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尔沁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央广网通辽6月28日消息(见习记者 魏全民)通辽市科尔沁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重点项目“1+N”带动方式(一个重点项目村辐射带动N个村发展),凝聚助推产业振兴的强大合力。

高凤珍是科尔沁区育新镇小三合兴村的村民,多年前患脑溢血后,腿脚有些不麻利,更干不了农活,老伴也瘫痪在床。一年到头家里的开支加上两位老人的医药费都靠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入不敷出。像高凤珍这样的困难户村上还有好几家。

为了增加村民们的收入,育新镇小三合兴村党支部书记李树祥深知,只有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战斗堡垒的引领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拓宽村民们的增收途径。育新镇小三合兴村党支部通过支部引导、党员示范、互帮互助,组建圆葱种植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团队,依托圆葱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与大连农畅进出口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成功打响了自己的圆葱特色品牌,很多困难户都加入到了合作社。

小三合兴村的圆葱郁郁葱葱(央广网发 张智敏 摄)

育新镇小三合兴村农民高凤珍介绍说:“加入合作社以后我们有收入了,一年给两千块钱,有了这两千块钱解决了很多事,这样的村集体、村干部去哪里找啊,处处给我们找出路”。和高凤珍一样,育新镇很多村民都在小三合兴圆葱种植合作社入了股,年底合作社保证每年每人每亩地1000元的兜底收入,同时在圆葱种植过程中优先聘用困难户参与生产打工,激发大家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多元途径的增收。

育新镇小三合兴村的圆葱产品直销全国各地,并外销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周边十几个国家。农户种植圆葱效益可观,产量约为15000斤/亩,近年价格均在0.9元/斤以上,每亩纯效益可达5500元,比种植其他大田作物能够增收4700元左右。小三合兴还流转周边土地种植圆葱3000亩,带动辐射周边150个村囤,合作种植圆葱总面积达2万亩,圆葱种植户实现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小三合兴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8年,圆葱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优秀示范合作社”,并列入全国300强中的第66位。

小三合兴村的圆葱即将收获 (央广网发 张智敏 摄)

而在科尔沁区木里图镇东海力斯台村,全村813口人,耕地5200亩,村内没有任何产业,更谈不上集体收入,想要增收就要有产业带动。

2019年,木里图镇东海力斯台村党支部书记杨勇在村里试种大葱,第一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效益。于是他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村民从种到销享受了“一条龙”的管理和服务。

村民田绘杰是第一批跟着杨勇种植大葱的村民,自打加入合作社后,她就当起了“甩手掌柜”,今年流转了60亩土地,从种到收,她没操一点心。“都有专人,到时候摘、铲、浇都有人专门给整,不用自己操啥心”,村民田绘杰说道。

东海力斯台村党支部书记杨勇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一亩地的亩产可以达到3000斤,按一斤七毛左右的“上车价”,每亩地预计能产生经济效益近万元。

看到效益后,东海力斯台村创新打造以党建为引领,以“枫桥”治理焕新风为品牌,以“合作社+网格化+清单考评”为体系的乡村治理新模式。由支部书记牵头,带领村“两委”成员和村内种植能人,成立康盈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村民土地,与久鑫绿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接,形成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产销模式发展大葱产业。

大林镇西归力村的锦绣海棠挂满枝头 (央广网发 闫石 摄)

东海力斯台村的大葱通过了内蒙古绿色食品认证,成功销往北京、黑龙江、山东等15个城市。2021年,全村的大葱种植面积达3500亩,产量在15000斤/亩,价格为0.7元/斤,平均亩利润4000元以上。仅大葱一项,村民收入就达1200余万元。今年,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种植大葱面积达到5200多亩,年总产量将近8000万斤,能够带动5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现在的东海力斯台村,连片种植的大葱,形成了木里图镇独具特色的种植产业链,大葱产业已成为东海力斯台村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也为小康路上的新农人们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截至目前,科尔沁区共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84家,实施重点项目村44个,带动142个村嘎查发展圆葱、大葱、红鲜椒等特色产业,108个村嘎查发展育肥牛养殖、蔬菜大棚等种养殖项目,带动周边群众6万余人增收致富,切实促进了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和主导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