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系列报道之三——四川凉山州多措并举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聚焦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工作重点,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指导各地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四川凉山等10地被评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为集中展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指导支持下,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推出“稳得住 有就业 能致富——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编者按
凉山“一搬跨千年” 幸福生活开新篇
“以前多希望有自己的一张小书桌,有自己的一个独立小房间,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小女孩吉好有果曾经的梦想。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吉好也求家看望慰问,当时10岁的女儿吉好有果为总书记唱了一首《国旗国旗真美丽》,总书记夸她唱得好。如今,吉好有果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易地扶贫搬迁后,她的梦想也实现了!今年小学刚毕业下半年就读初一的吉好有果开心地告诉记者,“小书桌也有了,单独的房间也有了,学习环境也好了,我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读书。”
这样的梦想,曾是多少大凉山人一度追寻的。一“搬”跨千年!如今,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共投入各类资金211亿元,易地扶贫搬迁7.44万户35.32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36%,占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总任务的26%,这些人实现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大人们有工作做,收入也在逐步增加,小孩们也有了好的学习环境,正健康成长。一幅心安、业兴、人忙的和谐幸福生活画卷在大凉山徐徐展开。
强阵地筑牢安全感
“一核三治”确保“稳得住”
千里凉山,万般风情。在夏日明媚的阳光中,走进一个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干净整洁的社区里,充满着欢声笑语……“我们现在的居住环境不仅好,还安全,人的精神面貌也好了。”这是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群众的普遍心声。
家住昭觉县沐恩邸社区的搬迁居民吉友尔古么大姐说,刚搬迁到社区时,不会用煤(液化)气灶,不会使用电器,社区党员就上门手把手地教,现在他们有哪些生活上的问题,社区党员干部都耐心细致地帮忙解决,感觉心里很踏实。
心安之处是故乡。“我们现在的住房好,生活好,环境安全,我们要感谢党。”在沐恩邸社区从事保洁公益性工作而且还担任楼(栋)长的勒伍尔日激动地说,这么好的环境,晚上小区路灯都亮堂堂的,出行也很安全。
“让群众心安,就必须要筑牢群众的安全感。”凉山州委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余攀说,党建引领是关键。凉山州在安置点全覆盖建立健全党组织,坚持以党建引领,打造“一核多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的作用,为群众提供了安心、舒心的居住环境。
“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沐恩邸社区党委书记石一阿西说,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凝人心聚民力,一起建设好自己的美丽家园。
图片
四川省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昭美社区(凉山州以工代赈办供图)
事实正是如此。近年来,凉山州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作为“头号工程”来抓,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坚持治理与发展同步、治标与治本并举,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实施意见、规划、行动方案等16个文件,一体化推进安置点建设、治理与后续发展等各项工作。
目前,全州在24个800人以上集中安置点设立党委3个、总支4个、支部17个,其余安置点全部就近纳入村(社区)党组织进行管理;同时,在30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点还派出7个州级联系指导组,以县为单位建立对口指导协调工作组,为搬迁安置点群众构建起了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群众的安全感得到有力保障。
抓就业提升获得感
“外输内消”确保“能致富”
“我今年4月份来这里工作,包吃包住,每月净得3000元工资,生活比没有搬迁前好了很多倍。”在昭觉县沐恩邸服装厂做保安工作的某色伍哈说,原来居住在“悬崖村”,垂直于绝壁的17条“藤梯”曾是他们通往外界唯一的路。不仅生活条件恶劣,一年到头几乎没有收入,吃饭都成问题,现在工作稳定了,收入也增多了,生活也有保障了。
“某色伍哈的例子只是凉山众多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的一个缩影。”昭觉县发改和经信局副局长周建人说,全县搬迁群众劳动力3.17万人,2021年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县外务工1.22万人,县内就近务工0.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45亿元,人均务工收入1.79万元。
“我现在每月能挣到几千元,生活就像蜂蜜一样甜。”在社区安排下从事彝绣工作和社区保洁公益性岗位的尔古阿古大姐开心地说道,从高山上搬到县城来,不仅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连皮肤都变好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群众有了收入,获得感就增强。”南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吉日尔地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每次到了给务工群众代发工资时,是最激动的。因为彝族的一些习惯,喜欢用现金发放,最多的一次现场发了40多万元。看着务工群众一个个领着现金的那种喜悦,那种获得感,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心里就想着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为群众增加务工的机会,争取下次发得更多。
“抓就业就是抓增收。”凉山州就业服务管理局就业科科长唐雪梅说,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事项持续加力加劲,全州已形成“外输内消”就业方式,当前正大力培育产业,加快就业创业,发展集体经济的“三大”支撑助民增收。
据悉,凉山州有效发挥以工代赈“赈”的作用,建立州、县11部门工作沟通协调机制,从配套设施发力,加快落实以工代赈项目,吸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带动群众共建共享。2021年,全州实现以工代赈项目24个,吸纳搬迁群众就业133人,发放劳务报酬109万元;实施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75个,吸纳搬迁群众就业5344人,发放劳务报酬2856万元。
“十三五”期间,全州共帮助6.97万户19.6万人有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实现就业6.97万户19.56万人。目前,构建起了产业园区与社区“双区联动”“家门”到“厂门”的就业直通车,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增收起到有力支撑。今年,凉山州力争完成200人以上就业增收目标的安置点实现就业9.2万人左右,总收入20.3亿元左右。
建机制增强幸福感
“飞地园区”助力“谋长远”
蓝天白云下,清风吹拂中,布拖县依撒社区广场上,悠扬的彝族音乐传遍四方,社区居民们跳起了欢快的彝族舞蹈……离此不远的社区灯光篮球场上,一场激烈的篮球赛正上演着,每一次进球都引起一阵欢呼声。
依撒,在彝语中意为“幸福宜居之地”。正如该社区居民所讲,“现在不仅生活方便,各种服务到家上门,最为关键的是,政府大力发展产业,为搬迁群众‘谋长远’,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真的感到很幸福。”
布拖县依撒社区彝绣扶贫车间,培训出合格绣娘570名,今年1月~6月,创收12.26万元;总投资5亿元的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布拖县马铃薯提质升级的“发动机”、农民增收的“助推器”,流转土地1191.19亩,每年农户获得土地租金75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超过80万元,带动搬迁人口100余人就业。
昭觉县九如草莓现代农业园区是全国面积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草莓现代农业园,“联农带农”模式助农每人年增收达23200元,让农民通过“干中学”掌握技能达2200人。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流转土地5000余亩发展“飞地经济”,建立“一托管、两同步、三优先”的“123”利益链接新模式,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带动集体经济增收,惠及全县153个村集体经济分红和6000人就业,户均增收2.2万余元;2021年累计组织安置点农户入园务工3.8万余人次,带动人均务工增收2.4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9年基础上净增2000元~5000元……
布拖县依撒社区党委书记付余辉说,发展产业,优化服务,就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打造‘一站式’的服务功能,让群众少跑路,多增收,就是为了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昭觉县昭美社区党支部书记黑比孜卓说。
据了解,目前,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帮扶等还建立专门的机制,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等建设,进一步满足民之所盼,民之所想。已形成如“飞地经济”“四点半托管课堂”“快递电商进村”等特色亮点,着力打通可持续服务发展“最后一公里”。
“幸福是干出来的。”做好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让群众生活好,有活干、有钱赚、可持续。凉山州以工代赈办主任孙敏强表示,全州已在20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了17个农业产业园区、20个扶贫车间;在50户~200户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了65个产业基地。下一步,凉山将以产业为依托,以现代农业园区和扶贫车间、街道铺面等为载体,积极把以工代赈项目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提供不竭动力。
从“山头”到“城头”,从“村民”变“居民”,一“搬”跨千年,斩断的不仅是穷根,也激发了大凉山儿女从“心”的奋斗。那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那一句句彝家儿女从心底里发出的“卡莎莎”,无不彰显了大凉山人在奋进路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恩。(王泽勇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进 )