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则戎镇冷洞村:大山深处“精神之花”坚毅绽放

兴义市则戎镇冷洞村

大山深处“精神之花”坚毅绽放

文/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周军

兴义市则戎镇冷洞村,一个地图上难见踪影而深藏万峰丛中、遍地石旮旯的小山村。

朱昌国,冷洞村支书、主任,大山里一个精神矍铄的60岁“硬汉”。

多年来,这位“硬汉”不怕天、敢斗地,不信邪、敢拼命。

朱昌国给党员干部讲述冷洞村发展历史 钱凌芸 摄

问山村春色,正谷雨,金银花期。

谷雨刚过,正是金银花长势最好的时候。冷洞村民李兴权头顶烈日,为自家的10亩金银花“翻藤”。

“卖不了好多钱,可能就是三四万块钱吧。”李兴权一边与记者交谈一边挥汗如雨地干活。

4月25日,记者走进冷洞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只见山凹间梯田层层,水池水窖星罗棋布,石头上爬满了生机盎然的金银花,通村通组路整洁宽敞,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山清水秀秧田香,景色很美。

这一切,都是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结下的硕果。

冷洞村,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山村,山体裸露,怪石嶙峋,是贵州“沙石峪”核心圈。

为了吃上饱饭,一代又一代冷洞人历尽艰辛:炸石造地、钻井找水、发展产业,最终实现“户均一亩”地的探索之路。

“别人都说我们这里是‘穷山恶水’,我就不信这个邪!”朱昌国说:“我们自己的事自己不干,谁来干?”

上世纪70年代末,冷洞村开始凿石造地,坡改梯、地改田。黄贵华 摄

正是这种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斗志,推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冷洞人开山造地,一担一担把土从石缝缝里抠出来,使每人增加2.5分水浇地,解决了吃饭问题。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从2001年全票当选村支书以来,朱昌国就带着全村1000多人,炸石造地、修水池、造水田……祖祖辈辈满山沟里找水喝、连苞谷饭都吃不饱的山里人,一年四季有了水喝,家家端上白米饭。

时间来到2009年。

这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来袭,冷洞村遇上了特大难题。

全村水窖水池修了几百个。朱昌国没有意料到旱情会如此严重,刚开始时,他并不是十分着急。

但,谁也没料到,这一次,竟然是四季连旱!

2009年8月,稻花飘香时,干旱就来了。朱昌国带着村民们,用水池蓄水拼命保住了多数稻田的收成。

收稻种麦,但地太干了,牛拉不动。朱昌国紧急联系到几台微耕机,带着村民打碎干土块,勉强种下麦子。

没雨,没雨,一直没雨……地里裂开了二指宽的缝隙。

朱昌国利用“滴灌”方式抢救金银花 查必芳 摄

朱昌国带着村民,不断抽水浇麦地。水池里的水越来越少,地却越来越干。人们用贵如油的蓄水“喂”大的麦苗,一片焦枯!

朱昌国紧张起来。他把村民召集在一起,提醒大家节约用水,给大家打气。他说:“小季减收大季补。只要雨水一来,种下水稻,蓄满水池,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2010年春节,周边村子已经有人家买水过年了。水利部门的人到各村巡视,郑重提醒朱昌国,根据预测,很可能要到5月底才会有大雨。

5月底?1000多号人得再熬好几个月!朱昌国心里异常着急。他更加频繁地带着人察看全村的每一个水窖、水池,一遍遍地在心里算计着,全村还能扛多久。按惯例巡山,查看全村金银花生长情况。天呀,石窝窝里的金银花开始蔫了!

这可要了全村的命!朱昌国的心像扎着一把刀子,阵阵生疼。

山沟沟里的金银花,是名副其实的“希望花”。

特大旱情下,金银花一株株地枯死。这可是全村人的“命根子”呀!如果经过六七年的生长、已经进入盛花期的金银花大面积枯死,全村人又要跌回到从前的苦日子。

村民们纷纷顶着烈日,背水攀山,在石旮旯里一瓢瓢、一株株地浇灌。可让人绝望的是,几瓢水浇下去,刨开根部一看,土还是干的。

一株,一株,又一株……水池里的水快要见底了,村民背水的肩膀都磨破了,金银花还在不断地枯死。

晚上,朱昌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一株株枯死的苗株,村民们急迫的目光,像幻灯片一样在他的脑海里来回变换。

怎么办?怎么办?

挑水?抽水?打井?一个个的办法想出来了,又一个个被他否定。

夜晚,干涸的群山一片黑暗,但把老百姓的金银花当成自己生命的朱昌国终于在反反复复、绞尽脑汁后找到了光明——

突然,他脑海里灵光一闪:“滴灌!”

就是这“滴灌”,挽救了村里2000亩垂死的金银花,也保住了村民增收的希望。

2010年4月4日,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头疼,大地冒着热浪一片死气沉沉,没了生机。然而,这却是一让人铭记的日子。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贵州最严重旱灾核心区——冷洞村。

温家宝总理实地了解当地干部群众炸石整地、在山旮旯里种金银花和干群齐心战旱魔的奋斗故事。他称赞道,“滴灌”是群众被大旱逼出来的智慧,这是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这种精神比物质还要宝贵,贵州贫穷落后面貌的改变正需要这种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2016年冷洞村贫困帽摘除。2019年,实现脱贫清零,户均纯收入175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1300元。

铁皮石斛特色产业基地 周光雷 摄

山顶绿帽子,山腰钱袋子,山脚粮坝子。进入新时代,冷洞村实现了“四步走”目标:一是实施坡改梯,土地变梯田,解决吃饭问题;二是修建蓄水池、水浇池和水窖,解决饮水问题;三是修建通村通组路,解决出行问题;四是多元化发展产业,解决增收问题。

昔日“石旮旯”,变成今日“米粮川”,冷洞人创造了绝地逢生的人间奇迹。

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在新时代改革发展路上,冷洞村产业方兴未艾,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大跨越,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在新时代贵州精神的指引下,冷洞村走出了铿锵有力的致富路,在振兴乡村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冷洞村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张力博 摄

“美好乡村画卷正在铺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成为现实。”朱昌国信心满满地说。

傍晚,记者离开时,但见冷洞村石旮旯里的金银花正含苞待放,在夕阳中层层摇曳。

来源:黔西南日报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审:石征壁 文国坤

本期二审:魏浩然 彭原清

编务终审:查必芳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www.qxnrb.com

官网:www.zgqxn.com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