馆愿意免费提供场地。开游泳馆那么多年,但是游泳馆老板詹丽敏还是第一次看见眼前的情景。“他们拍打水面,旋转、蹲跳......特别兴奋,在泳池里到处跑,不停地释放自己的情绪,看得出来,孩子们很喜欢,我也决定将游泳馆的大门永远为孩子们敞开。”
“同时,这也暴露出某些孩子紧张、哭喊、不会自己穿脱衣服等一些问题。”李际新准备先从这些问题入手。
慢慢的,孩子们熟悉了每周两次的游泳课。他们可以从滑梯处入水,在水中行走,并且熟练地漂浮、憋气、换气、划水、蹬腿、蛙泳以及自由泳等。
图片
校长李际新(左)组织孩子们游泳。受访人供图
四年时间,李际新的孩子们全部都可以独立下水,其中有2人拿到了国家颁发的游泳一级证书,36人能在水中漂浮,12人学会蛙泳,2人学会自由泳。“游泳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不管寒冬酷暑,雨雪交加,几乎没有缺席。即使不能下水,也要到游泳馆去看一看。”李际新说。“游泳课的的确确使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情绪稳定,身体健壮,能按指令完成任务,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图片
校长李际新(右)组织孩子们游泳。受访人供图
毕业季,九年级的焦同学找到李际新:“‘校长爸爸’,我要去别的学校上学了。”喘了一口气,焦同学继续说:“游泳课我还可以参加吗?”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一字一顿,焦同学说得吃力却又很认真。
李际新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他不曾想过,十年前的一次决定,让他有了40多位这样的“星星的孩子”。
“回来上游泳课的时候别忘了带泳帽,你总忘。”李际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