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成为一名农民丨科技大棚的新农人

7月7日,工程师正在调试机器人。

早晨,整洁的连栋温室内,一个带着“笑脸”的机器人启动,缓缓驶向番茄园区,在种植区轨道前停步、转身,对接轨道后,开始了真正的技能秀。

行进间通过摄像头识别,它可以分辨番茄成熟度,然后启动金刚臂实施摘取。全流程一气呵成,这让在一旁观看的工程师松了口气。负责机器人设计、建设的团队被称之为“博士团队”,目前正在对多个农业自动机器人进行调整,为最终的交付上线做准备。

7月7日,朝阳区朝来农艺园,工作人员在连栋温室各自忙碌。

不远处,吊秧绳下番茄藤均匀排开,成熟的番茄悬挂半空,董艳宏正在学习如何摘果。她是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主要工作是让智慧农业监测管理平台更加符合农业生产需求。

发现实际需求的最好方式是成为使用者。董艳宏每周都要在农场里工作两三天,收集工作人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家是农村的,父母现在还在种地。”董艳宏从小就熟悉田间地头里的工作,现在回到大棚,有一点是不一样的,就是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她掌握了新技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未来让农业生产更加便利,像父母一样的农民也不用那么辛苦。“我觉得还挺有成就感的。”

7月4日,董艳宏正在尝试修剪番茄藤。

今年3月开始,朝来农艺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大部分是来就职工作的,但有两个年轻人是例外。王远(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他来自辽宁,是一名农业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接下来准备专升本,正好现在空闲,就决定来提前体验下”。

初到农场,王远的第一印象是高端。这种高端的印象主要来自整洁的环境和智能化设施。

农场技术员毛盼龙正在办公室里准备材料。毕业于林学专业后,一直深耕农业领域,1991年出生的他已经是农场的一位“老师傅”,目前主要负责农作物的培育。工作过程中,逐渐开始接触运营、销售的全流程。

6月23日,毛盼龙查看大棚情况。

7月4日,毛盼龙正在通过实时监控,查看园区情况。

办公室内一块巨大的显示屏,便是他的“分身”体现。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整个农场的情况。除了常规的监控探头之外,还配有远红外摄像头,温度、湿度传感器等一系列的高科技设备。

“这些设备都是实时反馈的。通过这些设备,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农场的情况。”这里的所有采集数据与智能设备都进行了互联互通,相互协作。收集到的大量数据信息,结合分析对后期农作物生产做出指导。

7月7日,毛盼龙正在电话沟通了解园内设备使用情况。

对于高科技介入农业生产,毛盼龙很看好未来前景,“这个农场存在的意义,就是要证明它未来的价值”。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王飞 摄影报道

编辑 郑新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