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看东方·青豆带你逛家乡古迹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磁炮窑村:千年古村磁炮窑,曾是辽朝“兵工厂”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即日起,河青新闻网推出“文明之美看东方——青豆带你逛家乡古迹”专栏,带您一起领略燕赵大地上的历史文化。
图片
图一,今天的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磁炮窑村
图片
图二,磁炮窑村出土的辽朝“磁炮”
【导语】河青新闻网讯 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南部,有一个磁炮窑村,这个小山村因村内烧制“磁炮”的磁窑而得名。那么,“磁炮”到底是什么武器?而磁炮窑村又有过哪些有趣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以这篇文章带您来了解一下。
磁炮窑村曾发现过大量辽朝武器
辽朝是擅长骑射的契丹人建立的王朝。但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不同,辽朝已经有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掌握了先进的武器技术,“磁炮”就是当年的火药武器。
这种“磁炮”也叫火蒺藜或陶弹,是近似于后世手雷的一种武器。出土的磁炮为扁球形,平底小口,长度为10-15厘米。磁炮外施黑釉,内装黑火药和碎铁块,点燃引信后会发生爆炸。为了增强杀伤力,“磁炮”的表面还有尖棱。
这种武器是利用火药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将小瓷瓶炸碎,飞出去的破片和铁块在敌群中产生杀伤力。
在当年的作战中,“磁炮”主要是用来击破敌人铠甲和阻止骑兵队伍。在近战中,以抛石机投掷或步兵手掷的方式给敌人来一波“磁炮”打击,那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声响和烟火,依然会对敌人产生巨大的心理震慑。骑兵的马匹可能会受惊,骑兵战阵会受到影响。破片产生的人体伤口感染,在当年足以致命。
不过,“磁炮”本身也有笨重不易携带、点燃所需时间太长的缺点。而且,抛石机的投掷距离有限,手抛的距离则更近,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这种“先进”武器只能算是“点缀”,不适合大规模地推广、使用。
但是,在以冷兵器作战为主的中古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了对热武器的探索和试用,“磁炮”的出现和使用也算是技术进步的体现。
在当年的磁炮窑一带,曾有过几十座烧制“磁炮”的磁窑遗址。遥想公元十世纪,磁窑窑口火光冲天,汗流浃背的技工和监督生产的契丹官员侃侃而谈,数以千百计的“磁炮”被运输到前线。这样一座小村子早在1000多年前已经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期”。
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磁炮窑村的百姓在进行新房改造时,也会时常挖出辽朝出产的“磁炮”。年代久远,原来的黑火药和引信早已失灵,这些火药武器记录着宋、辽对峙时期的战争史。
磁炮窑曾是辽朝重要兵工厂
今天的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曾是中原王朝的辖区,但是在五代后晋时期,“儿皇帝”石敬瑭为博得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支持,主动将今天河北、山西北部的幽云十六州割让。此后一百多年时间,收复北方失地成了后周和北宋皇帝心心念念的梦想。
北宋王朝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期间最终剿灭十国割据政权。此时的北宋皇帝腾出手来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赵光义遇到的对手远非原来的游牧民族可比。契丹人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管理制度,而且他们有萧太后这样的铁腕政治家。军事技术上不落下风且更擅长流动作战的契丹人,他们的战斗力在宋军之上。
几次大规模的北伐接连失利,最惨的一次,赵光义大腿中箭,他不得不趴在驴车上狂奔,跑到涿州后才转危为安。事后,郁闷的赵光义再不提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嚣张的契丹骑兵时不时地南下剽掠,让河北的军民头疼不已。
宋辽拉锯时期,两国之间战火不断。即便是在公元1005年澶渊之盟签订之后,两国也只是维系了表面的和平,但私下里却是暗流涌动。两国互派间谍深入敌境进行渗透、侦查。在今天的保定和廊坊一带,北宋王朝建立了不少的地道,用于物资储存。在公元十世纪,辽国也在今天的张家口、山西北部修建了大批的军事要塞和“兵工厂”。
而磁炮窑一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一方面,这里靠近洋河,有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水源。另外一方面,这里靠近大道,生产的“磁炮”可以及时运输到前线。而且,从今天的地形图上看,磁炮窑地处山区,位置隐蔽,不易被人发现。再加上这一带出产烧制瓷器的高岭土,辽王朝自然就将生产磁炮的“兵工厂”设在了今天的磁炮窑村一带。
今天的保定、廊坊一带是宋、辽拉锯作战的主战场,而今天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的磁炮窑就是当年辽朝重要的“兵工厂”。
磁炮窑在新时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因为曾有烧制“磁炮”的窑口的缘故,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的这个村子就得名为了磁炮窑村。虽说历史悠久,但是村中人口还不足二百人,是不折不扣的山区小村。公元1985年,本地村民在建房时挖出了近百个“磁炮”,还出土了瓷瓶、六耳锅在内的大批文物。经过鉴定,这些大都是辽朝文物。这批文物的出现,对于研究张家口地区陶瓷发展史和宋、辽战争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磁炮窑村的百姓们重新开始发展陶瓷产业。在宣化二瓷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本地村民利用高岭土资源烧制瓷管,极大地带动了本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利用磁炮窑村沙质土壤这得天独厚的优势,村里出产的甜枣产业蒸蒸日上。村里出产的甜枣出现在了外地市场,靠着甜枣产业,磁炮窑村百姓实现了增收致富。
近些年来,为了为响应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磁炮窑村的新民居于公元2009年开工建设。到公元2013年,实现了全体村民搬迁入住。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磁炮窑村百姓,而今也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大家过上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郭会哲
供图/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委宣传部
河青新闻网编辑孙晓华|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媛
*本文相关参考及引用文献:《下花园区地名志》《磁炮古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