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县域丨甘肃庆城:乡村新治“三步曲” “治”出群众幸福样儿

盛夏时节,在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翟家河乡胡家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来办事的村民络绎不绝,该村党支部书记罗宪斌正忙着给村里的老人办理生存认证。办完业务,老人们坐在村部门前的树荫下纳凉。
73岁的王全喜老人告诉记者,“要说我们这个乡的变化,就是现在干部有了新干劲儿,群众也有了新风貌。”记者问:“什么是干部的新干劲儿,什么是群众的新风貌?”一旁的村民钟维祥接过话茬说:“干部一心只为老百姓干事,越干越有成就感,就是干部的新干劲儿;群众不光能把自己家的事做好,还能为集体的事、村上的事出力,这就是群众的新风貌,干部和群众你为我、我为你,这就是好现象啊。”
村民们谈的“变化”和“好现象”,便是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翟家河乡近年来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果。
培育一个党建品牌:“红蜜蜂”飞进千万家
走进翟家河乡,随处可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的忙着给乡亲们免费送快递,有的在田里义务种玉米,有的帮老年人跑腿,有的在电脑前处理村民诉求……
翟家河乡地处庆城县北部山区,群众居住分散,虽说是个老油区,但经济基础薄弱,乡上连个集市都立不起来。但是短短两年时间,翟家河乡就一跃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党建网红乡”。
“如何把一个后进乡管理好,我的想法是抓党建,用高品质党建引领群众,用真情服务感化群众,把涣散的人心凝聚在一起,人心齐泰山移。”翟家河乡党委书记王利鹏说。
图片
“红蜜蜂”服务队队员了解村民诉求(央广网发 张倩 摄)
2021年2月,翟家河乡党委在充分酝酿后,创建了“红蜜蜂”党建服务品牌,将全乡42个自然村1600余户群众纳入“红蜜蜂”服务网格,在乡政府设“红蜜蜂”服务驿站,6个村党支部各设“红蜜蜂”服务队,联系社会各界组织设立多个“红蜜蜂”服务点,全乡282名党员组成翟家河乡“红蜜蜂”服务队,对群众开展爱心公益服务。“红蜜蜂”服务队下设“乡风文明草根宣讲、夕阳红评理说法、战狼应急处置、利剑监督、科普之光、向阳花”6支特色小分队,针对群众不同的需求,开展不同的服务。
“咱们乡上的‘红蜜蜂’服务队队员救了我的命,如果不是他们,我恐怕活不到今天!”梨树渠村76岁的独居老人刘秀珍告诉记者,她身患膀胱肿瘤,前段时间腹痛难忍,儿子在外务工一时联系不上,是“红蜜蜂”服务队得知情况后把她背出家门送到医院治疗。住院期间,“红蜜蜂”服务队队员轮流陪护老人,直到她康复出院,并给予了医疗费用救助。
今年3月的一天,翟家河乡政府机关“红蜜蜂”队员接到胡家岭村村民任军的求助电话,“我需要购买化肥,但年龄大了,没有农用车,我自己拉不回来……”了解情况后,“红蜜蜂”服务驿站立即派队员代购化肥运送到任军家中。看到家中只有任军与80多岁的老父亲,“红蜜蜂”队员又主动帮助任军把家里的3亩地全部覆上了地膜。“我听邻居说有困难就找‘红蜜蜂’服务队,就试着打了电话,没想到他们真的就送来了!”任军感慨地说。
图片
“红蜜蜂”服务队队员帮村民干农活(央广网发 张倩 摄)
一年来,翟家河乡“红蜜蜂”服务队的足迹已遍布全乡,他们用行动书写着为群众排忧解难、扶贫济困的初心和担当。截至目前,“红蜜蜂”服务队累计为群众帮办实事800余件,开展各类宣传培训76场(次),参与环境卫生整治1000余人次,协调化解各类矛盾26起;争取中国联通投资650万元,实施1000余户光纤到户项目;争取爱心志愿者协会为118户群众捐赠服装2000套、鞋500双。
现在,对于翟家河乡的群众来说,成为“红蜜蜂”服务队队员,是一件很自豪的事。今年5月,翟家河乡又在6个行政村的普通群众中发展“红蜜蜂”网格长192名,“红蜜蜂”服务队队员发展到474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千家万户。
建立一张网格:架起干群“连心桥”
“要管理好一个大集体,必须要制定一套科学、规范、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王利鹏说。2021年4月,翟家河乡探索创建“1+1+3”乡村治理模式,即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线,以“红蜜蜂”党员服务队品牌为引导,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联合庆阳联通公司推出了包含党建引领、文明实践、乡村治理等36个模块在内的“数字乡镇”平台,构建起乡、村、组、网格长四级“红蜜蜂”网络治理体系,按4到10户划分网格,将全乡42个自然村1600余户群众纳入网格。提出乡、村、组干部要担当“十大员”,即基层普法的宣传员、法律文书的审查员、依法自治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社情民意的联络员、红白喜事的监督员、村规民约的引导员、道德文化的评议员、禁毒禁赌的守门员、乡风文明的治理员,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
程家河村是翟家河乡的中心村,也是乡政府所在地。简陋的村部门前一直是一片洼地,洼地旁边是村民翟兴贵家的地坑院,每遇下雨,他家就闹水灾,每遇水灾,他就找乡政府“救灾”。
去年初,乡、村干部经过多次讨论,决定把翟兴贵家迁出地坑院,并在洼地修建文化广场。5月,乡上自筹65万元,垫地扩面,修建了1500平方米的广场,并在广场旁边为翟兴贵家批复了一处宅基地,盖起了一幢二层小楼。每天傍晚,村民们就在广场上跳广场舞、散心、聊天。“修房子时乡上为我一次性补贴了5万元,建房期间,还帮我家找了临时过渡点,补助了5440元房租。”翟兴贵感激地说。
图片
“红蜜蜂”服务队队员与村民交流(央广网发 张倩 摄)
“你看,自从乡上运用了‘红蜜蜂’网格化管理新机制和‘数字乡镇’管理平台,我们每天都会在手机上收到村民的各种申请。”翟家河乡干部张静一边说一边拿着手机演示:2021年5月,路家掌村李家河组村民念月琴向书记信箱提交诉求,联通宽带网络断线。1分钟后,王利鹏在平台回复道:请杨娅萍同志协调联通公司解决断网问题。很快,平台反馈结果显示:用户插头没有插,已经处理好了。
网络的公开透明化,倒逼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为群众解决问题,干部不用每天跑腿就能掌握群众的第一手动态信息,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线上办理事务、了解政策法规和生活资讯。截至目前,翟家河乡书记信箱共收到群众诉求128起,全部得到办理,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干部千方百计为群众着想,群众也愿意跟着乡村干部干,矛盾少了,人心齐了,事好干了,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提高了,乡容乡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去年以来,翟家河乡建起了全省首家党史学习教育VR展馆,让大山里的农民第一次与高科技结缘,足不出乡就能领略党的百年荣光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实施了风貌提升工程,建设了“网红打卡点”小景观;拆违改旧、美化墙体、栽花种树,设置宣传长廊,打造出翟家河乡“十里长廊风情线”;把31孔旧窑洞和废旧危房改造为新时代文化宣传阵地。
用行动换取积分: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
“我最近获得了我们乡的‘好婆婆’荣誉称号,乡上给我颁发了荣誉证书,奖励我的80分道德积分,就相当于80块钱,可以在积分超市兑换东西、也可以到联盟商家抵顶现金。”翟家河乡路家掌村村民朱秀兰手里拎着刚兑换的大米、洗洁精、洗衣液一边走一边开心地说,“以后我要多响应乡上的号召,多劳动多出力,多挣道德积分。”
图片
村民用积分兑换商品(央广网发 张倩 摄)
朱秀兰说的积分,是翟家河乡为激发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实现乡村自治所出的新招。受地理条件制约,翟家河乡经济基础薄弱,群众居住分散,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老人孩子留守,乡村治理难度大。今年2月份,翟家河乡党委、政府在全乡探索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度,由党员带头组织1600余户群众参加义务劳动,第一次为每一位义务劳动的群众记上了道德积分。
据张静介绍,积分制以群众日常行为进行评价积分,以村为单位实施,建立“一户一档”“一人一码”积分台账,运用线上微信小程序“村民宝”和线下“积分存折”两种形式,对村民“道德积分”进行“收支”情况填写。
为了让积分“活”起来,让“小积分”有“大用处”,乡上成立了道德银行积分超市,可兑换相应分值的商品,并通过与辖区内外的商家建立道德积分银行商家联盟,以积分抵顶现金在联盟商家进行消费。目前,已有13户商户加入翟家河乡道德积分银行商家联盟,范围涵盖超市、理发店、农资门市、酒店、饭馆等。
图片
“红蜜蜂”道德银行联盟商家(央广网发 张倩 摄)
“我是第一个加入商家联盟的商户,加入商家联盟不仅能给顾客带来实惠,还能为我带来更多的回头客,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在庆城县卅铺镇经营火锅店的老板文勇康表示。
截至目前,翟家河乡农户积分在80分以上的有673户,100分以上的有230户,200分以上的有52户。乡上还在翟家河学区推行小小“红蜜蜂”管理机制,形成了学生、家长联动的治理模式,培养孩子从小树立主动学习、积极参加公共事务的意识。
翟家河乡店户村党支部书记吕胤龙感慨地说:“原来动员老百姓参与集体事务,大家都觉得这是给政府办事、给村上办事。现在,大家转变了观念,给集体做事,也是为自己做事,双收益,村上的工作好干多了。”
“如今,翟家河乡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乡村由‘散’到‘治’,人心齐了,劲都往一处使,下一步,我们要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走上由‘治’到‘富’的道路。”王利鹏坚定地说。(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