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大美青海 生态旅游”亮丽名片

图片
徜徉天地之间。本报记者 李娜 摄
图片
感受民族风情。本报记者 郭靓 摄
图片
骑行油菜花海。本报记者 魏雅琪 李娜 摄
苍茫高山、葱郁森林、广袤草原、逶迤冰川、湛蓝湖泊、丝路古道、民族风情、历史文化……青海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备受国内外游客关注青睐。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和在青海考察时,赋予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为青海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三五”期间,青海接待游客1.9亿人次,旅游收入2100亿元,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旅游精品路线不断涌现,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模式创新发展。
在发展的道路上,青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美青海 生态旅游”品牌唱响全国乃至世界,绘就“诗和远方”的动人画卷。
生态旅游风景道 串起青海好风光
夏日如约而至,骑行或自驾在被誉为“青海最美公路”的扎碾公路,大自然的气息迎面而来,格桑花在绿树的映衬下更显娇美,引得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扎碾公路起自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扎隆沟,终至乐都区碾伯镇,全长50.79公里。沿线穿越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和乐都仓家峡省级森林公园,一路穿过旖旎的群山,跨过奔流的绿水,联通美丽村镇,融合特色文化,绽放迷人风景,成为青海最美的生态旅游公路。
“扎碾公路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引领每一位经过的游人穿行在秀美的景色里,像极了车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市民谢凤英如此感慨。
近年来,随着“旅游+”“交通+”“生态+”的发展,促使青海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打造了以国道、省道、铁路沿线为基础,融合交通、景观、游憩和保护等多重功能的复合型道路的最美公路——扎碾公路、国道315生态旅游景观廊道、黄河生态旅游风景道、祁连山生态旅游景观道等一批生态旅游风景道,这些风景道已成为兴业富民的“产业道”、灿烂多彩的“文化道”、山清水秀的“生态道”。
“建设自然人文为主的生态旅游风景道”是《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中确定的一项重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以国道、省道、铁路沿线为基础,以黄河风情、唐蕃古道、“丝绸之路”青海道为依托,打造景观优美、特色鲜明、体验性强、带动性大、距离适度的生态旅游风景道。
“十四五”期间,青海还将规划打造大通河生态旅游风景道、全景祁连旅游风景道、“神奇天路”生态旅游风景道、黄南一号风景大道、环玉树生态旅游风景道等更多的生态旅游风景道,在满足人们绿色出行需求的基础上,给游客提供更多更完善的旅游度假的新空间、新选择。
国家森林公园 秀出青海“金山”“银山”
每年深秋时节,青海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来一场秋景游最是心旷神怡。循着“森林公园秋季美景旅游线路”,来到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便可领略重峦叠嶂、碧波松涛的独特魅力。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位于互助县东北部,距离西宁市110公里,景区森林覆盖率达77.5%,森林总蓄积量420万立方米,是青海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森林资源之一,被誉为青海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和“天然动物园”。
“国庆黄金周,无需远行,走进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在家门口就能打卡迷人秋景,赴一场与秋天的约会。”家住西宁市的黄奕因为对大自然和户外旅游的热爱,经常选择自驾游度过假期时光。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省内游、周边游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大自然,感受生态之美,享受森林旅游的意趣。为此,青海推出多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努力打造集吃、养、游、购、研、娱、学、奇旅游要素为一体的国家公园旅游新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也活跃了假日经济。
近年来,青海还大力发展高原极地旅游,谋划了一批既有生态体验又有文化感受的精品项目,打造了青藏、青川、青新、青甘区域生态旅游大环线。同时,加快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打造了一批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风景廊道,推出了三江源溯源之旅、雪山探秘之旅、国家公园生态体验之旅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生态旅游产品多样化格局初步形成。
依据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市场潜力,依托山地森林、湿地湖泊、草原荒漠和地域文化等,青海已建成青海湖、塔尔寺、祁连阿咪东索、茶卡盐湖、金银滩-原子城、贵德清清黄河、龙羊峡、坎布拉、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门源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刚察湟鱼家园、黄南麦秀国家森林公园、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等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省级实验区,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如今,“大美青海 生态旅游”金名片的知名度正不断上升。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焕发青海无限生机
随着梦幻冬季的来临,从河湟谷地到祁连草原,青海各地举办的冰雪旅游主题活动此起彼伏,为高原旅游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西宁市水井巷赶非遗大集、品传统文化,到青海省博物馆沉浸式参观虚拟展……当青海年味“邂逅”北京冬奥,青海大地处处尽显“传统文化”之美。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青海在省内和省外(线上)举行“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青海文化周系列活动。期间,受邀选送节目参加“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演出活动,重点展示了一台富有青海地方特色,凸显各民族团结共建新青海的大型主题晚会,以展览、互动、体验等方式向观众直观地介绍青海各民族刺绣、藏毯、唐卡、银铜器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及其作品。通过录制、播出微视频宣传推介青海文化旅游资源。
近年来,青海不断谋求高质量发展路径,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文旅融合创新成效涌现。
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艺作品展示展演展播机制,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黄河文化、抗击疫情等主题,先后创作推出大型生态舞剧《大河之源》、民族舞剧《唐卡》、现代京剧《生如夏花》、青海地方剧《绣河湟》等20台优秀剧目、180余个优秀现实题材作品;
全省52个图书馆、55个文化馆线上线下服务惠及1200万人次。组建100支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团队。举办重点群众文化活动1.8万余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1800余万;
2021年,省博物馆推出“1+3”主题展览,展出文物2405件,多件文物珍品首次亮相,成为全国十大热搜展览。全省41个博物馆举办“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等展览63个;
大力发展生态教育、生态研学、康养度假、文创产品、旅游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做精做强青绣、藏毯、唐卡等传统工艺文化产业,建设青藏高原生态人文传承高地……
我们看到,青海正沿着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明确方向,在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方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记者感言
与生态同行 向快乐出发
去青海湖看沁人心脾的蓝色,到祁连山阅万木葱茏的绿色,赴门源仙米林场赏枫林尽染的金色,在互助卓扎滩品无瑕冬雪的白色……近年来,青海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生态旅游是一个崭新的文化生活概念,它更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与自然和谐相处。
近年来,青海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厚植高原生态旅游发展底蕴,推动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价值,使青海生态资源的宝库、生态安全的屏障,成为全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
跳出生态看生态。青海拥有世界最大面积的高原湿地、高寒草原、灌丛和森林等生态系统,是世界四大超净区,有全国首个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许多旅游资源为“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这决定了青海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走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的生态旅游之路。
跳出青海看青海。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大美青海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有着最“大”的生态价值和最“美”的环境颜值。在全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道路上,青海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地生根。保护好生态环境,是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根本保证,也是全体青海人民和每位来青游客义不容辞的责任。
跳出旅游看旅游。对于青海,生态是幸福色,更是文化旅游的发展底色。青海在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同时,坚决扛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政治责任,不断彰显“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进一步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把潜在的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文旅品牌可“增值”。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新模式,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引导大家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善待环境,保护好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生态财富……如今,青海正在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道路上扎实前行。
让我们,与生态同行,向快乐出发!(郭靓)
作者:郭靓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