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三板挂牌公司861家 数量居全国各辖区第一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证券交易所获悉,截至6月28日,北京市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公司1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861家,企业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这些“专精特新”公司具有创新属性突出、融资能力较强和储备资源充足的特点。

据北京证券交易所办公室主任龙海洋介绍,北交所设立后,一直积极强化与北京市各委办局、区(县)的联系和与合作,已与市金融局、市经信局、西城区和平谷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朝阳、大兴和房山区的战略合作协议正筹划中。在此基础上,北交所与市金融局共建了企业上市专班工作机制,与市经信局共同推进“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工程,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开展“育英计划”企业上市服务,形成支持北京市企业到北交所上市发展的合力。

截至6月28日,北京市北交所上市公司11家,排名全国第3位;新三板挂牌公司861家,企业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一是创新属性突出。北京市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支出4,132.44万元,平均研发强度4.29%,高于社会平均研发强度1.85个百分点,6家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或现代服务业,符合首都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定位。二是融资能力较强。11家上市公司平均融资2.3亿元,平均发行市盈率28.95倍,融资金额高于北交所市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2家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共激励核心人员约60人,有效激发了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长期良性发展。三是储备资源充足。在审企业方面,北京地区有17家,平均净利润超5,000万元,平均研发投入超4,900万元,平均研发强度超10 %。后备企业方面,北京市新三板挂牌公司有861家,数量居全国各辖区第一,有112家企业符合北交所财务条件。

新闻链接:北交所开市7个月 整体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据北交所办公室主任龙海洋介绍,北交所开市7个月以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整体看,市场呈现出结构性、趋势性向好的积极变化。这种整体发展出现了四大特点——

一是发行上市实现常态化,优质企业汇聚效应显现。 截至6月28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00家,总市值2177.45亿元,中小企业占比78%,覆盖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碳”、消费等多元细分创新领域,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占比超八成,体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化创新形态。100家公司2021年平均营收、净利润分别为7亿元、7625万元,示范效应显现。

二是市场功能有效发挥,投融两端对接效率显著提升。公开发行累计融资208.86亿元,平均每家公开发行融资超2亿元,为中小企业注入资本“活水”。

三是市场生态逐步优化,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截至6月28日,市场合格投资者已超500万,社保基金、QFII均已进场,参与北交所投资的公募基金累计超过500只,持仓市值稳步增加。

四是北交所和新三板递进发展、一体发展优势逐步彰显。新增挂牌公司质量明显提升,今年以来新申请挂牌公司195家,是去年同期4倍,其中超七成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新申请挂牌公司平均总资产4.47亿元、平均净资产2.42亿元、平均营业收入3.86亿元、平均净利润3800.73万元。

北交所与新三板一体发展的总方向是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下一步,将从五个方面持续通过改革创新提升市场功能。一是扩大市场规模。二是促进交易活跃。三是丰富融资品种。四是优化市场生态。五是提升公司质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