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95后”民政人:让青春在为困难群众服务中绽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青春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1998年出生的徐静雅是合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的工作人员。2020年底,她正式成为一名民政人。“我发现自己即将服务的对象是合肥市十几万的低收入人口,这顿时让我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徐静雅说,由最初的民政“小白”逐渐成长为业务能手,她发现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变化,简单的资金帮扶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困难群众的需求。
合肥市民政局以“温馨救助·情满合肥”为主题,全面开展了“社会救助服务提升暨品牌创建在百街(镇)行动”,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生活帮扶、资源链接等社会救助服务。正是这一系列活动,让徐静雅看到了困难及边缘群体需求得到满足后幸福的样子,也坚定了她作为民政人一心为民的决心。
“在瑶海区三里街街道走访时,我接触到了84岁的许奶奶,因为老伴和孩子得了重病,她迫不得已变卖了家里唯一的房产。在老伴和孩子相继离世后,许奶奶住到了养老院。衣食无忧的许奶奶最大的心结就是百年之后的身后事怎么办。三里街街道的工作人员知道后,立即链接殡仪馆人本公司,由人本公司免费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并且承诺免费为其安排身后事,让她现在安心颐养天年。许奶奶前往小蜀山陵园参观后,她真正放心了。”徐静雅说,通过这件事,她看到民政人工作的价值。
2021年5月,徐静雅参与提高全市社会救助标准工作。2021年10月,徐静雅负责草拟《合肥市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帮扶暂行办法》。2021年11月,徐静雅参与筹备社会救助标准提标等一系列工作。城乡低保标准从2020年7月开始执行的城市686元每月、农村646元每月,调整到城乡统筹的717元每月,再到目前的806元每月,在合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徐静雅见证并深度参与了合肥市低保标准经历的三次调整。
如今,包括合肥市城乡低保在内的6项保障标准,已实现在全省、中部省会城市以及新晋GDP万亿5个城市中处于前列,部分标准比肩沪宁杭等长三角城市。
“我可能没办法像基层工作人员一样每天与困难群众打交道,但我能做到的就是要对困难群众有真挚的感情,将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解困作为第一要事、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徐静雅说,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是她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图片
徐静雅积极献血
2022年7月6日,徐静雅的合肥市无偿献血荣誉证(爱心卡)光荣地升级为了合肥市无偿献血荣誉证(光荣卡),这是对徐静雅坚持6年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到4300毫升的最大肯定。“一开始想的是给自己18岁的成人礼一个特殊的纪念,后来发现我自己是O型血,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救人,就感觉献血非常有意义,再加上我平时经常锻炼,身体素质也比较好,所以我每半年献血一次,一直坚持到现在。”7月24日,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徐静雅说。
今年3月,徐静雅主动请缨,以一名党员志愿者的身份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徐静雅说,虽然上岗第一天合肥气温突降,风雨交加,但是她的内心却充斥着满满的激动。回想两年前,全国疫情爆发时,她还窝在家里准备着毕业论文,只能在电视上看着无数的志愿者守护家园,如今她终于可以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一种光荣感油然而生。
“穿上红马甲,戴上党徽的刹那,我想到了入党誓词中那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徐静雅说,合肥市瑶海区三里街街道临淮路社区内多数是老旧小区,老年人偏多是其中一大特点,所以在小区站岗的时候她时常听到“我是老年人,用的是老年机”。她也时常听到“我是来送外卖的,马上还有一分钟就超时了”。“我了解老年人的生活,所以我会仔细询问老人家的信息和住址,替他们进行登记。我也理解外卖员的辛苦,所以看到他们骑车准备进来时我会提前准备好二维码,尽量帮他们节省时间,也为更多的居民守牢疫情防线。”
“如果问我青春是什么,我会说青春是早晨6点起床后看到的一缕阳光、是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处理文件、是听到提高救助标准后群众开心的笑声、是不惧烈日站在小区门口为居民筑牢疫情防线的背影……”徐静雅说,身为一名95后民政人,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自己的青春在为困难群众服务的日常工作中持续绽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殷志强
来源:安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