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品味大雅 感受幸福|蜀写新篇·县在行动

丹棱县隶属于四川省眉山市,古称齐乐郡,因城北红色有棱、状若飞旗的赤岩山而得名。它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岷江以西、青衣江以东、总岗山脉南麓。
丹棱是大雅文化的发祥地大雅文化是当地世代流传的本土人文历史。历代丹棱人都不曾因岁月流逝,而淡忘大雅堂数百年来对学子的教化、熏陶、激励作用。
图片
图片
柑橘佳品 打造甜蜜丹棱
说到丹棱,不得不提的三张名片,第一就是水果之乡的美名。四川自古盛产柑橘,其中丹棱柑橘最为甜美,得益于丹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适宜的土壤酸碱度,和近乎完美的日照时长,丹棱桔橙的果实呈葫芦形或倒卵圆形,果顶平、柱点微凹;果皮橙色、较粗,易剥皮;果肉橙色、脆嫩化渣、味浓甜,多汁,无核,品质上等。
图片
目前,丹棱已成为
全国最大的“不知火”生产基地之一
在发展“不知火”的同时
还积极发展同样优质并各富特色的
其他几类优质桔橙
图片
传统名品丹棱冻粑 飘香四海
丹棱美食众多
其中丹棱冻粑驰名海内外
《食说》中记,唐时,古邑丹棱,时至腊月,民逮天寒,以米磨浆,入缸存之,数日,蒸而食之。名曰丹棱冻粑。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丹棱冻粑由优质籼米、糯米、大豆等原料,利用发酵原理,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即可作佐餐佳品,又可用于消闲食品,老少皆宜。
图片
丹棱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活性生物菌种,使丹棱冻粑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不加酵母自然发酵至最佳状态,加上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先天水、土资源没有污染、加工的均为当地产的品质优良的大米,因而使丹棱冻粑形成醇香浓郁、味糯滋润、舒爽适口的独特品质。周边区县一些作坊也纷纷效仿,可没有一家能够做出丹棱冻粑的纯正味道。2011年9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丹棱冻粑"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图片
唢呐匠心 传承百年非遗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
四川省丹棱县的唢呐艺术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经过文化艺术家们多年的挖掘整理提高,先后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艺术节和大型经贸活动演奏,名震巴蜀,享誉全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唢呐艺术之乡”
丹棱唢呐为中国民间唢呐南派支系之一,旋律悠扬,节奏明快,是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优秀传统民间民俗文化。
据考证,丹棱唢呐起源于清朝中期,到清末民初,唢呐在丹棱民间普遍使用。遇节日、庆典场合表演时,常常以几十上百甚至上千名唢呐手集体吹奏,用大锣、大钹、震天鼓等众多打击乐配合,或集体演奏,或编队巡游,场面气势恢宏,声应四面八方。
图片
说起丹棱唢呐,就不得不说它如今的代表人物杨家文。今年57岁的杨家文,吹奏唢呐已有30余年,是丹棱县民间唢呐第五代传人,也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丹棱民间唢呐的唯一一个代表性传承人,代表着目前丹棱唢呐的最高水准。
2006年,丹棱唢呐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历了160多年的曲折发展,如今大量的保护措施,为丹棱唢呐的“新生”创造了条件。
图片
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中共丹棱县委书记郭红表示,近年来,丹棱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统揽:
——做好守山护水文章,打好污染治理硬仗,“美丽宜居乡村”达标率91.6%,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做好绿色发展文章,全面实施“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实现种养循环覆盖率90%以上,建成全国绿色食品(杂柑)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4.3万亩,丹橙园区获评省级三星级农业园区;
——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打造形成大雅堂文化研学、幸福古村乡愁游村、桔香稻田农趣赏玩、老峨山休闲养生等新业态新场景,其中幸福古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图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淳朴勤劳的丹棱人民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中有自己的独特节奏,发展与传承,都是丹棱人民所追逐和坚守的。享誉海内外的“不知火”把甜蜜带给千家万户。现代快节奏的喧嚣生活中,唢呐一出,万籁俱寂。丹棱,实不负“齐乐郡”之称也。
展望未来,丹棱县还将大力实施“五大系统工程”,致力于探索西部地区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来源丨四川发布客户端
记者丨周俐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