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报告:2030年中国女性内衣市场规模可达4953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碧华 综合报道

7月3日,由都市丽人联合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内衣委员会、京东服饰、前瞻产业研究院首发的《中国女性内衣白皮书》正式出炉。白皮书剖析了变化中的中国女性内衣市场,指出多元化的女性内衣需求核心聚焦于“舒适且有型”,并指出盲选是中国女性目前内衣消费的最大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下中国女性内衣市场参与者众多,除了都市丽人、曼妮芬、安莉芳、爱慕、古今等本土品牌以外,还有华歌尔、黛安芬、维密等国外品牌, 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蕉内、Ubras、奶糖派、内外、有棵树等新兴内衣品牌,围绕着“舒适内衣”细分内衣产品,进一步刺激了市场的消费欲望和需求,推动了整体女性内衣行业的发展。

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女性内衣市场从2016年139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69亿元,但目前我国内衣占人均服装支出比重、女性内衣消费支出、消费频次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未来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和女性价值观的改变,中国女性内衣市场将呈现爆发性增长。

据悉,在2021年主要国家内衣占人均服装支出比重的对比中,法国位列第一,达20%;其次是英国(16%)、美国(13%),而中国位列第四,比重为10%。中国女性的内衣消费支出和内衣消费频次都要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为人均40美元,约4次/年;欧美发达国家为100美元,人均12次/年。基于上述现状与趋势判断,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中国女性内衣市场规模可达4953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女性内衣市场集中度较低。相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和2021年中、美、日女性内衣市场前五品牌市场占有率对比中,中国女性内衣市场前五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2020年为7.6%,2021年为8.9%,同期美、日女性内衣市场前五品牌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0.8%、67%和61%、67.8%。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女性内衣市场集中度比较低,行业没有完整发展起来,市场竞争不充分、不饱和,内衣品牌集中度低。头部品牌优势不突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需要长期的爬坡过程,才能在未来引领市场的发展。”前瞻产业研究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宛卿表示。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从市场规模、产业链配套等方面来看,中国内衣市场在全球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内衣委员会会长彭桂福指出,在今年上半年全国疫情多发的情况下,内衣行业仍然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他预计下半年全国内衣行业大概会保持跟去年持平的水平(即不多于10%的幅度)发展。

在都市丽人董事长兼CEO郑耀南看来,这几年疫情期间,内衣线上市场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疫情的反复,很多消费者转到了线上购买,中国变成了多渠道、多触点。”与此同时,中国女性对内衣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内衣品类趋于细分。

李宛卿表示,目前内衣的需求主要可以分为功能性需求和穿搭需求,功能性需求主要有聚拢、改善下垂、收副乳等,穿搭性需求主要有简约、成熟、性感风等。“目前大多数女性认知还不充分,这方面的意识需要被发掘起来。”

而从区域上看,由于不同生活环境、方式存在不同的差异,需求也存在着个性化的特点。“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较大,同时时尚潮流盛行,女性追求放松的同时还注重穿搭,对内衣的需求更偏好舒适和时尚。三、四线城市生活相对悠闲,社会活动更多,平均收入相对较低,女性对内衣的关注更加侧重功能的需求和产品的性价比。”李宛卿进一步解释。

《中国女性内衣白皮书》指出,中国女性消费者易受外部营销、推荐、流行的影响而盲选内衣,并未购买和穿戴真正适合自己的内衣。据京东数据显示,尺码不合适占据内衣退货榜首的位置。“首先是在标准上,国家没有强制性的标准,国内行业标准制定的时间也比较久远。此外,国内传统品牌与一些新兴品牌的尺码存在不统一的现象。”李宛卿认为,随着消费者对内衣需求的升级,专业内衣应凭借专业的模杯、功能、研发、面料、质检等方面满足广大女性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内衣需求。

面对中国女性内衣需求的痛点,郑耀南认为,“专业内衣”必须引导女性走出消费误区、引领主流市场。“随着中国女性对内衣的消费频次和消费价格的增长,在专业品牌的带领下,中国内衣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内衣行业将迎来转型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